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VdAL為基因編碼鋅離子結合蛋白,是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產品。通過在連片大區水稻種植中進行示范試驗,結果表明VdAL對水稻具有增產作用,其增產率為8%-11%,主要表現在提高水稻結實率1.9%-4.7%,增加千粒重0.7%-1.8%,實現水稻種植的高產、穩產,具有較大的推廣潛力。
關鍵詞:VdAL;水稻;增產;應用
龔新姿. 蛋白質VdAL施用對水稻產量影響的示范試驗[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08):11-12.
VdAL為基因編碼鋅離子結合蛋白,無毒無害(LD50超過5000 mg),具有激活植物免疫、提高光合效率及改善品質等功效,為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產品。為探索VdAL蛋白在水稻上的增產效果,2018年開展了推廣性示范試驗,現將示范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選擇在湖南省湘陰縣文星鎮漕溪港辦事處(原白泥湖鄉)一種植大戶流轉田內。示范試驗田在1個稻區內連成一片,試驗田塊共17丘田,面積4.93 hm2。稻作類型為雙季早稻,品種為湘早秈24號,全部為直播方式。4月5-6日播種,5月8日施用莖葉處理除草劑除草,每畝使用10%雙草醚可濕性粉劑40 g+2.5%五氟磺草胺油懸劑40 g。試驗田土質為潮壤土,pH值5.8-6.1,有機質含量為1.7%-1.8%。采用機械翻耕,基肥每畝施40%復合肥(N-P2O5-K2O:21-7-12)25 kg,深施;在秧苗3葉1心時全部追施尿素4 kg/畝。整個早稻期間除部分VdAL施用2次外,其他殺蟲殺菌劑只施用1次。6月13日與VdAL第1次施藥同步,每畝施用20%氯蟲苯甲酰胺10 g+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40 g+10%己唑醇懸浮劑50 g。
1.2? 供試藥劑
VdAL可濕性粉劑,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并提供。
1.3? 施藥時間
第1次施藥時間:2018年6月13日,第2次施藥時間:2018年6月23日。
1.4? 試驗方法
采用大區示范試驗[1],對照CK0.6 hm2正常管理,不施用VdAL;A處理1.6 hm2,在水稻破口期施用VdAL0.7 g/畝;B處理1.4 hm2,在水稻破口期施用VdAL0.56 g/畝;C處理0.73 hm2,在水稻破口期施用VdAL0.37 g/ hm2;D處理0.6 hm2,在水稻破口期和抽穗期各施用VdAL0.56 g/畝。施用方法為常規莖葉噴霧,每畝用水15 L。
1.5? 調查方法
實產測定:收獲前進行實收測產,處理A測定5丘田,處理B測定4丘田,處理C測定3丘田,處理D測定3丘田,空白處理測定2丘田,共測定17丘田。每丘田各取3個點,每點1 m2,用40目尼龍網袋分裝,單曬單稱,統計每點總穗數及干重,計算實際產量。
理論產量測定:每丘田3點取樣,每點取10穗,用40目尼龍袋分裝,進行室內考種,測定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以同丘田實產測定的有效穗計算理論產量。
2? 結果分析
2.1? 實際產量結果
實際產量結果詳見表1。
水稻破口期只施1次藥,每畝施用VdAL0.7 g,不施VdAL處理產量為413.1 kg/畝,處理5丘田平均產量459.5 kg,比不施VdAL處理每畝產量高46.4 kg,增產11.2%;每畝施0.56 g的處理D丘田平均產量454.4 kg,比不施VdAL處理每畝產量高41.3 kg,增產10.0%;每畝施用VdAL0.37 g,處理3丘田平均產量446.3 kg,比不施VdAL處理每畝產量高33.2 kg,增產8.0%。
水稻破口期和抽穗期(破口后10天)各施1次藥,每畝每次各施VdAL0.56 g,處理3丘田平均產量460.3 kg,比不施VdALL處理每畝產量高47.3 kg,增產11.4%。
以上測產結果說明:VdAL一次性施用量越大,產量越高,但2次累積施量達1.12 g/畝,產量與一次性施用0.7 g/畝相當。
2.2? 理論測產結果
理論測產結果詳見表2。
結實率比較:破口施1次藥,VdAL每畝施用0.7 g、0.56 g和0.37 g,結實率分別為82.2%、81.8%和80.7%,分別比較不施VdAL處理結實率(78.8%)分別增3.4%、3.0%和1.9%[2]。破口期和抽穗期每畝施VdAL 0.56 g處理結實率(83.5%)比不施VdAL處理增4.7%。數據顯示:VdAL一次性施用量越大,結實率越高,說明 VdAL施用對水稻結實率提高有較大促進作用。
千粒重比較:破口施1次藥,VdAL每畝施用0.7 g、0.56 g和0.37 g,千粒重分別為27.5 g、27.5 g和27.7 g,分別比較不施VdALL處理千粒重(27.3 g)分別增0.2 g、0.2 g和增0.4 g。破口期和抽穗期每畝施VdAL 0.56 g處理千粒重(27.8 g)比不施VdAL處理增0.5 g。數據顯示千粒重變化不大,VdAL施用對水稻千粒重略有增加,但增幅較小。
理論產量比較:破口施1次藥,VdAL每畝施用0.7 g、0.56 g和0.37 g,畝產量分別為716.5 kg、633.2 kg和605.4 kg,分別比不施VdAL處理畝產量(562.3 kg)分別增產154.2 kg、增產70.9 kg和增產43.1 kg,增產幅度分別為27.4%、12.6%和7.7%。破口期和抽穗期每畝施VdAL 0.56 g,處理畝產量(645.9 kg)比不施VdAL處理增產83.6 kg,增產率為14.9%。試驗表明:VdAL一次性施用越大,產量越高[3],但2次施藥,VdAL施用累積達1.12 g,增產率不及一次施0.7 g/畝,說明VdAL在破口期施用的確有利于提高水稻產量,但抽穗期施用增產效果不明顯。
3? ?結論
VdAL在水稻上應用,對水稻具有增產作用,增產率為8%-11%,主要表現在提高結實率,結實率提高1.9%-4.7%,對千粒重略有增加,但增幅較小,為0.7-1.8%。推薦施用劑量為畝施0.7 gVdAL蛋白制劑,全生育期于水稻破口前3-5天施用1次,采用常規噴霧。
VdAL于破口期和抽穗期施用2次,具有明顯增產作用,比施用1次略有增加,但試驗表明,施用2次對比施用1次,增產幅度較小。本試驗是在雙季早稻上進行,因早稻生育期短,后期增產潛力是否發揮,有待進一步試驗。
參考文獻
[1] 顧愛慧. 水稻配方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研究[J]. 農業與技術,2018,38(22):6+10.
[2] 郎有忠,竇永秀,王美娥,等. 水稻生育期對籽粒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 作物學報.2012.38(3):528-534.
[3] 杜 斌,陳留根,趙田芬,等. 直播播期對不同類型水稻品種生育期及產量形成的影響[J]. 湖南農業科學,2012,(1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