謝永芃
(武漢理工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3)
隨著經濟全球化,物流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物流活動產生的各種污染也加深了對環境的傷害。所以人們開始研究綠色物流來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Wu等[1]在1995年就提出在傳統物流的各個環節中提高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包括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等。曾國平等[2]在2001年提出綠色物流需要各個物流企業注重節約資源、降低污染、加強循環利用等。謝泗薪等[3]在2010年提出綠色物流是利用先進的環保技術來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共同發展。國內對于綠色物流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對于綠色物流的定義尚未統一,但近幾年各種新的研究方法相繼涌現。本文通過運用CiteSpace軟件繪制相關知識圖譜來對綠色物流這一研究主題的演化歷程、研究熱點、處理方法等問題的已有研究進行較為全面的總結,并試圖找到未來研究的突破口。
CiteSpace是由華裔學者陳超美教授創制的一個文獻計量學工具,可用于觀察某個研究領域的研究趨勢或動向,并以可視化的方式加以呈現。CiteSpace可以呈現四類可視化圖譜,第一類是作者、研究機構、國別,第二類是參引文獻之間的共引關系,第三類是關鍵詞和術語,第四類是研究基金。本文利用CiteSpace研究綠色物流相關的熱點話題,包括綠色物流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本文試圖利用 CiteSpace對綠色物流領域的國內研究成果進行分類梳理、分析和比較研究,以理清綠色物流領域的研究前沿和熱點趨勢,從而為綠色物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對2009-2018年中國知網(CNKI)總庫中文核心期刊以及碩博論文數據庫中與綠色物流有關的文獻,篩選出與方法、模型、仿真、算法等相關的文獻一共458篇。
綠色物流領域每年的發文數量能夠表明其發展程度隨時間的變化。從CNKI數據庫收錄的與綠色物流有關的文獻數量可以看出,自2009年至今每年發文數量基本保持穩定,每年大約在300篇左右,具體數據如圖1所示。這說明國內的學者雖然對綠色物流這一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對其重視程度還是有待加強。

圖1 CNKI數據庫綠色物流相關論文發表數量
關鍵詞反應了論文的主題,代表了一篇文章的核心觀點、對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有利于我們聚焦綠色物流的研究熱點。將文獻數據導入CiteSpace 軟件中,設置時間跨度為 2009-2018年,單個時間分區長度為1 a;聚類詞來源為標題、摘要,節點類型為關鍵詞,提取每個時區中被引頻次最高的50個關鍵詞,生成的關鍵詞圖譜,如圖2所示。關鍵詞圖譜中,節點圓圈的大小代表了該節點的中心度,節點年輪的厚度代表了該節點在不同年份的被引情況。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連線粗細代表了該節點之間的共現頻次。從圖2中可以看出,在2009-2018年這個時間段內,最大的關鍵節點是綠色物流,其次還有綠色供應鏈和績效評價。從圖2中還可以看出,近十年來國內對綠色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綠色供應鏈、低碳物流、循環經濟等的發展方面,主要通過績效評價、層次分析、數據包絡分析等方法對綠色物流進行優化。

圖2 2009-2018年綠色物流研究關鍵詞圖譜
從結果得到的高頻關鍵詞見表1。

表1 綠色物流高頻關鍵詞表
從表1中可以看出,近十年與綠色物流研究方法的熱點主要是:2011年開始提出了層次分析法,被引用頻率有11次。2012年開始提出了系統動力學,其中系統動力學被引用了11次。2013年開始提出了車輛路徑問題,一共被引用了4次;還有包括數據包絡分析、協同等,這些研究方法每種均被引用2次。
綠色物流研究引文突現高頻關鍵詞中引用最多的6個關鍵詞,見表2。2009-2012年可稱為“可持續理念階段”,我國研究關注“可持續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等主題。故在此背景下,該階段主要突現詞為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2011-2013年,可稱為“低碳理念階段”,我國研究關注“再利用、低碳經濟”等主題。2011年,第四屆世界環保大會召開,大會以低碳為主題,故此階段出現的突現詞是碳排放。2009-2011年的關鍵詞為系統動力學,說明該階段學術界流行運用該方法對綠色物流進行研究。2012-2018年的高頻關鍵詞是物流系統和循環經濟。

表2 綠色物流研究引文突現高頻關鍵詞
演進路徑分析也能很好地表現出綠色物流隨時間的發展趨勢。以時間為橫坐標,聚類關鍵詞為縱坐標,繪制的圖譜如圖3所示。

圖3 綠色物流研究的共被引網絡視圖
同一聚類的節點被排放在同一水平線上,兩個聚類之間的連線代表了后者對前者的引用。通過視圖分析,可以得到:
(1) 2010年至2014年聚類最多,這個期間綠色物流的關注度最高。
(2) 其他年份聚類的數量相近,但數量不多。說明國內學者對綠色物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還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且進行深入研究。
(3) 模糊綜合評價和車輛路徑分析是用來優化綠色物流的重要方法。
(4) 2011年的時候提出綠色度的概率來評價綠色物流。
文章基于CiteSpace知識圖譜對國內綠色物流研究進行分析,識別綠色物流研究的熱點,以清晰地把握綠色物流領域的研究現狀。通過對 2009-2018年中文核心期刊的綠色物流相關論文的分析,對關鍵詞進行識別分析,得出今后綠色物流研究應該重點關注綠色物流的相關理論和相關方法研究。
雖然綠色物流早在1993年就有國內學者開始研究,但是在綠色物流相關理論研究方面仍然沒有形成一個較為統一的認識和理論體系,綠色物流、低碳物流等相關概率并未統一,各種評價指標也并未標準化等,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的論證,以便更加準確地建立效率評價體系。當前,隨著國家產業升級,不斷推動發展綠色經濟,提倡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們應當更加重視綠色物流的發展,因此完善相關理論體系是我們當下開展綠色物流研究的重點內容。
3.2.1 車輛路徑優化
車輛路徑問題早在1959年就由學者G.Dantzig和J.Ramser提出,綠色物流也在1993年就有國內學者開始研究,但國內很少將綠色物流和車輛路徑優化相結合,往往僅從低碳經濟的角度來進行研究。從1959年提出車輛路徑問題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學者研究了很多種模型類型的VRP問題,求解模型的算法也隨即不斷地發生變化和改進,以求盡量地得到最接近真實情況的最優解。國內早期主要是將車輛路徑問題和低碳物流相結合,考慮碳排放和車輛行駛速度的VRP,將車輛行駛速度作為主要的決策變量來建立模型。自2015年開始,國內學者逐漸重視綠色物流和車輛路徑優化相結合,以資源節約程度、環境友好程度、企業經濟績效等綜合成本最低為目標構建函數。國內目前對于該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完善,數學模型構建暫沒有考慮交通擁堵、道路限速、天氣情況、突發時間和車輛自身狀態等因素影響,在未來可以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3.2.2 協同
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學者開始研究物流協同。物流協同就是指各物流企業彼此協調合作來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物流協同的主要模式包括供應商管理庫存(VMI),快速反應 (QR),協同,規劃、預測與補貨策略(CPFR)等。物流協同的特點包括資源信息共享、全局性、各個物流企業優勢互補等。目前值得注意的協同方式有supply-hub模式,通過在制造商附近建立集配中心的方式整合資源提高效率。該模式在加工裝配式物流中應用廣泛。我們可以深入協同研究,通過協同提高效率來降低整個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傷害。
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對國內綠色物流研究進行分析,結論認為我國綠色物流領域的發展相對落后。目前隨著整個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們需要將更多的目光放到綠色物流上,只有加強對綠色物流的重視才能更好地保護環境資源,更加有利于物流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