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沛壹
摘? 要:語音、詞匯、語法語言諸要素中,詞匯的更新變化極快。網絡時代的各種新詞語層出不窮,一個新穎的語言結構可以在短時間內為全民所知。本文以近年來新出現的一些網絡流行詞為例,旨在對這些詞語的詞法模式進行分析,并對詞語語義加以一定的說明。
關鍵詞:詞語;網絡新詞;詞語模;詞法模式
一、前言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在語音、詞匯、語法語言諸要素中,詞匯的更新變化極快。當今網絡時代,各種新詞語更是層出不窮,一個新穎的語言結構可以在短時間內為全民所知,個別詞語甚至還廣泛傳播、經久不衰,深深地植入到了我們的學習生活中。
本文以近年來新出現的一些網絡流行詞為例,對其詞法模式進行一定分析說明。
二、詞語模與詞法模式
(一)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認為,語言現象背后隱藏著人的認知機制,一個詞語的理解、生成、演化反映了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的認知活動。詞語模以認知理論為基礎,我們創造和使用網絡新詞,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們對新事件的認知。
(二)詞語模理論
李宇明(1999)提出了“詞語模”概念,他認為,“詞語模”由“模標”和“模槽”兩部分構成,具有新造各式各樣詞語的功能。其中模標指詞語模中不變的詞語,模槽指詞語模中的空位。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
詞語模=模標+模槽
(或者:詞語模=模槽+模標)
我們可以看到,此處的“詞語模”不同于我們所說的傳統的構詞法。董秀芳(2004)在《漢語的詞庫與詞法》中提出了側重說明詞內部結構的“詞法模式”這一概念。較“詞語模”而言,它的范圍略大,還包括沒有標志性語素,但在組成成分的形類和語義上有規則的構詞格式。而“詞語模”有一定的框架結構,它是具體的。
我們認為,“詞語模”更能貼切地體現當代網絡新詞語的構詞形式。在“詞語模”強大造詞能力的作用下,新詞大量產生。
三、網絡新詞分析
(一)網絡新詞
網絡新詞是一種極有特色的語言現象,它通常呈現為一個“框架結構”,這種結構一旦被創造出來,內部結構和含義為人們所掌握,其“生命力”就體現出來。人們通常以某一社會熱點衍生的一個詞/詞組為范本,根據各自的認知結果進行類推、再創造,常常得到一組形式上一致,語義上有聯系的詞/詞組。
(二)基于“詞語模”基礎的新詞分析
我們在掌握“詞語模”這一概念的基礎上,收集了近三年以來部分常用的網絡新詞語,并對其進行分類歸納,得到如下14組新詞語(此處的“詞語”包括詞組)。這些詞語都以某一詞為模標,在形式上以某一詞為關聯,以詞語模造詞方式衍生展開,形成一組典型的結構。
1. x系:佛系 道系 儒系 法系 日系 韓系
早年有一些流行新詞語:日系、韓系,指帶有某種特點的一類事物、人群。
“佛系”,指力爭自己內心平和,追求淡然生活方式。隨著“佛系”一詞走紅網絡,還出現了其他以“系”為模標的其他詞語:道系,儒系,法系。
模槽:宗教或地區名
模標:系
2. x坑:入坑 出坑 挖坑 開坑 填坑 棄坑
“坑”本指地面凹陷處,“掉坑里”在普通話中即指掉入坑井中,也指被深深陷害算計。在網絡新詞語中,“掉坑里”,“入坑”諸類詞語,引申指投入某件事情中,多有深深迷戀之義。“坑”多是對某一事件/事物的隱喻。
“挖坑”、“開坑”,指創作者開始創作新的長篇。
“填坑”,指對某一作品進行繼續創作/再創作/觀看,創作者,讀者,觀眾均可使用此詞。
“棄坑”,指創作者/讀者/觀眾放棄某一作品。
模槽:多為一個動作動詞
模標:坑
3. 尬x:尬聊 尬舞 尬吹 尬演 尬笑
模標“尬”取自雙聲詞“尷尬”。此組詞語用以表示一系列被迫的,不情愿的,尷尬的動作。
模標:尬
模槽:一些表人動作行為的動詞
4. x圈:粉圈 滾圈 劇圈 貴圈
日韓圈 歐美圈 網文圈
“圈”用以指某一群體,早有“娛樂圈”“文藝圈”諸類詞語。在網絡新詞中,“某圈”常用以指某一亞文化的受眾群體。
5. x秀:優秀 秀兒 天秀
陳獨秀 一枝獨秀 蒂花之秀 造化鐘神秀
我們此處所說的“秀”,取自該字眾多義項中“優異出眾”這一義項,轉指優異出眾的人。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優秀”一詞形容一位非常出眾能干的人,網絡平臺中此詞頻頻出現,由此,該詞被賦予了濃厚的網絡色彩。網友常用一切有關“秀”的詞組(多為名詞性詞組),即以“秀”為模標,前冠上模槽,以指代一個優異出眾的人。
模槽:一切帶秀字的詞/短語/句子的前部分成分
模標:秀
6. x精:杠精 戲精 學人精
網絡新詞中的“某精”用以指代一類聰明人。常帶貶義。
“杠精”,即非常喜歡抬杠,爭辯的人。
“戲精”,即在人前表演欲過度強烈的人,或作出一些歪曲事實的舉止,以彰顯自己。
“學人精”,即善于盲目模仿他人的人。
模槽:多是帶有描述性質的成分
模標:精
7. x癌:懶癌 手癌 窮癌
尷尬癌 拖延癌 直男癌 文藝癌
“癌”本為一個醫學行業用語,網絡新詞中的“癌”指一種無藥可救的癥狀。此類詞常帶有貶義色彩。
“手癌”,即常常打錯字。
“直男癌”,即持有大男子主義觀點。
“文藝癌”,即文藝青年太過分地追求文藝生活方式。
模槽:想要說明的話題
模標:癌
8. x了:慫了 酸了 愛了 鎖了 涼了 安排上了 震驚了 罷了
x遼:慫遼 酸遼 愛遼 鎖遼 涼遼 安排上遼 震驚遼 罷遼
“v了”本為常見的一種完成體。網絡用語中,“v了”出現頻率較高,主要用以表達一種幽默的語用效果。
“酸了”,即表達一種羨慕略帶嫉妒的情感。
“鎖了”,即非常看好一對組合/伴侶,“鎖了”為“鎖定了”的縮略,表達自己對此非常有信心。
“涼了”,即事情發展呈不好的趨勢。
“了”本為多音字,讀“liǎo”時有表示完結,了卻的意思。“了”位于動詞或形容詞后作助詞兼語氣詞講時(即我們常說的“了1+了2”),讀音為“le”。在網絡語用中,網友將句末“了”改讀為“liǎo”以求一種幽默的語用效果。后直接以“遼”來替代“了”,即助詞兼語氣詞“了”出現的位置全都可用“遼”。
模槽:動詞或形容詞性成分
模標:了/遼
9. x鴨:我的馬鴨 沖鴨 好開心鴨 好鴨 加油鴨
網絡用語中的“鴨”由“我的馬鴨”衍生而來。網友習慣于用“鴨”字作為語氣詞,以替代“呀”字。以達一種幽默的語用效果。
模槽:一切可以加上語氣詞“呀”之后成句的成分。
模標:鴨
10. x生:人生 貓生 狗生 豬生
“人生”是一個現代漢語常用詞,指人的一生。依照此構詞模式,人們還新造出“貓生”“狗生”“豬生”詞語,在網絡上有一定的傳播力度。
模槽:多為生物
模標:生
11. 真香xx:真香警告 真香預警 真香定律 真香
“真香”源于某綜藝節目對話的一段,意為曾經厭惡某種東西,后來迷戀于此。網友在“真香”這一詞基礎上創造出了一系列短語,即以“真香”為模標,短語大多都為偏正結構,代指這一系列的現象。
受漢語韻律的制約,此組“真香”短語后一部分的成分全為兩個音節。
模標:真香
模槽:二音節的詞語
12. 土味xx:土味情話 土味審美 土味視頻
土味翻譯 土味文化 土味系列
“土味”在網絡語境中原多指一些有濃厚鄉鎮特色社交軟件呈現出的鄉鎮生活風采,帶貶義。由此,這類現象衍生出一部分亞文化,“土味文化”,指帶有這種色彩的一切呈現出的特色。在網絡語境中,絕大多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都可在前冠上“土味”,即,以“土味”為模標,我們可以創造出一系列偏正結構的短語。
受漢語韻律的制約,此組“土味”短語后一部分的成分全為兩個音節。
模標:土味
模槽:二音節的名詞性或動詞性詞語
13. 粉圈x:粉圈文化 粉圈思維 粉圈政治
粉圈話語 粉圈生態
“粉圈”,即“粉絲圈”,是與“娛樂圈”相對的一個概念。作為網絡上一個龐大的亞文化群體,“粉圈”一詞衍生出了一系列短語以指稱相關概念,即,以“粉圈”為模標,我們可以創造出一系列偏正結構的短語。
受漢語韻律的制約,此組“粉圈”短語后一部分的成分全為兩個音節。
模標:粉圈
模槽:多為抽象名詞
14. AB本B:可愛本愛 智障本障 肥宅本宅 戲精本精
此組短語為名詞性詞組,“AB本B”這種構詞方式以求一種可愛、幽默的語用效果。
模標:本
模槽:多為一個名詞
四、余論
我們作為語言使用者,大腦中都有一個以清單方式存儲的詞庫,也有關于詞法模式的知識。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遇到新詞時便可與舊詞建立聯系,從而比較相同結構的舊詞對新詞加以理解(董秀芳,2004)。在上述網絡新詞語分析中,我們感受到了詞語模強大的造詞能力。不少新詞表面看起來似乎難以理解,但經過與其類似結構一對比,便可知一二。大眾對此種造詞方式的接受度極高使得它表現出強大生命力。
詞語模對整個詞匯系統有著一定的影響。有的詞語語法功能發生改變,譬如上述中“秀”。有的則被“語法化”了。
從中我們還可以觀察到漢語韻律對造詞的影響:產生的新詞語(尤其是四音節短語)幾乎都受到了漢語韻律的節制。
禹存陽(2011)指出,詞語模這種造詞方式很有可能成為今后新詞語產生的主要方式。以上網絡新詞語只是漢語大量新詞的一隅,隨著網絡的普及發展以及大眾傳媒方式的多樣化,我們越來越能感受到詞語模極強的周遍性和能產性。整體而言,近年來網絡新詞的衍生、發展大多都能深刻體現出詞語模的造詞特點。網絡上的各種論壇、社區即是一個大型語料庫。這些成批、成系統的新詞語,不僅具有的語言學研究價值,同樣也可為社會學、傳播學等社會科學的研究提供語料。然而,這些新詞語的具體發展趨向又何如?還有待時間對它們的考驗。
參考文獻:
[1]董秀芳.漢語的詞庫和詞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禹存陽.基于新詞語的詞語模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24):9.
[3]張明輝,于瑤.現代漢語類詞綴研究綜述[J].邯鄲學院學報,2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