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林 張郎杰

公共巴士能在水上行走嗎?并非如此。海河公共穿梭巴士項目是連云港新東方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2020年重點打造的海河聯運品牌項目,旨在聚合各方優勢,打造海河聯運全程物流供應鏈,推行海河通道一口價服務新模式。
4月30日,連云港新東方集裝箱碼頭(LPCT)、連云港新云臺碼頭、淮陰港口集團和淮安江淮漕運齊聚連云港,共同簽署了“連云港—淮安”集裝箱海河聯運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推動海河公共穿梭巴士項目啟動。據悉,該戰略合作協議簽署之后,首條“水上巴士”線路有望近期啟動。
長期以來,蘇魯豫皖是連云港港的核心腹地,也是連云港港重點服務的區域之一。但目前通過內河通道經連云港出海的貨物只占該地區海河聯運總量的10%。如何最大化利用蘇北內河“黃金水道”優勢,搭建更為便捷的聯運通道,則成為連云港港優化客戶服務舉措的重要方向之一。
“連云港港擁有數十條外貿航線及內貿直線,鐵路、內河、公路等集疏運體系成熟完善,淮安地區擁有成熟的內河航道資源,連淮兩地牽手,可以說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副總裁王新文介紹,與各方“抱團取暖”,建立更為密切的聯系,海河公共穿梭巴士項目恰逢其時。
作為服務蘇魯豫皖省區的又一新舉措,海河公共穿梭巴士項目將充分發揮連云港深水大港功能和淮安地區便利成熟的內河航道資源,充分集聚各方在淮安的業務網絡和市場資源優勢,重點開發內河通道的外貿貨源和多式聯運增量貨源。加快推動淮安地區貨源運輸的“陸轉水”“散改集”,共建連云港海河聯運樞紐港;聯合打造海河聯運全程物流供應鏈,推行海河通道一口價;樹立“連云港—淮安”海河公共穿梭巴士品牌,為淮安地區重點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
從長遠來看,連淮兩地海河聯運新模式將為城市之間搭建更加便捷的聯運通道,而對于今后探索“公路+內河+鐵路+海運”的公鐵海河四位一體的聯運模式,使內河、鐵路、公路運輸與海運航線無縫對接則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有助于連淮徐的“黃金三角”物流通道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