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
在作文運思時,最重要而且最艱苦的工作不在搜尋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將它們加以選擇與安排,這就等于說,給它們一個完整有生命的形式。材料只是生糙的鋼鐵,選擇與安排才顯出藝術的錘煉刻畫。
就生糙的材料說,世間可想到、可說出的話在大體上都已經有從前人想過說過;然而后來人卻不能因此就不去想不去說,因為每個人有他的特殊的生活情境與經驗,所想所說的雖大體上仍是那樣的話,而想與說的方式卻各不相同。變遷了形式,就變遷了內容。所以他的所想所說盡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談,而實際上卻可以是一種新鮮的作品,選擇與安排給了它一個新的形式,新的生命。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在大體上和“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表現同樣的情致,而各有各的佳妙處,所以我們不能說后者是對前者的重復或是抄襲。莎士比亞寫過夏洛克以后,許多作家也寫過同樣典型的守財奴(莫里哀的阿爾巴貢和巴爾扎克的葛朗臺是著例),也還是一樣入情入理。盡管材料大致相同,每個作家有他的不同的選擇與安排,有他的獨到的藝術手腕,所以仍可以有他特殊的藝術成就。
最好的文章,像英國小說家斯威夫特所說的,須用“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層次”。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選擇,找最好的層次要靠安排。其實這兩樁工作在人生各方面都很重要,立身處世都用得著,一切成功和失敗的樞紐都在此。在戰爭中我常注意用兵,覺得它和作文的訣竅完全相同。善將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許多人用,沒有訓練、沒有紀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調動,反而成為累贅或障礙。
一篇文章中每一個意思或字句就是一個兵,你在調用之前,須加一番檢閱。不能作戰的須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銳,讓他們各站各的崗位,各發揮各的效能。排定崗位就是擺陣勢,在文章上叫作“布局”。在調兵布陣時,步、騎、炮、工、輜須有聯絡照顧,將、校、尉、士、卒須按部就班,全戰線的中堅與側翼、前鋒與后備,尤須有條不紊。雖是精銳,如果擺布不周密,紀律不嚴明,那也就成為烏合之眾,打不來勝仗。
文章的布局就是一種陣勢,每一段就是一支隊伍,擺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發生最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