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憶溪
摘? 要:藝術童話作為浪漫主義最成熟的文學形式,體現了浪漫派詩人的審美追求和藝術理念,因為其中包含的“無限”意蘊和打破現實界限的瑰麗幻想本身就十分“浪漫化”。本文以蒂克的藝術童話《金發的艾克貝特》為例,通過分析其敘事結構,闡述其浪漫主義藝術童話特征,體現藝術童話所蘊含的浪漫派藝術理念和審美意趣。
關鍵詞:藝術童話;浪漫主義;《金發的艾克貝特》
童話與浪漫主義聯系密切,是因為它作為浪漫主義文學理論最好的實踐形式,而受到浪漫主義作家的青睞。童話是想象力的國度,在童話中無論何種天馬行空的奇異幻想都能成立,現實世界與幻想世界的鴻溝在這里也可以被打破,童話所體現的非理性和無限性與浪漫派的追求不謀而合。早期浪漫主義詩人諾瓦利斯說道:“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必將成為童話——它將回到最初狀態。童話是詩的典范——一切詩意的必將是童話般的?!盵1]
“藝術童話”多出自作家之手,面向的讀者也不再局限于兒童,更多偏向于成人,“其素材與內容打破與現實的界限,納入生活中的多維性和不確定性,增加歧義和曖昧。童話被陌生化,其情節結構被心理化,內容隨之也被深化?!盵2]本文將選取第一部浪漫主義藝術童話,蒂克的《金發的艾克貝特》,通過敘事結構的具體分析,闡述其浪漫主義藝術童話特征,體現浪漫主義的審美意趣。
一、敘述模式
從結構上來看,童話《金發的艾克貝特》采用了框型的敘事結構,類似于《十日談》,在一個故事的框架中講述了另外一個故事。艾克貝特與貝爾塔的婚后生活是外部框架,以全知全能視角進行敘述,貝爾塔的童年森林奇遇是嵌套在其中的第二層故事,也構成了這篇童話的主要情節。在童年故事講完后,又回到了外部框架故事,敘述視角又回到了全方位視角,并且過去時間線內嵌故事影響了外部框架的現今時間線,這層因果關系使外部框架故事有了后續發展,并與嵌套其中的第二層故事聯系了起來。這種框型結構較之于民間童話的單一線性敘述顯得更為復雜。
從敘述手法上來講,蒂克在創作這篇童話時以敘述為主,又在敘述中加入詩歌和戲劇性的手法,對多體裁融合進行了實踐。《林中孤寂》:“森林里的孤寂,使我欣喜……”[3]這首歌出現三次,每一次出現都伴隨著劇情的轉折點和暗示意味。除了詩歌元素外,在這篇童話的結尾作者還加入了戲劇化手法。整篇童話都以敘述語言為主,在結尾卻突然出現了大段戲劇性對話,揭開了人物身份面紗,還道出了一個真相:艾克貝特和貝爾塔是同父異母的兄妹。如此戲劇性的情節給童話營造出一種神秘莫測的氣氛,還讓人感到一絲命運暗中操控的恐懼感。
體裁的融合也確實是浪漫派的藝術創作主張。F·施勒格爾說,“新的文學要把詩的崇高和美與散文的瑣細庸常、把創造性的想象與批評性的理性、把精神活動與自然調和統一起來。這樣的文學不應有具體形式。所以打破體裁阻隔、融會所有文學形式的小說才是它的理想媒介。”[4]因此蒂克在一篇童話中插入詩歌和戲劇元素,是一種符合浪漫派詩學的創作實踐。
二、幻境與現實的對立與交融
首先故事開頭就交代了地點、年齡、外貌、職業和性格,由此增強了故事的現實色彩。而幻境最開始只出現在貝爾塔的敘述之中,敘述結束故事又回到了現實中,此時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還是層次分明相互對立的。當瓦爾特說出小狗的名字時,幻境與現實開始了交融。好友態度的變化和貝爾塔的離去,使艾克貝特陷入恐懼與猜忌中,他選擇殺死瓦爾特以逃避這種交融帶來的恐慌。但是幻境仍在繼續突進,他在新認識的朋友胡戈身上總是看到瓦爾特的臉,為了逃避這種奇怪令人不安的現象他選擇做一次旅行,而在途中給他指路的老農夫身上他再一次看到了瓦爾特,并且聽到了狗叫和小鳥的歌聲,此時幻境與現實真正達到了彼此交融,“不同尋常的事和完全平凡的事糅合在一起了?!盵5]艾克貝特也在這一幻想與現實的重疊空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也走向了毀滅。
結語:
《金發的艾克貝特》將浪漫主義的藝術理念巧妙地融合在童話故事中,對其進行文學實踐。這篇藝術童話以框型敘事結構增加其復雜性,又在敘述的基礎上增添了詩歌和戲劇手法,實現浪漫派多體裁融合的主張;其次由外部框架故事代表現實,內部嵌套故事代表幻境,兩者由最初的對立逐漸走向融合,打破了現實與幻想的界限,最終以幻想世界人物的勝利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批判和對自由幻想的追求與向往,體現了浪漫主義的藝術理想和審美意趣。
注釋:
[1]奧·施勒格爾.啟蒙運動批判.李伯杰,譯. //德國浪漫主義作品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2]范大燦.德國文學史(第3卷).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3]蒂克.金發的艾克貝特.謝芳,譯.//德國浪漫主義作品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4]同[2]
[5]同[3]
參考文獻:
[1]奧·施勒格爾.啟蒙運動批判[M].李伯杰,譯. //德國浪漫主義作品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2] [4]范大燦.德國文學史(第3卷)[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3][5]蒂克.金發的艾克貝特[M].謝芳,譯.//德國浪漫主義作品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