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兵
重大災難是一面“鏡子”,是鏡鑒黨員干部是否肯于擔當任事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在當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的好干部,但同時也出現了極少數臨陣退縮不敢擔當的干部。如何重用敢于擔當者、懲戒臨陣退縮者,是關乎用人導向是否鮮明、價值取向是否“正能量”的大問題,群眾“服不服”是科學精準獎懲的關鍵所在。
用要用得信服佩服。對重大災難面前敢于擔當的干部,應科學合理、大膽及時地予以重用獎勵,既要聚焦其應對災難時的階段性表現,也要認真審視其日常工作中的一貫表現,綜合考慮政治品質、德行表現、專業能力、工作實績、群眾基礎、個人意愿等,把人與事、干部與崗位結合起來,做到提拔重用人事相宜、人崗相適,獎勵表彰群眾信服、大家佩服,避免“只看一時”重用獎勵而留下后遺癥,特別要防止不必要的“火線提拔”等形式主義和“作秀”嫌疑,杜絕提拔重用和獎勵表彰中不符合程序規范的“暗箱”與“天窗”,更好地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常態化擔當擔責。
罰要罰得心服口服。對重大災難面前臨陣退縮的干部,也應科學審慎、從嚴從實地予以問責懲戒,既要針對其應對災難時的不良表現,依法依規依紀予以問責懲戒,也要結合崗位職責、工作性質等,仔細研判其行為的危害程度,審慎確定問責懲戒的時限、方式,做到有法可依、執紀有度,讓受罰者心服口服、旁觀者得警示警醒,更好引導那些“犯錯”干部改過自新“卸掉包袱”“換裝上陣”再出發。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獎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更是路徑指引。建立應對突發事件的科學獎懲機制,就是樹立一種讓擔當者受鼓舞、讓退縮者得教育的導向,就是以“服氣”為標準引領更多黨員干部提升思想境界、校正行為表現,在踐初心、擔使命中實現自我凈化提升、自我砥礪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