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煥 李濤 郭廣瑞
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建設對于加快臨沂商城國際化,推動臨沂市外向型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全面分析臨沂市建設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所面臨發展機遇、資源稟賦優勢和制約因素,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和主攻方向,全力打造臨沂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近期,臨沂市政府研究室、臨沂綜合保稅區組成聯合調研組圍繞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打造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制約瓶頸
(一)必要性
一是承接國家擴大進口戰略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國際場合提出要主動擴大進口,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將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并將其列為重大改革開放舉措之一。臨沂充分運用國家擴大進口戰略帶來的發展機會,搶抓歷史機遇,打造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恰逢其時。二是加快商城國際化建設需要。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的臨沂商城,在經歷了“地攤式農貿市場—兩郊大棚底—專業批發市場—臨沂批發城—中國臨沂商品城”5個發展階段之后,已經進入國際化帶動發展的關鍵時期,2018年,山東省政府對臨沂提出打造國家內外貿融合發展示范區的要求。打造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更好實現“買全球、賣全國”,是助推臨沂商城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三是綜保區自身發展需要。臨沂綜保區2014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2016年3月正式運行。運行三年多來,總體來看,各項任務取得了較好成效。打造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關系臨沂綜保區功能平臺搭建完備與否,關系綜保區招商引資效果,關系綜保區“一二三四五六”目標定位中多項指標實現大局。
(二)可行性
一是獨特的區位優勢。臨沂擁有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對外開放條件得天獨厚。從宏觀區位來看,臨沂近海臨港,地處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距離較近,位于長三角與京津冀兩大地區過渡地帶,魯南、蘇北、豫東、皖北地區交匯處,全市人口1179.8萬,300公里范圍內輻射人口高達1.3億,人口紅利厚重,市場需求大。從微觀區位來看,市區離連云港、日照港、嵐山港均不到100公里,距青島港只有2個小時的路程;陸路交通有五條高速公路環繞市區,高速公路、公路通車里程分別達到515公里和2.86萬公里,均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兗石鐵路、膠新鐵路在臨沂形成十字交叉,開行了“臨滿歐”“臨新歐”13條國際國內貨運班列,最遠到瓜達爾港和德國漢堡;魯南高鐵于2019年11月實現通車,京滬二線高鐵、濟萊臨高鐵正在加快推進,米字型高鐵輪廓日益清晰;臨沂飛機場為國家二級機場,目前已開通國際國內航線38條,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立體交通體系。二是發達的物流優勢。臨沂是全國最大的專業市場集群,商城核心區面積31平方公里,現有專業批發市場133個,經營戶10.2萬家,商品涵蓋27大類200萬個品種,輻射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客流量30萬人次。市場繁榮帶動了物流業發展,有物流園區24處、配載線路2000多條,覆蓋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通達全國幾乎所有港口和口岸,日均發送貨物20多萬噸,成本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30%,300公里可實現當天到達,形成了“商通四海、物流天下”的格局。2019年,臨沂商城市場交易額達到5056.3億元、物流總額7461.4億元、網絡交易額2288億元,2019年9月臨沂入選商貿物流樞紐城市,商貿物流發達這一獨特天然優勢,為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打造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特殊的功能優勢。臨沂綜保區作為全國第41家、全省第3家、淮海地區第1家綜保區,具有獨特的“境內關外”性質,具備免稅、保稅、入區退稅、集中報關等稅收外匯特殊政策,是目前國內除自貿區以外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通關最便利化的特殊開放區域。進口商品進入綜保區,可以享受保稅倉儲、保稅物流等特殊政策,方便形成進口商品集聚效應。
(三)瓶頸制約因素
一方面,短倒成本亟須化解。綜保區距離臨沂商城約30公里,進口商品由綜保區對接臨沂物流,實現優勢有效嫁接結合,面臨短倒帶來的成本增加問題,將直接制約進口商品分撥中心的影響力、吸引力,進出口貨物與物流網絡存在的短導問題仍在克服。另一方面,相應資金、政策扶持亟須跟上。資金、政策扶持穩定性直接關系市場集聚培育,打造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需要拿出專項資金用于進口貿易融資貼息、信用擔保費補貼、貿易補貼、展會補貼、物流補貼、倉儲補貼、研發補助、固定資產投資補助,盡快形成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出臺一系列扶持進口企業集聚發展的政策引導,并在一定期限內確保政策持續穩定。部分政策穩定性不強不利于市場集聚培育,同時,外貿主體引進力度亟需加大。去年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額30億美元,占全市30%以上。總的來看,外貿主體數量、貿易額度仍然偏少。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臨沂打造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的優勢得天獨厚、潛質無限,困難雖然存在,但屬于發展中的階段性問題,隨著工作逐步推進能夠逐步破解。
二、明確定位,科學確定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發展目標
(一)發展定位
著眼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和臨沂商城國際化,突出日韓商品重點,發揮綜保區功能政策優勢,以搭建功能平臺為抓手,以項目落地為支撐,快速形成一線進口業務培育和集聚,加快把臨沂打造成為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
(二)發展目標
力爭2020年,臨沂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進口商品規模達到10億美元;力爭2023年達到30億美元。其中,肉類2億~3億美元,糧食1億~2億美元(規模100萬噸),大型設備進口3億美元,塑料粒子4億美元,快消品2億美元,跨境電商3億美元,木材1億~2億美元,保稅研發維修1億美元。
三、找準發展方向,著力打造區域性進口商品分撥中心功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