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敏
動態監測技術在文中-文東油田的應用研究
馮慧敏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技術監測中心,河南 濮陽 457001)
動態監測是油田開發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油井的維護、油田的科學開發、穩產和降低開發成本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文中-文東油田斷塊多而小、構造極其復雜且目前已進入特高含水后期的問題,需要利用動態監測來分析油田的開發現狀和剩余油分布狀況。本文詳細論證了剩余油監測、示蹤監測、找漏找竄、井斜復測等動態監測資料在油田開發中的應用?,F場應用效果表明,動態監測資料有效指導了復雜斷塊油氣田的構造再認識和層間層內矛盾、儲量動用狀況分析,為實施控水穩油措施提供重要依據。
動態監測;油藏管理;高含水后期;斷塊油氣田
文中-文東油田作為中原油田最早投入開發的油田之一,目前綜合含水已高達95%,其剩余油分布日趨復雜零散,剩余油認識和措施挖潛難度加大,油水井井況越來越差,油水井竄漏現象時有發生,使層間干擾、出水層難以確定,措施選井、選層難度不斷加大,給油藏細分重組及層間精細注采調整方案的實施帶來極大的困難。針對開發實際,近年來文中-文東油田在不斷開展產出、吸水兩個剖面等常規測井技術的同時,又相繼應用了氧活化找漏、找竄,高精度C/O比、PNN、聲波成像等監測新技術、新工藝解決油田開發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綜合應用各項動態監測手段和資料,指導開展油藏動態分析、措施選井及精細注采調整方案的研究與編制,為改善老油田的開發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據。
以油藏開發為中心,強化地層能量狀況監測,為強化有效注水工作提供依據,加強兩個剖面測試,為井組層間精細注采調整提供保障;加強以找漏竄為主的井況監測,指導油水井措施有效挖潛。建立監測系統的原則如下:(1)根據油藏地質特點和開發要求,選擇監測方式、井數比例和取資料密度,確保動態監測資料的系統性;(2)按開發區塊、層系均勻布置具代表性監測井點,確保監測資料能夠反映區塊的真實情況;(3)固定井監測與非固定井的抽樣監測相結合,常規監測與特殊動態監測相結合;(4)新井、新層系投產后,要相應增加監測井點,油水井要對應配套監測。
文中油田屬特高含水、剩余油分布零散的中滲油藏,高精度C/O比測井技術應用較好;而文東油田油藏具有深層、高溫、高壓低滲等特點,比較適合脈沖中子—中子測井(PNN)新技術。
2019年共開展飽和度測試17口井,根據測試結果,對生產較為穩定的井暫不采取調整措施,對一類層和二類層均有一定潛力的C38-6h井,放大生產壓差啟動二類層,產油由0.6 t/d增加到3.5 t/d,年累增油668 t。為進一步強化東營組儲層評價,選擇3口井進行C/O比監測試驗,輔助進行油水層識別,彌補電阻率特性不能準確識別油氣水層的不足。其中X-8井試油東一段中下部2層9.4 m,初期產液221.3 t/d,產油3.2 t/d,含水85.1%,年累增油 1 440 t。
吸水剖面、產出剖面測井是了解水井主吸水、油井油層產液狀況,制定油水井措施,編制油藏綜合治理方案的重要監測手段。
以井組為單元,以注水井分注、調配、油井補孔、封堵等措施為手段,調整注水結構,改善吸水、產出剖面,使潛力層得到有效動用。結合測試結果,2019年共實施37井次,增加水驅動用儲量2.517×105t,增加油井受控方向22個,累增水量5.29×104m3,措施對應22口油井,10口油井見效,日增油5.6 t,階段增油2 265 t。其中,NW10-4h井于重炮S3中7主力層,3層4.7 m,對應油井WC10-50見到增油效果,日增油3.8 t,井組累計增油547 t。
表1 文10、文25東示蹤劑監測結果
文中油田開發時間長,長期注水形成優勢滲流通道,在調驅施工過程中,大孔道的存在會使調驅劑竄流,難以提高波及體積,影響調驅效果。通過井間示蹤劑監測和對產出曲線的分析,可了解注水井與生產井之間連通性,如果生產井沒有響應,表明兩井間存在封閉層。因此通過示蹤劑監測資料研究連通狀況,層間動用狀況。
文10塊、文25東塊的6個表活劑先導試驗井組開展了示蹤劑監測,根據監測結果,6個井組的7口油井有示蹤劑顯示,其中5個井組均只有1口油井有顯示,平面矛盾突出,水線推進速度最快達到25.0 m/d,兩個井組形成高滲條帶。為此在工藝實施方案中,首先開展注水井深度調剖,封堵優勢水驅方向,在此基礎上再開展表面活劑驅。
實施注水井調驅后,注水壓力由13.8 MPa上升至19.5 MPa,上升了7.5 MPa,措施前后吸水剖面對比,控制主吸水層34 m/8n,新增吸水層26 m/11n,吸水剖面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增加水驅動用儲量7.4×104t,累計增油1 325 t。
油田投入開發時間長及復雜的地質因素影響,油水井井下技術狀況日益突出。特別是近幾年小套管井增多,固井質量較差,非生產層段出水、管外竄槽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干擾了油水井的正常生產,影響配套措施實施。通過應用井溫找水、DDL-Ⅲ流量計找漏、硼中子壽命找水找竄等多種監測技術、脈沖中子氧活化測井技術等找漏找竄資料封堵出水竄槽層位,進行了注水結構調整,使得精細注采挖潛方案措施挖潛到位。
共實施井況監測12井次(其中水井4井次),固井質量復測5井次,施工成功率100%。依據找漏找竄結果及固井質量復查資料、井斜資料指導套損井大修治理22井次,其中油井18井次。其中:換井底5井次,下4吋套2井次,常規大修11井次。平面完善注采井組22個,增加(恢復)水驅控制儲量7.94×105t,增加(恢復)水驅動用儲量5.46×105t,增加(恢復)可采儲量1.17×105t ,階段增油2 970 t。
表2 2019年套損井專項治理效果表
W65-98井區構造邊部有一定剩余油潛力,利用老井文65-98換井底挖掘斷層遮擋剩余油,2019年8月28日補孔S3上3,日產油3.9 t,目前日產液10.3 t,日產油2.1 t,含水79.6%。
通過對低壓測試資料的分析,研究了對油井進行產量計量、熱洗、抽油井故障的診斷及油井調參等技術方法。W72-7井泵徑44 mm,沖次5.5次,2019年11月日產液37.4 m3,日產油1.5 t,含水96%,11月1日測試功圖正常,液面在井口,早期測試液面均在150 m左右,通過分析功圖和液面資料,認為該井供液充足,具備提液增產潛力,2019年11月5日下70 mm大泵提液,目前日產液40.2 m3,油量3.6 t,含水91%,液面998.86 m。該井通過提液降液面,擴大了油井的生產壓差,減緩了層間矛盾,含水下降5%,日增油達2.1 t。
(1)油藏動態監測是不斷認識油藏的重要手段,提高復雜斷塊油藏開發水平,充足、準確的油藏監測資料是正確分析地下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開發效果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大動態監測力度,精細研究剩余油分布情況。
(2)動態監測資料應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結合動靜態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針對不同油藏特點選取合適測井方法,指導油藏開發。
(3) 進入高含水期的油田,只有充分運用動態監測資料深入開展構造再研究,才能為油田調整挖潛做出正確決策。
[1]吳錫令.生產測井原理[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2]吳旭光.整體監測、綜合應用、深化認識、提高油藏開發水平[C].中原油田分公司油藏動態監測材料匯編,2002.
Application of Dyna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Wenzhong-Wendong Oilfield
(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mpany Technical monitoring center, Henan Puyang 457001, China)
Dynamic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aintenance of oil well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oil fields, the stabi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development costs. For the problem that Zhongyuan oilfield has many small fault blocks, extremely complex structure and has entered the late stage of extremely high water cut, it is necessary to use dynamic monitoring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of the oilfield. In this article,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monitoring data in oilfield development were described, such as residual oil monitoring data, tracer monitoring data, leak finding data, transposition finding data and well deviation retest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monitoring data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re-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the inter-layer contradiction and reserve utilization status analysis, and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control and oil stabilization measures.
dynamic monitoring, reservoir management, high water cut late stage, fault block oil and gas field
2020-01-25
馮慧敏(1984-),女,大專學歷,河南省濮陽市人,2018年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安全工程專業。
TE33+1
A
1004-0935(2020)05-0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