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2018年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大連市委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學校優秀干部中選派1024名駐村第一書記,形成一支覆蓋全市所有行政村的強大幫扶力量。如何把這支隊伍的知識優勢、視野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幫扶優勢、實踐優勢?除了壓擔子,最關鍵的還是教方法。一直以來,大連市委堅持把加強教育培訓、交流工作經驗、搭建工作平臺,作為激發選派干部活力的重要抓手。不斷總結推廣、拓展創新鄉村振興“十佳工作法”,便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
“十佳工作法”是千名第一書記實踐出真知的真實寫照。為縮短選派干部對“新崗位”的適應期,圍繞“抓黨建、抓經濟、抓治理、抓服務”四項主要職能,市、縣、鄉分級分批組織有針對性的崗前培訓,邀請經驗豐富的鄉鎮和村黨組織書記交流工作經驗,編印《鄉村振興相關政策法規匯編手冊》等,幫助選派干部盡快掌握涉農工作的知識和技能。千名駐村第一書記積極融入鄉村工作生活,走村屯、入農戶、進大棚、下田地,深入一線搞調研,立足村情謀發展。很多第一書記駐村不到一個月,臉就曬黑了,皮膚也粗糙了,但對村情卻越發熟悉了,說起話來更接地氣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書記們對所在村的情況了如指掌,對脫貧致富胸有成竹,有的率先帶領村民走上發展快車道,有的探索失敗后再探索……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不少有特色、有效果的工作法。2019年年初,經層層推薦,大連市評選出鄉村振興10種優秀工作方法。這“十佳工作法”正是選派干部實踐智慧的結晶,更是他們辛勤耕耘的凝練。
“十佳工作法”是不同農村類型學習借鑒的工作寶典?!笆压ぷ鞣ā辈皇呛唵喂ぷ鞣椒ǖ牧_列集錦,而是全市不同農村類型工作方法的精選。比如,總結推廣的“黨建+村辦企業”雙引擎工作法、“支部+農家樂民宿”工作法,堅持一面抓黨建、抓支部,把黨員群眾緊緊擰成一股繩,一面立足本地資源優勢成立村辦企業對接超市、市場、食堂,立足旅游資源優勢探索推進鄉村生態休閑旅游發展的新路子,使農產品年銷量、游客數量顯著增加,當地農民收入明顯增長,變“外部輸血”為“本地造血”。比如,總結推廣的主動發展+援建幫扶“1234”工作法、“四點一線”引領產業發展工作法、肉牛養殖項目扶貧工作法,通過內部整合土地等資源,外部爭取幫扶單位、龍頭企業資金技術等支持,利用大棚種植和畜牧養殖等投資少、見效快、回報周期短的特點,發展冷棚蔬菜種植產業,開展生態黑豬、肉牛養殖等項目,成立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戶搞“訂單式養殖”“訂單式種植”;開展旅游采摘、農家宴體驗,為村集體經濟注入活力與動力。比如,總結推廣的“一核三化”促發展工作法、“新奇特菜品”創收致富工作法,革新傳統的地瓜、桃、香瓜和大蔥等種植模式,引進農產品生產專利技術,成立農業公司,注冊屬于自己的農產品商標,提升農產品產量、品質和附加值,帶動村民增收;開發推廣花生芽、黑豆芽、蒲公英等幾十種新奇特果蔬種植,打造高端、新奇特蔬菜品牌,進一步實現村強民富。比如,總結推廣的微信社交促銷工作法、“支部+合作社+電商”工作法,利用微信等新媒體發動親戚朋友對接城市住宅小區,實現“居民點單訂菜、村民照單采摘、點到點直銷”,帶動農村蔬菜銷售和產業發展。依托村鎮的電商服務站(中心),讓農戶搭上了“電商快車”,主動接洽大型商場、超市,積極參加各類展銷會,在線上銷售、線下銷售兩方面實現集體和個人“雙增收”,等等。鄉村振興“十佳工作法”代表性強,易于推廣,在工作思路、工作模式上為選派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十佳工作法”是激勵基層干部不斷探索創新的示范動力??偨Y、宣傳、推廣“十佳工作法”,初衷是幫助一些選派干部解決“不會干”的問題,激勵第一書記在“農村大舞臺”上見賢思齊、“比學趕幫超”,催生出百個、千個乃至更多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從實際情況來看,“十佳工作法”在駐村第一書記中持續引發強烈反響,激發出基層干部探索鄉村振興之路的深層動力。他們有的如獲至寶,馬上運用馬上見效;有的主動上門“取經”求教,結合本地實際謀發展;有的則“藝高膽大”、另辟蹊徑,創新工作方法。比如,大連市發揮“紅色物業、紅色企業”作用,組織開展農產品“進城市小區、進商業步行街、進餐飲后廚、進學校食堂”等12場次“初心惠農”活動,現場銷售額超百萬元,簽訂了300余萬元的產銷協議,成功探索出“城鄉聯姻、互惠扶貧”的新模式、新方法。
展望未來,大連市還將為鄉村振興架設更多“金橋”、建造更多“快船”,在原來基礎上每年都總結推廣一批具有典型價值的工作方法,激勵更多利于振興發展的探索創新,既為選派干部搭建更加廣闊的舞臺,也讓第一書記們在實踐中砥礪品質、錘煉作風、增長才干、奮力擔當。
(作者系大連市委組織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