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文對丹東地區藍莓產業進行了分析,發現存在栽培技術落后、種植規模較小、地區競爭力不足及尚未形成地區品牌等問題與不足,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旨在為丹東地區藍莓產業發展提供參考,以期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藍莓;栽培技術;產品競爭力;產業規模;品牌效應;丹東
史德勝. 合理規劃促進遼寧丹東地區藍莓產業可持續發展[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08):10.
藍莓被世界健康組織列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深受市場的歡迎。多年試栽培證明丹東地區可作為藍莓栽培地,但現階段丹東地區藍莓種植業結構混亂,藍莓加工業存在大量發展空白,如何對藍莓產業發展進行合理規劃是現階段地區政府的工作重點。
一、栽培技術不成熟
丹東地區藍莓種植起步較晚,育種技術與種植技藝有大量的提升空間,致使現階段丹東地區藍莓種植經濟效益不高,藍莓產業發展受限制[1]。
栽培技術為產業發展的關鍵,政府要加大藍莓產業的投資,改進藍莓產業種植技術,增強地區藍莓產量,減少單位產出投入,為地區藍莓產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要與科研部門合作開展藍莓育種工作,培育出更加適宜丹東種植的藍莓品種。政府要投入資金對藍莓種植戶進行技術教育,推廣土壤改性技術,確保農戶種植為藍莓提供適宜的pH值與有機質,提升藍莓的品質與產量,增強丹東地區藍莓產品市場競爭力。
二、產品競爭力較弱
受自然條件影響,現階段丹東出產藍莓質量與數量與周邊地區具有一定的差距。長白山地區作為中國最適宜藍莓種植的兩大地區之一,藍莓質量在世界處于領先水平;大連地區藍莓種植已形成產業規模。丹東地區處于倆者之間,市場吸引力較差,難以形成有效競爭力。
丹東地區與周邊地區相比藍莓生產環境較差,僅從產品本身入手,難以形成有效競爭力。丹東地區要另辟蹊徑,從產業下游入手,形成完整產業鏈,以高品質加工產品提升地區產業競爭力。
水果的產業總體發展趨勢為小部分就近供應水果市場,大部分進行深加工向更遠地區輸送,開拓市場。所以,丹東地區要加大力度發展藍莓深加工產業,大力制造如藍莓罐頭、藍莓果醬、嬰幼兒食用藍莓食品和高濃度藍莓果汁,以深加工產品迅速搶占遼寧市場,逐步向全國擴張。
進行地區特色藍莓食品創造。丹東地區緊鄰朝鮮,內部有深厚的韓食文化。藍莓加工產業要嘗試將藍莓與韓國食品結合,創造如藍莓飯包、藍莓拌飯、藍莓泡菜等特色食品,進一步加強地區競爭力,促進藍莓產業的高速發展。
三、產業規模較小
規模是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丹東藍莓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藍莓種植多為個人行為,種植水準、規模參差不齊,地域分布較為混亂。丹東地區藍莓加工業仍有大量空白,藍莓產業整體規模較小,嚴重制約了藍莓產業的市場開拓。
丹東政府要出面制定藍莓產業發展規劃,為地區產業發展提供指導,使丹東藍莓加工業規范化發展,藍莓種植業有序發展。同時,政府要整合地區藍莓資源,將藍莓種植戶產品集中管理、集中銷售。一方面,可以使丹東藍莓產業形成一定供貨規模,增強地區競爭力;另一方面,避免種植戶零散經營且缺乏市場常識導致地區內部亂打價格戰,大量種植戶破產,嚴重拖緩藍莓產業的發展。
政府要對藍莓加工產業形成有效監管,對加工商進行嚴格資質審核,審核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產品創意、加工技術與投入成本,保證地區產出首批藍莓加工品的質量,維護地區產業形象,促進地區藍莓產業的健康發展。
四、未形成地區品牌
品牌效應作為現金市場競爭中的主導因素,對產業發展有巨大促進作用。藍莓作為水果中的貴重品,受品牌效應影響巨大。但現階段丹東藍莓產業尚處于積累口碑階段,產品名勝積累不足,距離形成品牌仍有較遠的距離。
丹東藍莓產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周邊地區內卷現象嚴重,依靠藍莓產業自身難以建立地區品牌。所以,藍莓產業發展要先依附于地區主導產業。丹東地區是東北境內名氣較高的旅游目的地,藍莓產業要想有效建立品牌,應積極參與當地旅游業,通過游客積累口碑,形成品牌效應[2]。
首先,政府選擇優秀藍莓種植戶建立藍莓采摘園,門票價格設置要低,以等于或略低于其他藍莓市場價為宜,吸引游客入園參觀、采摘,宣傳地區藍莓生產環境。
其次,選擇優秀藍莓加工企業給予資金進行改造,建立藍莓產業園區。入園游客贈送藍莓加工產品,同時享有低價購買產品的權限,吸引游客將藍莓產品作為紀念品帶回,提升地區知名度。
再次,與當地景區合作,將藍莓加工產品作為當地特色商品放入景區售賣,增強地區產品的知名度。同時,丹東地區盛行出租車司機兼職地區導游的模式,藍莓企業可與出租車司機合作,給予司機提成,使司機進行藍莓產品推銷,提升地區品牌知名度。
最后,政府要出面組織地區藍莓產業聯盟,為聯盟注冊商標,保證藍莓產業有足夠的規模支撐市場推廣。同時聯盟內成員要加強交流,促進當地藍莓加工產業快速進步,為地區產品輸出提供動力。聯盟管理者對于新生藍莓企業要進行審查,產品質量或生產衛生不合格者,不準其以地區名義進行產品銷售,保證地區品牌口碑。
五、結語
藍莓被稱為水果皇后,是備受重視的新生代水果。遼寧丹東地區要大力發展藍莓產業,應揚長避短,將產業發展重心放在藍莓深加工技術上,完善地區產業鏈,提升地區競爭力。同時將藍莓產業發展與當地發達的旅游產業結合,開拓藍莓產品銷售途徑,提升地區品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鄧全生,劉 軍,余學平. “小”藍莓書寫富民“大”文章[J]. 老區建設,2019(15):54-57.
[2] 于琛姝. 吉林省長白山區藍莓產業競爭力研究[D]. 吉林農業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