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平
摘? 要:本文主要從構式、詞性兩方面,研究可進入“一+量+形”構式的形容詞的特點,涉及到“名物化”,“主觀性”等概念,創新點在于從構式角度研究形容詞,在構式中的形容詞受到構式的制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從構式、詞性兩方面對形容詞進行充分的描寫與充分的解釋,以期豐富形容詞的相關研究。
關鍵詞:“一+量+形”;構式;名物化
引言:
關于形容詞的相關研究有很多,幾乎涉及到各個層面,從形式角度,雷閃(2017)以綏德話的形容詞為研究對象,對其結構類型、語法功能和語用特征方面的特點加以研究。從語義角度,陳俊(2019)以生成詞庫、隱喻轉喻、概念整合等理論為理論依托,對形容詞的語義、動態生成過程與特點進行分析。從功能角度,韓佳(2017)主要對狀位ABB式形容詞的語用加以研究。亞鑫(2019)以漢語形容詞為研究對象,對其常規句法功能和特殊句法功能進行考察,同時對留學生的形容詞習得也進行相關研究。以上研究均是對形容詞的共時研究,涉及到三個平面,對于處于特殊位置的形容詞的研究涉及的比較少。李煥(2019)研究構式“V得 A一點”中“A”為形容詞的情況,著重從語義特點和歷時演變等方面對此構式進行細致的分析,并對它的語表特點和語用特點作出了說明和解釋。以上研究雖然都涉及到形容詞的有關問題,但是研究的重點在于構式本身,而不是構式中的形容詞,對于構式“數+量+形”中的特殊用例“一+量+形”涉及的則更加少。
綜上,本文以構式“一+量+形”中的形容詞為研究對象,分析在此構式中形容詞的詞性。
一、“數+量+形”和“一+量+形”構式差別
名詞具有空間性,形容詞具有程度性,兩者的共性在于都具有數量性質,名詞可以受數量詞的修飾是語言學界的共識,形容詞程度的變化也可以抽象為一種數量,在句法組合中,“數量詞”可以與名詞、形容詞發生關系,例如:三只羊,萬丈高。由“一臉嚴肅”“一絲憂傷”“一篇繁華”這類語法事實總結出的“一+量+形”構式,首先,“一絲”“一片”是數量詞是被語法學界所承認的,但是“一臉”是否可以視作數量詞,在“數+量”的結構中,邢福義(2003)認為“數”規定“量”,“量”規定“數”,[1]數詞與量詞相互規約。當“數+ x+名”這樣的構式出現時,未知項一定是“量”,比如:“三桌子飯”在這個構式中“桌”這個具有實在意義的名詞規約為量詞。因此“臉”在這個構式中規約為量詞是合乎語言規律的。因此將“一臉嚴肅”“一絲憂傷”歸為一類。“一臉”作為一個數量結構或者說數量詞,后面加形容詞從表面形式上講似乎和“萬丈高”性質一樣,都是數量詞+形容詞,但是實質是不一樣的。 首先,就句法功能而言,“萬丈高”可以作定語、謂語,例如:“萬丈高的山崖不是隨意一個攀巖者都可以嘗試的”“那山萬丈高”。“一絲憂傷”不可以作定語、謂語,相反可以作主語和賓語,例如:“一絲憂傷掠過心頭”“不管怎么說對于這件事他還是有一絲憂傷”。由此可見,“一臉嚴肅”與“萬丈高”無論在形式上還是意義上都存在著本質的差別,不可以混為一談。
“一臉嚴肅”與“萬丈高”的區別從形式角度講,在于形容詞的不同,首先是形容詞的范圍,僅限于“大、長、高、寬、厚、深、粗、重、遠”和與其相對的形容詞“小、短、矮”等,而“一+量+形”在形的位置上可以出現多種形容詞, 例如“憂郁、清涼、美麗”,代詞具有指代功能,當代詞指代數詞時,可以進入“一+量+形”,例如“這種美麗”“這種高級”。按照邢福義(2016)的觀點,將形容詞分為三類:性質形容詞、狀態形容詞、定質形容詞,[2]在此構式中全部涵蓋。其次構式的性質不同,在上文提到,“一+量+形”的句法功能作主語、賓語但不能作定語和謂語,這與名詞的句法功能類似。由此將“一+量+形”視為名詞結構,此構式是由原型構式“數+量+名”推衍出,這種在原型構式的性質自然會被賦予到“一+量+形”。
二、形容詞的詞性分析
漢語中形容詞轉化為名詞需要在一定的語法環境中,或者運用一定的語法手段,或者在構式中,受到構式規約。例如“柚子的甜”“檸檬的酸”,“甜、酸”均是謂詞性詞語,但是在這個框式中是名詞,因為整個框架是名詞性的,即形容詞實現名物化,[3]體詞性特征明顯。這類構式有條件地接受并限制與其不太一致但又有聯系的單位,當“憂傷”進入這類構式時,就會受到構式的影響而凸顯“憂傷”,即當形容詞進入“一+量+形”中“形”的位置,其語義與句位沖突,其意義發生臨時改變,由凸顯性質和狀態,到凸顯過程和事件本身。即狀態屬性義向事件屬性義過渡,詞義的轉變伴隨語法功能的變遷,形容詞漸變式地發生名物化現象。漢語的名物化是不徹底的,形容詞并沒有徹底轉化成名詞,而僅僅是具有了一定的指稱性,在特定的構式、特殊的位置上,接受了異質成分,具有了名物化的傾向。
我們發現,“失望、繁華、感傷”在這種構式中是一種抽象的感受,“一+量+形”構式,可以指人、事物、方所、時間,但是實際上,“一+量+形”這類構式所接納的形容詞,受到特定語義條件的限制,具有異感性。邢福義(1997)認為該形容詞能夠從氣質、作風、樣式、氣味、勢態等方面反映出說話人的某種特異感受,即具有異感性,[4]從文化角度看“一+數+形”構式,構式產生于人們對事物屬性的特異感受,一個人如果對“失望”的表現具有特異的感受,那么看到某人失望的表情時就會自然地在腦中浮現出這樣的認知“這個人一臉失望”。“一片繁華”,作為形容詞,繁華具有特定的內涵:繁榮的樣子。例如:“忻州市一片繁華”對于長期居住在上海的人來講可能沒有這方面的感受,對于長期居住鄉村的人來講,可能有這種感覺,這取決于人們的社會、知識、文化背景。形容詞一旦進入這個構式,便不再使用本來的意義,而被賦予一定的指稱性,有時將此視為一個修辭性的活動。在實際的語言運用過程中,一旦進入構式的形容詞增多,用法傾向于普遍化,本來的意義被模糊化,受構式以及內在計算保守性的影響,向異感意義轉變,在語義變化的過程中,構式起著橋梁的作用,通過推理獲得異感意義,后演變成固定的編碼意義,這樣,一個詞就兼有形容詞和名詞兩個詞性,“一+量+形”構式只能有限地接納形容詞,各類形容詞中定質形容詞所受限制最大, 這是因為定質形容詞不容易給人以獨特的感受,“大型、中型、小型”這類形容詞進入構式,“一個大型”“一種高級”不能夠被語言事實所接受,狀態和性質形容詞受到的限制比較小,從形式角度講,雙音節詞語比單音節詞語更容易進入這個構式。
結語:
本文以構式“一+量+形”中的形容詞為探究對象,對其的詞性方面的特點加以論述,得出幾點結論:其一,從詞性角度講,由于形容詞受到構式的影響,實現名物化,具有了名詞的性質和用法;其二,進入“一+量+形”構式的形容詞必須是能夠給人以異感性的詞語,由于定質形容詞不容易引起人的異感性,因此不容易進入這個構式。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是對于構式中形容詞的詞性加以研究,但是對于在構式中形容詞的主觀程度、語用價值還有待進一步加以研究。
參考文獻:
[1]雷閃.綏德方言形容詞生動形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2]陳俊.動名動賓式形容詞語義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9.
[3]韓佳.狀位ABB式形容詞語義屬性及語篇功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4]亞鑫.現代漢語形容詞用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
[5]李煥.現代漢語“V得A一點”構式研究[D].鄭州大學,2019.
[6]邢福義.詞類辯難[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166
[7]邢福義.漢語語法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157-158.
[8]胡裕樹.范曉.動詞形容詞的“名物化”和“名詞化”[J].中國語文,1994(02):3.
[9]邢福義.“很淑女”之類說法語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語言研究,1997(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