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5月23日發布消息稱,該校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利弗·威廉姆森因長期健康狀況不佳和肺炎并發癥去世,享年87歲。
威廉姆森1955年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1963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早年他對許多學科都有興趣,并受到計算機科學家、經濟學家赫伯特·西蒙等人的影響,開始走上跨學科研究之路。
威廉姆森以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概念為基礎,創立了“交易成本經濟學”。他的研究運用了法學、組織學等各種社會科學的視角,探討了市場中公司和企業存在的必要性:因為有交易成本的存在,才誕生了公司和企業,否則所有的交易都可以直接在市場上完成。清華大學教授錢穎一曾這樣評價威廉姆森:他分析了企業與市場的邊界究竟在哪里,它由哪些因素決定。
“制度經濟學”是用主流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經濟學,這一描述性的學科分支此前并沒有太大活力,而威廉姆森的研究令其變得可預測、可驗證。因此,他被稱為“新制度經濟學”的命名人。更有趣的是,威廉姆森的闡釋令科斯的研究從小眾領域變成了顯學。1991年,科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2009年,威廉姆森也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威廉姆森的研究在中國影響深遠,他讓交易成本、非正式合同、治理結構等概念成為經濟學界的“熱詞”。2010年6月,威廉姆森還曾親自到訪中國,在訪談中他曾經提到,中美兩國都應當警惕官僚風氣,避免官僚風氣使企業失去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