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娜
【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兒黃疸治療中采取間歇性或連續性藍光照射的治療價值。方法 觀察組患兒采取間歇性藍光照射治療,對照組患兒采取連續性藍光照射治療。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37%,對照組為89.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率為5.26%,對照組為13.1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新生兒黃疸治療中采取間歇性藍光照射療法能夠提升療效的同時維護患兒安全性,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藍光照射;間歇性;連續性
【中圖分類號】R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8..01
新生兒黃疸是由于新生兒機體內血清膽紅素濃度上升所誘發的新生兒皮膚、黏膜和鞏膜等黃染癥狀,特別是病理性黃疸容易造成患兒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并誘發膽紅素腦病等[1]。目前藍光照射是對新生兒黃疸患兒進行治療的主要措施,也就是通過利用波長特定的光照射來確保脂溶性間接膽紅素轉化為水溶性衍生物,并通過尿液與膽汁排出患兒體外進而達到治療目的。為了進一步提升化治療效果,本文旨在探索以間歇性、連續性藍光照射療法應用于新生兒黃疸中的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5月接診76例新生兒黃疸患兒,以數字法隨機分組。觀察組:38例,男18例,女20例;出生日齡2~22 d,平均(7.5±1.1)d。對照組:38例,男21例,女17例;出生日齡3~25d,平均(7.4±1.3)d。兩組線性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首先采取對癥治療,措有抗感染,人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控制患兒溶血現象,針對病情嚴重者還需以白蛋白治療等。觀察組給予間歇性藍光照射,患兒妥善放置于雙面光療箱內,保持光源與患兒皮膚距離約35~40 cm,每次照射時間為8小時,期間間隔4小時,每日共計照射2次。對照組患兒采取連續性藍光照射治療,即每日持續藍光照射治療16小時。每日照射治療1次,兩組患兒均持續治療一周。
1.3 評估指標
(1)根據患兒黃染癥狀和伴隨癥狀等消退情況對其療效予以評估,顯效:即面部和周身皮膚的黏膜黃染現象完全消退,且相關伴隨癥狀完全消失,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指標恢復到正常范圍;有效:即患兒的黃染癥狀大部分消退同時伴隨癥狀顯著好轉,患兒的血清總膽紅素指標較治療前顯著下降,然而仍未降到正常水平;無效:即患兒的黃染情況消退不顯著,同時血清膽紅素水平的下降并不顯著。(2)比較兩組藍光照射過程中異常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文中所涉及數據利用SPSS 17.0分析,標準差通過(x±s)描述,行t、x2檢驗,P<0.05表示組間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療效比照
觀察組,顯效:21例,有效:1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37%;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1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9.47%。兩組療效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比照
觀察組發生腹瀉者1例,發熱者1例,未出現其他不良反應情況,不良反應率為5.26%;對照組患兒治療期間出現腹瀉者1例,發熱者2例,皮疹者2例,不良反應率為13.16%,兩組不良反應率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目前臨床中針對新生兒黃疸主要的治療措施為藍光照射,即通過應用波長為450nm藍光進行皮膚照射,在照射過程中膽紅素分子將吸收藍光,此時尚未結合的膽紅素在藍光的影響下將產生變化并轉化成異構體,進而可經由患兒的膽汁持續的排泄至其腸腔,抑或隨患兒尿液排出,最終可達到可降低血清膽紅素指標的目的[2]。與連續性藍光照射相比,采用間段性藍光照射能夠確保患兒機體中膽紅素上升到皮膚表面之后促使分解,進而能夠達到更有效的降低膽紅素指標的治療目的,同時間段性藍光照射方法能夠避免持續性藍光照射過程中,對于患兒產生的不良影響和損傷,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3]。同時,從此次的對比結果來看,觀察組患兒的總體療效優于對照組,并且在不良反應率方面低于同期對照組。這也提示,采取間歇性藍光照射有助于提高新生兒黃疸治療價值,同時能夠更好的確保患兒治療期間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新生兒黃疸治療中采取間歇性藍光照射治療方案可顯著提升療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何賢靜,李海雯,李 樂,王娟麗,吳愛輝.茵梔黃口服液聯合間隙藍光照射佐以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治療新生兒黃疸療效分析[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8(05):58-59+79.
[2] 鄧文霖,文銳光,黃 丹.間斷與持續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臨床療效對比[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24):3984-3985.
[3] 董俊萍.間歇藍光照射聯合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患兒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12):2256-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