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全國大果沙棘逐步呈現產業化的發展趨勢,但是受病蟲害影響,大果沙棘產業出現了明顯的不景氣現象。在進行大果沙棘種植時,應該使用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加強對沙棘干縮病、褐腐病、猝倒病以及沙棘巢蛾、舞毒蛾等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從而提升大果沙棘的質量和產量。
關鍵詞:大果沙棘;病蟲害;防治措施
魯忠梅. 大果沙棘病蟲害防治技術[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08):27.
大果沙棘是一種具有生態、經濟以及社會效益的樹種,果子、樹枝以及樹葉有近200種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天然營養庫”的美稱,是保健飲料以及制藥工業的重要原料。近些年沙棘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深度加工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對沙棘原料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1]。
當前全國所栽種的沙棘主要為中國沙棘亞種,果子較小,刺比較多,產量和經濟效益較低,是制約沙棘產量的關鍵性因素。因此當前選擇引進一種優良的品種—俄羅斯大果沙棘,從而提高沙棘的產量。引進俄羅斯無刺大果沙棘,使全國沙棘改良速度不斷增快,但是病蟲害情況較為嚴重,防治病蟲害成為當前大果沙棘種植戶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大果沙棘主要病害以及防治措施
1、沙棘干縮病
該種疾病會導致大果沙棘的枝干出現凹陷以及變硬的情況,侵染初期表現不明顯,侵染第二年到第四年之后有較為嚴重的發病情況,難以根治。沙棘干縮病在花期時開始侵染,在5月底到6月初的時候為侵染旺期。發病時期從7月中旬開始,灌叢中的樹梢發黃,之后會落葉。在8-10天之中,大果沙棘的樹枝會出現干枯,并且逐漸向下部的枝條擴展,在較短的時間中便會導致整個植株枯死,枯死的植株上果實會提前變色[2]。部分枯死的植株在當年或者第二年發出根蘗苗,但是在3-4年之中同樣會枯萎。一部分植株個別枝條先枯死,之后遍及整個植株,此過程不可逆,并且會傳染。干縮病的整體侵染是連續性的,不僅會在夏天發病,有時在越冬之后也會有癥狀。
沙棘干縮病沒有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最好提前采取預防措施。由于干縮病有一定的傳染性,一旦出現病株時需要及時清理,之后要焚燒、深埋。病枝也應該及時剪除。可以在土壤之中施一些石灰、鉀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從而抑制病原菌的侵害。當前解決干縮病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培育抗病品種。
2、褐腐病
作為大果沙棘苗期的病害,褐腐病有可能會導致嫩枝扦插育苗出現大量的死亡。受到感染的苗木會出現圓形感染,并且會逐漸增大,植株的頂端變黑,短時間內葉片也會變黑,最后苗木干枯死亡。
褐腐病浸染是在土壤上,所以在發病之前應該注意消滅病原菌,可以使用10%的福爾馬林溶液噴施防治。已發病苗床,要及時清理病株,避免重復感染。
3、猝倒病
幼苗在出土之后,生長到2片左右的真葉時,根莖的地方會有褐色長形的病斑,之后會向下或者向上蔓延,從而導致苗木出現倒伏,導致死亡。猝倒病出現時間以及發病高峰期,由于各地的氣候條件或播種時期的不同,有較為明顯的差異,一般在幼苗出土之后1個月左右為發病旺盛期。在雨量較大、降雨次數較多、空氣相對濕度較高時容易發病率。幼苗出土之后的三個月,病害的危險性逐漸減小。
猝倒病的防治重點是在播種之前,一旦出現病癥,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措施,苗木便會有死亡的情況,發病后的處理只能作為輔助性的措施[3]。
播種之前要使用化學或者物理的方式,對土壤和種子進行消毒,將病菌殺死。一般情況下會選擇使用五氯硝基苯以及敵克松,按照3∶1的比例進行處理。也可以在細干土之中,混入大約2%左右的黑帆粉制作為藥土,撒施量為2000 kg/hm2。
幼苗發病之后需要使用藥土或者藥液,在苗木的莖基部進行噴施。如果育苗地比較干,可以選擇使用高錳酸鉀1∶1000的濃度在苗莖的基部進行澆濕。之后可以選擇噴灑0.2%的甲基托布津藥劑,在第二天使用0.2%的多菌靈藥劑進行噴灑。
二、大果沙棘種植主要蟲害以及防治措施
1、沙棘巢蛾
幼蟲會在沙棘芽苞將要開放時鉆入到花巢中為害,之后爬到葉頂部,纏絲作巢,導致大果沙棘的頂梢出現干縮,阻礙枝梢的生長以及發育。嚴重時,會導致植株干縮,甚至使植株全株死亡。幼蟲危害之后會在根莖附近的土壤表皮為害,作繭化蛹,在7月末8月初的時候羽化,在8月底到9月上旬的時候,會在樹干或者樹干下部樹皮之中產卵。因此在芽苞開放的初期,便需要使用600倍的敵百蟲噴霧進行有效的防治。在嚴重的時候,可以選擇使用1000倍的抗蚜威進行防治,或者使用氧化樂果原液加水之后,5倍進行涂干。
2、舞毒蛾
舞毒蛾在春季沙棘放葉的時候,卵會孵化為幼蟲,借助風力將危害擴大,7月的時候化蛹,8月則會羽化產卵。當百葉幼蟲平均超過三條的時候,便應該進行藥劑防治。使用700倍的敵百蟲液噴霧進行防治,還可以在舞毒蛾白天下樹潛伏時在樹干涂抹毒環。
三、結語
在當前生態環境惡化的情況,自然氣候也出現了較多不良的問題,需要通過更加嚴謹科學的態度對大果沙棘的種植方式以及病蟲害防治進行管理,在保障大果沙棘的產量不受影響的基礎上,提高大果沙棘的種植質量,拓展當前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 蘇海蘭,魏 娟,畢 陽,等. 超聲波輔助提取中國沙棘漿果多酚的工藝優化及其成分分析[J]. 食品與發酵科技,2017(1):42-47.
[2] 巴合提古麗·也山. 沙棗白眉天蛾在阿勒泰地區沙棘林發生調查及防控措施[J]. 新農村:黑龍江,2017(18):166-166.
[3] 李 賀,阮成江,王 莉,等. 基于RNA-Seq SSR標記的沙棘種質遺傳多樣性和群體遺傳結構分析[J]. 分子植物育種官方網站,2019, 17(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