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階段種植事業的發展,傳統果樹種植模式不再適用于當前果樹種植事業。在果樹種植期間借助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可以為果樹生長發育營造良好環境條件的同時,提升果樹產量與質量,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通過對設施果樹技術原理進行研究分析,從果樹的品種選擇、破眠與低溫需冷量、環境調控、后期控長、提升坐果率等各技術環節介紹設施果樹栽培,希望進一步提升果樹種植產量與質量。
關鍵詞: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破眠技術;環境調控;坐果率
李澤庫. 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原理與應用[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08):91+93.
作為新型種植技術之一,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對果樹生長環境的人為調控,達到降低果樹生長受環境影響的作用,在提升果樹質量、產量的同時,推動現代化果樹種植業發展。在全國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的背景下,為確保果業種植與時代發展相契合,需側重對果業種植方式的創新與完善。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提高果樹種植有效性的同時,達到創新果業種植的目的,推動果業種植事業發展。
一、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原理
設施果樹栽培技術是通過對果樹生長環境的人為創建、控制,促使果樹快速發育并結果的一種栽培手段。通常情況下,若果樹栽培處于自然環境中,若外界環境因素與果樹生長發育不契合,極易導致果樹生長受到限制,使果樹進入到休眠階段。而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可以為果樹的生長營造良好環境,并且此生長環境具備人為可控的特點,促使果樹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提前開花結果。此外,在果樹種植過程中合理應用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可以實現反季節果樹種植,為推動全國果業的發展貢獻力量[1]。
二、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
1、品種選擇技術
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其效果質量與果樹品種的選擇存在直接聯系,要合理選擇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果樹品種。針對品種的選擇,可以結合以下方面來確保品種選擇達到設施果樹栽培技術要求:
需確保品種具備促花簡單、產量高、花芽形成快、自花結實率高等特點,進而為果樹種植產量與質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果樹選擇需以鮮食為核心標準,選擇果實外觀美麗、顏色艷麗、商品性高、酸甜適中、高品質的果樹;同時,樹種適應能力較強,尤其是果樹在生長發育期間需要具備較強的抗病害能力與環境適應能力。品種需要選擇開花簡單、結果快速、樹體緊湊的品種。需確保品種的選擇與當地自然環境相契合,以此提升果樹當地種植的成活率,為果樹產量與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2]。
2、破眠技術與低溫需冷量
在果樹種植期間,果樹扣棚時間與低溫需冷量之間存在密切聯系,現階段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借助于低溫需冷量。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只有讓果樹生長環境中的低溫需冷量達到標準要求后,才能實現果樹的自然休眠。然后通過人工扣棚的方式,為果樹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提升果樹生長質量[3]。
縱觀現階段果樹自然休眠的研究分析,大部分研究人員認為0-7.2℃為果樹進行自然休眠的最有效、最佳溫度;若果樹生長環境低于0℃,或者是高于7.2℃,那么不會產生任何效果的低溫需冷量積累。不同果樹種類有不同的需冷量小時數。大部分種植人員會借助人工低溫集中處理的方式來促使果樹自然休眠,在深秋階段,平均溫度小于10℃時對果樹進行扣棚處理,并在大棚表面覆蓋草簾、塑料薄膜等,促使果樹生長發育期間自然休眠,并以此為基礎采取高質量的栽培保護措施[4]。
3、環境調控技術
在果樹種植期間,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可以為果樹創建一個具備可控特點的生長環境,會依據果樹種類、地域、品種的不同轉變其環境條件[5]。需要注意,在種植期間若施行設施果樹栽培技術,需嚴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與當地自然條件下相符合的栽植方式,通過對環境的合理調控來促進果樹生長。
(1)光因素調控
若在果樹種植期間存在光譜質量差、光照強度低、光照時間短等問題,需合理實施設施果樹栽培技術來實現對光因素的有效控制。在扣棚期間選擇透光率較強的覆蓋材料,需依據種植戶具體經濟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覆蓋材料,包括無滴、普通材料等[6]。在扣棚過程中,必須保證棚室的結構構造達到規定標準要求,提升棚室的堅固性、抵抗性以及可調控性,為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實施打下良好基礎。此外,需依據果樹的生長情況合理降低棚體高度,在降低果樹下部分光照強度的同時,提高整體果樹光照效果。
(2)溫度控制
等到棚室構建完畢,需開展棚內升溫處理,升溫期間溫度的增長必須保持均勻且慢速的特點。與此同時,需在扣棚前5-10天進行地膜覆蓋,確保果樹種植過程中地溫增加,促使果樹根部位置提前活躍,為果樹上部分的生長發育提供水源和養分。當前,常用的設施果樹栽培升溫、降溫主要措施包括通風控制、揭簾等方式。不同生長階段的果樹需要不同的生長溫度,種植人員必須結合果樹生長具體情況來合理控制溫度。
(3)濕度調控
現階段設施果樹栽培期間,果樹生長環境濕度控制至關重要,需依據果樹生長環境濕度的高低,選擇合理的調控方式。濕度過高時,可以選擇風口放風的形式來降低濕度;濕度過低時,可采取空間噴霧、地面澆灌等形式來增大果樹生長空間的濕度。此外,若選用地面澆灌進行土壤濕度調節,需合理控制澆灌量與澆灌次數,以此確保土壤濕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7]。
4、果樹控長技術
在設施果樹栽培期間,果樹控長技術主要方式為限根生長。作為果樹生長發育效果的直接影響因素,果樹根莖的生長效果直接影響果樹的整體生長發育效果。果樹根系的生長速度、類型以及分布合理控制,可以控制果樹整體生長發育趨勢。通過對根系水平根數、垂直根的控制,則可以起到引導果樹生長方向的作用。若果樹生長發育期間樹根較淺,需控制根莖高出地面2-3 cm。現階段常用的果樹控根技術為起壟,在果樹栽種前結合具體情況進行起壟作業,以此提升地面溫度,促使果樹矮化緊湊發育,提高果樹的開花結果率。
5、坐果率提升技術
針對坐果率提升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在初期規劃果園階段,需結合具體土壤情況開展帶狀、穴狀土改善作業。為確保土壤養分的均衡性,需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一次一次的集中施肥。在設施果樹栽培期間,禁止過早扣棚,避免對果樹的自然休眠產生影響。依據具體生長發育情況進行授粉樹的配置,采取隔行種植的方式來提升果樹坐果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現階段常用果樹種植技術,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在促進果樹產量提升、保障果樹生長質量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應強化對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合理應用,進一步提升果樹種植產量與質量,加大經濟效益創造。
參考文獻
[1] 崔建飛. 現代林果業種植中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J]. 山西農經,2018,225(09):92.
[2] 劉燕燕. 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在現代林果業種植中的應用分析[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207(03):169.
[3] 劉亞平. 現代林果業種植中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J]. 農民致富之友,2016(22):111-111.
[4] 馬 勇,王玉潔. 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在現代林果業種植的應用分析[J]. 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4(4).
[5] 冀向海. 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在現代林果業種植的應用分析[J]. 農家參謀,2018,570(01):112.
[6] 朱鳳霞. 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在現代林果業種植中的應用探究[J]. 中國農業信息,2016(23):125-126.
[7] 梁艷霞,李小平,馬碧虎. 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在現代林果業種植中的應用研究[J]. 農技服務,2015,326(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