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乃東
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研究
劉乃東
(遼寧阜新氟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遼寧 阜新 123129)
我國化工園區迅猛發展,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一直以來,盡管化工園區是國家的重點管理對象,但安全生產事故仍然時有發生。除此之外,我國化工園區的安全監測和應急管理能力也參差不齊,只有少部分化工園區目前擁有比較完備的應急管理體系。因此,本文針對我國化工園區安全生產和環境管理等問題,結合國內外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現狀,在現有的研究基礎之上提出幾點有利于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措施建議,以期為我國智慧型化工園區的建設提供新思路。
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預案;智慧管控
我國的化工園區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為我國創造了不少經濟效益。但是由于部分化工園區一直以來忽視了園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所以化工園區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1]。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人身安全,化工園區的應急管理體系成了政府極度關注的核心問題。
于君磊在分析國內外化工園區發生事故的成因及致災機理的基礎之上, 針對化工園區應急救援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該文章對于本文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的救援環節的完善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其中的部分數據可以與新方案的實際應用情況進行比對,從而得出新結論。
徐明安強調了要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但是重點針對的是沁陽市的化工園區安全生產水平,缺少推廣性的措施建議,對于全國的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而言,不太適用。
綜合有關化工園區應急管理的文獻研究可以發現,我國大部分化工園區的應急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2-4]。因此,本文在分析國內外化工園區應急體系建設情況的基礎之上,結合國內外化工園區建設過程中的成功經驗,為化工園區應急體系的完善提出了新思路。
在地域分布上,我國的化工園區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在生產上,我國的化工園區具有高危險、生產規模大以及生產過程工藝復雜等生產特點。目前我國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比較多,總體上發展水平差距大,建設進度不一致[5]。
1.1.1 部分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欠缺
(1)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運營標準缺失。應急管理體系完善的前提要求可量化、高質量的運營標準。部分化工園區的應急管理體系缺少運營標準,這給規范化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難。
(2)安全風險預判和防范能力較低。由于化工園區的安全風險評估具有動態性、實時性,因此安全風險的預判要求精準快速的計算方法。部分化工園區正處于探索的階段,安全風險預判和防范能力不高。
(3)地區和企業缺乏安全發展的意識和理念。化工園區在引入企業時,由于種種原因的限制,應急管理體系成熟的企業比例較少。在中部和西部地區以及東部沿海的少數化工園區,安全發展的意識和理念不足,生產時將經濟利益放在第一位,忽視了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
1.1.2 部分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完善
目前而言,我國只有極小部分的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完善,其不僅能正確認識到化工園區安全生產的重要,更加能夠在資源投入上向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傾斜,逐步從公共設施安全基礎、應急救援能力、應急預案完善等方面構建起一個安全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6]。
發達國家化工園區建設比較成熟,在化工園區發揮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發達國家的化工園區建設要求清潔生產和安全生產。相應地,在應急相應體系上也投入了更多的資源。如德國化工園區應急管理背后是四大核心驅動力:完善的法律制度、極高的安全理念、良好的福利待遇和技術的革新與應用[7]。
(1)“集權”模式。集權模式要求整合化工園區所有的應急資源,由專門的應急指揮中心行使指揮的權力。
(2)“授權”模式。授權模式是指建立化工園區應急協調指揮系統,由某一部門組織協調應急行動。
化工園區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選擇應急組織體系采取集權模式還是授權模式,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指揮中心的作用。
我國化工園區中的儲罐物料多為易燃易爆炸的液體、氣體以及有毒氣體等。因此在日常的安全生產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儲罐區的安全度。蒸氣云霧爆炸和毒物泄露是最常發生的兩大安全事故。因此,化工園區要構建完善的安全事故評估與預防體系,重視化工園區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進行防控。
表1 人員傷害超壓準則
由于化工園區周邊也有居民存在,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也要納入應急管理體系之中。除此之外,化工園區的企業生產過程中涉及大量的工作人員,因此化工園區要盡可能把傷害降到最低,做好安全防控工作。
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的構建離不開信息平臺的輔助,通過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加快建設智慧型的化工園區的步伐。智慧型化工園區的建設包括了智慧安監、智慧環保管理、智慧能源、智慧地理信息以及智慧物流等多個方面。智慧安監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容,發揮著指揮全局的作用。監測預警、應急指揮體現了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水平高低[8-9]。
圖1 智慧型化工園區建設藍圖
本文提出的新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方案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保障了化工園區的安全生產。但是短時間內不能看到明顯的環保成效,且智慧型化工園區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我國在未來應當要加大化工園區應急管體系的建設力度并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
我國化工園區的數量日益增多,發展方向與產業特色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上應當根據園區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方案設計。不同類型的化工園區(見表2),生產的危險指數不同,應急救援方式也各不相同。
上文提到,化工園區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一方面,國家要建立完善的應急救援經濟制度;另一方面,化工園區要加快建立應急救援專項經費制度,以滿足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表2 中國現有化工園區的類型
化工園區的智慧管控包括了動態監管以及應急指揮平臺系統的構建。在無線即時服務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和視頻圖像服務系統的基礎之上,逐步構建起應急指揮與救援的平臺,實際應用中還要結合無人機組遙測系統和應急救援檢測車的使用,以確保救援人員的安全。
為了保障我國化工園區的安全生產和園區周邊人民群眾的財產及人身安全,園區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十分重要。在未來,我國政府和企業應當合作共贏,不斷加大化工園區應急管體系的建設力度和資源投入,面對時代的新要求,將綠色安全發展作為首要目標,建設更多智慧化和個性化的優質化工園區。
[1]楊曉宇.化工園區安全管理呼喚智慧化[J].化工管理,2014(31):22-23.
[2]羅靜.三峽庫區化工園區環境風險防控體系規劃研究[J].四川環境,2016,35(3):146-150.
[3]康德禮,劉利民,紀紅兵.化工園區智能化應急救援平臺框架構建[J].化工進展,2017,36(4):1544-1549.
[4]高水軍.化工園區安全管理體系創新建設[J].安全,2015,36(2):43-45+47.
[5]劉國龍.化工園區管廊風險評價技術研究[J].當代化工,2017,46(10):2112-2115.
[6]陳建兵,蘇泉.化工園區布局性安全風險及對策研究[J].中國化工貿易,2019,11(28):57.
[7]顧廣安.基于物聯網的化工園區封閉化智慧管理平臺研究[J].信息通信技術,2019,13(5):52-57.
[8]昌偉偉,吳兵.博弈論在預防化工園區事故多米諾效應中的應用[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7,13(12):162-166.
[9]周天墨.智慧化工園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平臺設計與研究[J].軟件,2018,39(12):40-43.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n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Liaoning Fuxin Fluorine 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Liaoning Fuxin 123129, 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hemical industry park has made a lot of contribution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For a long time, although the chemical industry park is the key management object of the country, there are still accidents in production safety. In addition, the safety monitoring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of China's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are also uneven. Only a few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currently have relatively complet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safety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of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several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of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were put forward, which coul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in China.
chemical industry park; emergency management; plan; intelligent control
2020-04-17
劉乃東(1968-),男,工程師,碩士學位,遼寧省阜新市人,畢業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現從事化工園區管理工作。
TQ086
A
1004-0935(2020)05-05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