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斐
(武威市涼州區西營河水利管理處,甘肅武威733000)
西營河灌區位于內陸河流域石羊河水系的中上游,是一個以農業灌溉為主的大型自流灌區,轄8 個鄉(鎮)69 個行政村及部分機關、農林場,農業人口2.54 萬戶10.2 萬人。多年平均徑流量3.7 億m3,有效灌溉面積2.504 萬hm2,設計灌溉面積2.745 萬hm2。2019 年武威市涼州區分配西營河灌區水權面積1.797 萬hm2。
自2006 年石羊河進行綜合治理以來,西營河灌區為了優化水資源配置,根據市、區精神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現了水資源消耗總量與強度雙控制目標,保障了各行業用水安全,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把節約用水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為全區經濟社會和生態和諧發展提供安全的水資源保障。
西營河灌區在水資源分配過程中,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引導、群眾參與的原則,嚴格五級水權分配落實機制,強化用水審計,實行供用水全過程監管;培育水市場,開展水權交易,充分發揮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引導作用;推行陽光水務,保障用水戶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充分調動廣大用水戶在供用水管理中的主動性。
灌區結合實際情況,嚴格按照作物種類和灌溉方式的定額標準,將水權分配到鎮水資源管理辦公室,由鎮水資源管理辦公室負責分配到農民用水戶協會,農民用水戶協會將水權明晰到用水戶。鎮、協會、用水戶對分配水量按照“節約歸己、超用不補、有償流轉”的原則合理安排使用。
灌區實行最嚴格的用水總量控制管理,通過對灌區各層級、各行業年度用水總量和用水指標的控制,科學制定供用水計劃,強化水量使用管理。為確保灌區用水總量不突破,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村級農民用水戶協會要結合作物種植實際,編制輪次用水計劃,向鄉(鎮)水資源管理辦公室提出輪次用水申請,并按照配置的輪次限額水量完成配水到戶、分時到田和其他具體用水工作。
二是鄉(鎮)水資源管理辦公室要對村級農民用水戶協會作物種植情況進行統計,審核村級農民用水戶協會輪次用水申請,依據分配用水總量,編制上報輪次用水計劃。
三是灌區管理站要統計所轄鄉(鎮)、協會作物種植情況,制定管理站輪次供配水計劃,審核協會輪次用水計劃。
四是設立各級供用水臺賬和分類作物用水臺賬,嚴格用水過程管理,明確時段用水量和剩余水量,根據水量使用情況及時督促用水戶合理安排用水。
五是建立用水公示制度,通過文件、會議、公示欄等對水量、水費予以公示,自覺接受監督。
六是建立用水審計制度,對水量使用控制情況進行審計,加強對用水各個環節的監督。
七是在輸水渠道上修建完善量水設施,并及時維護、校核;加強地下水取水計量設施技術服務,加大監督巡查力度,保證取水水量計量準確。
八是建立水情會商機制,灌區根據水權控制情況,及時召開灌區委員會,協調解決供用水矛盾,實現水量控制和和諧用水。
九是落實水價激勵措施,嚴格執行分類水價和階梯式水價。
一是由于實行了最嚴格的水資源配置管理措施,為水權交易的落實奠定了基礎。二是根據《涼州區水權配置方案》,西營河灌區在水權配置中以法定面積為基礎,對人均法定面積小于0.033 hm2的村組,按實有法定面積的2 倍配置水權;對人均法定面積為0.033~0.067 hm2的村組,按人均0.067 hm2配置水權。加之由于地塊平整度、土壤性質、渠系配套、作物種植類別、制度節水的差異,導致不同村(組)的用水量有較大的出入,部分協會、用水小組由于缺水不得不向余水協會進行水權交易。
西營河灌區水權交易從2008 年開始,截至2018 年底灌區協會間共發生水權交易1 158 次,交易斗(井)口水量6 096.2 萬m3,具體交易情況見表1。
有節余水量的協會向管理站和鄉(鎮)水資源辦公室提出賣方交易申請,缺水協會經鄉(鎮)水資源管理辦公室審核后向管理站提交購買水量申請;管理站對申請水權交易和購買協會的手續進行審核;管理站按照《涼州區農業用水交易管理指導意見》(試行)所規定的各項條款,組織相關協會、村(組)召開水權交易協商會議;會議協商決定水權交易的數量及單價,然后交易雙方簽定《水權交易協議》;購買水權協會向所屬管理站提交《交易水量配置申請》,經管理站同意后執行,并報水管處備案(見圖1)。
一是通過強化輿論宣傳,明晰初始水權,增強了水權交易意識。二是在供水過程中認真落實各項節水措施,科學制定供用水計劃,有效增加了可用交易水權的來源。三是嚴格按照灌區制定的水權交易辦法,規范水權交易程序,強化監督管理,杜絕向高耗水低效益作物種植區交易水權。四是通過灌區搭建的網上水權交易平臺及灌區水權交易中心,及時提供交易信息,鼓勵用水戶進行水權交易。

表1 2008—2018 年西營河灌區水權交易情況
一是增強了用水戶“以水定植”的意識。通過水權交易,灌區群眾對調整種植結構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高,用水觀念和生產方式開始發生轉變,水權意識明顯增強。
二是用水戶樹立了自覺節水的意識,用水觀念不斷轉變,節水效果初步顯現。通過水權交易市場交易的用水戶協會雙方都會考慮節水問題,絕大部分用水戶開始對水量、水費精打細算,淺澆薄灌,充分調動了用水戶整體性節水的積極性,基本形成了全民節水的良好氛圍。
三是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增加了灌區保灌面積。以2018 年為例,灌區交易水量達730.7 萬m3,解決了32 個協會0.573 萬hm2次耕地的輪次缺水問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