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全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葡萄種植技術和種植面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疆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氣候非常適合葡萄種植,在新疆葡萄種植已呈現一定的規模化,其機械化程度也得以提高。該文探討了葡萄種植過程中的機械化埋藤技術,分析了葡萄埋藤機的選擇要點與操作方法,闡述埋藤技術的重要性與發展現狀,針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要增加埋藤機的實用性與通用性,加強節能降耗的改進,從而有效提高葡萄產業機械化水平,提升葡萄種植經濟效益。
關鍵詞: 葡萄;機械化埋藤;發展狀況;新疆
阿依努爾·依米提. 新疆葡萄埋藤機械化現狀與發展方向[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08):49+51.
葡萄的生產格局受自然條件影響明顯,多集中在西北、華北等北緯35°-45°區域,且葡萄行業集中度很高,區域分布不均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全國葡萄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近年來在種植面積和經濟產值上均有突破性發展。
受自然環境影響的因素,目前全國葡萄主要種植方式和作業環節為:春季扒藤上架,之后進行除草施肥并進行病蟲害防治,秋季進行收獲,冬季進行埋藤處理。冬季埋藤作業是整個種植過程中勞動強度較大、質量要求較高、作業時間較長的工作,發展機械化埋藤處理技術,可以有效的提升葡萄種植過程中的作業效率,促進葡萄種植機械化發展水平的提高。
一、葡萄埋藤機的選擇要點和操作方法
現階段的埋藤機有1MP-500型、3LG型、100PF-A型、MT200-2型。根據工作原理劃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取土輸送蓋土,第二類是旋耕取土覆蓋。這兩種工作原理各有優缺點,適應不同的作業條件。
取土并輸送蓋土原理的埋藤機,將土進行橫向或縱向的輸送后,對葡萄藤蔓進行掩埋。其優點是適應于種植行距較大、藤蔓較高的作業環境,而且這種類型的埋藤機取土時距離葡萄根系較遠,不會使葡萄根系受到損傷和破壞。缺點是工作效率比較低,在轉彎時需要比較大的空間。
旋耕取土覆蓋原理的埋藤機是直接將土送至已經捆綁好的藤蔓上,實現掩埋作業。優點是對葡萄藤蔓的掩埋效率比較高,一般情況下一次就可達到對藤蔓的覆土技術要求。缺點是只能在單籬架種植、種植行距統一且規范的條件下作業。在對埋藤機的選擇上,需要根據種植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
在埋藤機使用前,駕駛者必須經過一定的培訓,對埋藤機的性能和構造有一定的了解,以保證作業時的安全。不同類型的埋藤機在使用和操作上不同,所以在作業前要對其說明書進行閱讀,了解埋藤機的工作條件和動力要求等。
以目前應用范圍最為廣泛的MT200-2型埋藤機為例,其作業時最低動力要求為18.4-22 kw,作業速度在0.7-1.2 km/h。MT200-2埋藤機適用于種植行距在1.8-2.0 m且藤蔓高低不超過0.25 m的葡萄。土壤水分不能過高,否則作業時其受到的阻力增大,作業質量不達標。MT200-2埋藤機轉彎時,地頭長度需在2 m以上。
二、葡萄機械化埋藤技術的重要性
冬季埋藤作業在葡萄種植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關系著葡萄是否可以安全越冬以及來年的產值。埋藤作業主要是在入冬前,為了避免葡萄藤干在冬季被凍傷和水分流失而風化,通過對其進行地表掩埋,使葡萄安全越冬。傳統的葡萄埋藤多為人工作業,其埋藤作業質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埋藤土塊大,密封性差,作業過程中人為造成藤干折斷等情況;而且人工埋藤勞動強度大,作業周期長,成本高,效率低。
通過使用機械進行埋藤作業可以使土塊細密,埋藤密封性較好,有效的提高了作業效率,轉變了生產方式,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綜合生產能力。通過實地調查對比發現,人工埋藤作業的效率約為0.7畝/天.人,人工費用約為150元/畝;使用機械進行埋藤作業,生產率為30畝/天.臺,費用大概是70元/畝。機械作業與人工作業相比,勞動效率提高了約40倍,作業成本節省了80元左右,并且埋藤土質細碎,掩埋嚴密,質量好[1]。
三、葡萄埋藤機發展現狀
每年必須用土將葡萄藤掩埋起來,防止葡萄藤冬季凍傷和風干。中國葡萄種植區域分布很廣,各地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不盡相同,因此在作業環節上也有所差別。目前埋藤機在結構上大相徑庭,種類上分為直拋式、鏵犁式、旋耕刀式和聯合作業式幾種。
直拋式埋藤機采用行間距取土向兩側翻轉的方式,通過雙側逆旋拋土的工作原理,利用高效拋土的結構設計方式,增加了埋藤機的作業效率和工作質量。
鏵犁式埋藤機是在現有農業機具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而來,由犁體和犁架兩部分構成。與其他類型的埋藤機相比,其工作效率并不高,但是能耗上較低,屬于半機械化埋藤。
聯合作業式埋藤機是一種集土地平整、除草、埋藤于一體的農業機具,由動力輸出裝置、傳動齒輪箱、懸耕邁騰刀片等組成。這種類型的埋藤機因為具有多種用途,降低了種植戶的投資成本;而且聯合式埋藤機對于種植年限較短的葡萄藤進行埋藤作業時效率非常高,一般情況下,一次作業即可達到埋藤要求。
旋耕刀取土輸送帶送土式埋藤機主要由牽引架、旋土刀、送土刀等組成。這個類型的埋藤機送土量大,埋藤均勻,蓋土高度和寬度均可滿足葡萄埋藤的技術要求,而且作業過程中不會對葡萄藤蔓和根系造成損傷[2]。
目前,葡萄機械化仍屬于起步發展階段,機械化水平還相當低。葡萄埋藤機大都由旋耕機改進而成,雖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但埋土效率和質量還不太理想。而且沒有針對氣候條件和土質等氣候特點的適宜機型匹配,研制適宜北方的葡萄機械化覆土埋藤機械是目前的科研主攻方向。
四、葡萄埋藤機械化存在的問題與發展方向
1、存在的問題
中國葡萄機械化埋藤技術發展時間較短,發展空間很大,目前應用的埋藤機存在以下三個共性問題。
第一,多數埋藤機在作業時埋藤土量不充足,為了達到對葡萄的保溫效果,需要重復多次操作才能保證掩埋土量充足,降低了作業效率,也提高了作業成本。而且在作業時,埋藤機的旋土刀等器具距離葡萄根系較近,稍不注意會傷到葡萄根系,對葡萄造成損傷,嚴重的會造成葡萄死亡。
第二,埋藤機受地勢環境影響較大,通用性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葡萄種植機械化的發展。目前在葡萄埋藤作業時使用的埋藤機主要受土壤質地、種植行距等影響,部分埋藤機在充滿雜草和泥土的環境下工作時,阻力大且操作困難,種植行距過大或過小均不能操作。
第三,雖然目前市場上埋藤機種類和品牌繁多,但整體的設計原理和機械構造均大相徑庭,而且普遍存在能耗高、機具性能低的問題,如何在提高埋藤機性能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節能降耗改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2、發展方向
目前全國葡萄種植以京亞、巨峰、赤霞珠等為主,主要用于食用和釀酒。隨著葡萄種植的不斷發展,種植面積和產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人工進行種植作業造成的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受到了種植戶的重視,借助機械技術提升葡萄種植作業機械化水平,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在葡萄種植過程中,使用機械設備進行埋藤處理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市場上在售的埋藤機在種類和品牌上也很豐富,但是機械化埋藤技術與葡萄種植規模仍具有一定的差距,技術水平的發展仍不能滿足葡萄種植的需要[3]。因此,全國機械化埋藤技術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埋藤機性能上需要增加其實用性和通用性,解決種植行距、埋土深度、埋土量上存在的問題;同時需要在提高埋藤機性能的基礎上,降低能耗,對埋藤機進行節能降耗改進也是埋藤機的發展方向。
五、結語
葡萄機械化埋藤,可以使得埋土細碎,密封效果好,作業效率高,不僅可以有效的完成埋藤作業,而且減少了對葡萄藤蔓和根系的損傷和破壞。在葡萄種植中,機械化埋藤技術已經初具規模,但是仍存在不少的問題。根據葡萄種植的實際情況以及機械化埋藤現狀,加強對葡萄種植和生產機械化技術發展研究,可以提升葡萄種植質量的同時降低種植成本和勞動強度。因此,對葡萄種植過程中埋藤的機械化研究,對整個葡萄種植產業具有很大的意義和影響。
參考文獻
[1] 張景歧,李憶萱,李鳳鳴. 葡萄生產機械化技術探討[J]. 新疆農機化,2005(5):30-31.
[2] 張本財. 葡萄生產機械化關鍵技術與推廣效益分析[J]. 農藝技術,2009(4):40-42.
[3] 龐俊杰,勾賀明,寧書臣. 我國葡萄機械化埋藤技術及其發展[J]. 栽培技術,2008(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