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尹俊芳 姚尚滿

摘要:2016 年 1 月 1 日,我國實行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多數大寶不愿意接受弟弟妹妹的到來,由此產生了許 多問題行為。通過介紹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機制理論以及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具體分析了大寶在心理、學習、家 庭、社會關系方面的問題行為表現,并從自身、父母和社會三個層面剖析了原因,認為要解決此問題,需要發揮小 組工作方法的優勢,在專業理念指導下開展服務活動,按照介入目標、介入過程、介入效果三個方法步驟,幫助大 寶解決現實性問題行為,促進家庭關系和諧融洽。
關鍵詞:小組工作;二孩政策;大寶問題行為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20)07-0068-03
2016 年 1 月 1 日,我國實行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二孩政策對緩解人口老齡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 [1]。但是從該政策實施四年的實際情況看, 二孩政策會使得家中大寶面臨的壓力增大,這一代獨生 子女家庭未來將要面臨的不僅僅是撫養子女成本的增 加,更為重要的是大寶與次子之間的關系問題。因此,社 會工作介入大寶問題行為研究可以說是迫在眉睫且具有 現實針對性。
一、理論框架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機制
弗洛伊德認為,心理防御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 沖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 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 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如圖 1 所示,主要體現在大寶身上的心理防御機制 有:合理化、反向行為、投射。
(二)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認為社會,學習理論是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 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個體 的學習行為有三種機制,即聯結、強化和觀察學習,班杜 拉認為行為主義的核心問題是人們行為的學習過程?? ?。 其中,觀察學習是這一理論的基本概念。個人能夠憑借 自身的直接經驗所獲得的任何行為都是通過觀察他人行 為,這一觀察包含模仿,模仿是學習的重要過程。觀察學 習被分為四個步驟:注意過程、保持過程、生成過程以及 動機過程。以上四個步驟系統地分析了人類行為是如何 產生的,剖析各個階段可能會影響行為產生的因素,還提 出相應的子理論來進一步闡述各個因素在觀察學習中的 影響效用。
在小組工作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都是一個資源庫, 小組成員可以通過各自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經驗的 方式,為其他組員提供前車之鑒或者學習的榜樣,充分發 揮替代強化的作用 [2]。組員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別人的經 驗的途徑,促進自身的成長與進步相互之間培養共享意 識,促進大寶認知行為改變。
二、二孩政策下大寶問題行為需求評估
(一)大寶問題行為的主要表現
1. 心理方面 大寶會出現被拋棄的心理不適,更粘人,擔心父母或同伴不愛自己、想要得到更多依賴 [3];情緒不穩、焦躁,容 易激動、有分離焦慮或者精神萎靡不振,出現愛咬手、摳鼻子等不自主的小動作,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尿床、同胞
競爭障礙 [5]。
2. 學習方面 大寶會出現抑郁癥狀,沒有以前活潑,說話變少,各種興趣愛好也會隨之減少,出現不自信的矛盾狀況,與朋 友和同學、老師之間的交往減少,出現不愿上學的現象, 各種行為發生退化,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常常走神,做 事情丟三落四,造成學習成績下降。
3. 家庭方面 家庭成員結構發生變動,大寶從“獨生子女”變成了兄姐。在家庭親子關系中,老大和弟妹的沖突會發生 在兒童之間,而父母面對這種情況的處理方式則會直接 影響到兒童自我意識評估情緒的發展。大寶會表示出敏 感反應,特別介意父母對二孩的愛護,會顯示出嫉妒不 滿、生氣,總是和二孩發生爭搶東西的問題行為表現。
4. 社會關系方面 由于大寶在家庭關系上感到被冷落,會轉而尋求社會關系的支持。為尋求存在感和社會支持,大寶會出現 更易怒、敏感,特別介意同學和伙伴陪伴和評價,更易產 生沖突關系。
(二)大寶問題行為產生原因
1. 自身原因 由于心智發育不全,缺少必要的社會理解能力,不能從父母的角度去思考發生的事情。當二胎孩子剛出生時 他們更需要父母的關心,從而容易產生難過、嫉妒等消極 情緒反應。和弟弟(妹妹)之間發生矛盾時,不能冷靜 下來好好思考,缺少理解、分享、溝通的能力,責任感較 弱,會出現較偏激的行為 [4]。
2. 父母原因 在二孩到來之前,作為家中唯一的孩子,大寶在家中一般受到全方位的關注,在飲食、睡眠、娛樂等方面都習 慣了“獨生子女”的養育方式。但當二孩出生后,父母 需要轉移更多的精力來照料二孩,面對愛被“分割”的 情況,大寶的不滿、抵觸、失落等情緒會產生,各方面的問 題行為會相繼出現。
3. 社會原因 大部分學校只把學生的升學率擺在首位,忽略了孩
子們存在的特殊心理問題。學校和老師不但沒有及時加 以引導,還會給予孩子更多來自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壓力, 這會進一步強化孩子敏感、易怒和焦躁的心理 [7]。
綜合來看,一方面,大寶的問題行為是多方面因素共 同作用的結果,另一方面,大寶的自身因素和家庭因素也 會交互影響他們在應對弟妹出生時的心理變化。
三、小組工作介入大寶問題行為的優勢
(一)有助于創新大寶問題行為服務形式
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在兒童群體內的應用由來已久,它以群體性、新奇性、互動性等對兒 童有著較大的吸引力,且效果較好。選擇小組工作方法 開展,鏈接所需要的資源來自學校、朋輩及其他各方的支 持,構建支持平臺,促進其個人成長,為解決大寶問題行 為提供新的服務形式。
(二)在專業理念指導下開展服務活動
兒童確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與未來,小組工作中的 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對組員的未來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社工力圖以專業的價值觀念為指導,合理運用工作方法, 并在督導的指導與幫助下,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的服務。
(三)帶動服務持續性發展
社會工作助人活動強調的是“助人自助”。小組工 作介入大寶問題行為服務,可以實現服務對象的“助人 自助”,實現活動的持續性開展。這種持續性包括服務對 象參與的持續性、活動效果的連續性等,發揮服務對象自 身的發展能力,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四、小組工作介入大寶問題行為的方法路徑
根據上述的需求評估分析,筆者從社會工作的專業 方法小組工作角度進行嘗試性的分析,在進行小組工作 介入時,以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機制和班杜拉社會學習理 論為基礎,來幫助大寶解決現實性問題行為。
(一)介入目標
1. 總目標
小組工作的介入是為了讓成員學會分享、奉獻、理 解,學會與父母同伴嘗試溝通,矯正對二孩的偏差認知, 改變大寶自我中心和占有式的心理 [8]。
2. 具體目標 第一,幫助矯正成員對二孩及父母的不恰當行為;第二,調整成員的心理情緒,減低負面情緒的影響;第三,培 養合作、分享的意識,幫助成員樹立責任意識和提高正確 認識二孩與父母之間關系的能力。
(二)介入過程
小組選取 8-10 歲擁有二胎弟弟或妹妹的頭胎兒童。 采用在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 QQ 群、微博等發布活動預 告和線下課堂宣講、海報張貼等方式,使更多有需要的服 務對象加入到小組中來。具體介入過程如下:
第一階段,主要是讓小組成員相互認識,從而更好地 建立小組氛圍。具體活動:介紹小組的概況,澄清組員們 的疑問;社工進行自我介紹,并通過“畫手指”的游戲, 讓組員進行自我介紹,建立組員之間的相互聯系,初步體 驗小組氛圍;訂立小組契約,明確小組規范,活躍小組氛 圍,增強組員對小組的信任感。
第二階段,使組員認識到自己的不恰當行為,并引導 矯正。具體活動:通過播放歌曲《多了一個你》,讓組員在歌曲播放過程中一起參與,說出自己對二孩的看法或者困惑,社工對組員說的同質性問題進行歸整,疏導情緒; 通過“搶板凳”的游戲,讓組員體驗負面情緒――競爭和 被掠奪,來正確認識二孩;通過“無法抹去的傷痕”游戲, 讓組員認識到自己傷害別人后會留下傷痕,進一步認識自 己不恰當的行為,來促進自己對二孩及父母的行為改變。
第三階段,促進組員分享、合作、奉獻意識的提高,改 變自我中心和占有式心理。具體活動:通過“你是我的眼” 游戲,培養組員的溝通、合作能力,促進組員與他人分析 交流、協作行為的產生;通過“玩具換換樂”環節,使組 員學會與他人分享,引導改變占有式的心理。
第四階段,重新認識二孩的到來,學著接納生活。具 體活動:通過“愛因為在心中”游戲,讓組員認識到自己 日常關愛家人的行為、方式,回顧鞏固恰當的行為表現; 通過播放短片《二胎時代》,讓組員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 愛以及二孩的到來是多了一個愛自己父母的伙伴,使組 員更好地接納二孩;通過“我想對他們說”游戲,讓組員 學會感恩,勇于表達愛;同時社工在本節小組活動中提前 告知組員小組即將結束,并安排好最后一節小組活動。
第五階段,促進組員和二孩以及母親之間的關系,體 驗家庭融洽氛圍。具體活動:歡迎組員的母親及二孩參 與,促進大家相互認識,調動小組氣氛。通過“投沙包” 親子游戲,促進組員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拉近彼此的 距離;通過“讓我悄悄告訴你”游戲,直接表達對母親及 二孩的優點感受,深入內心感受;通過“心愿樹”填寫, 使組員及母親和二孩更好地思考今后的生活,對以后的 生活充滿信心;通過小組照片的大分享,回顧整個小組工 作過程,總結組員表現,表達對組員及家長的期望,樹立 信心,并宣布小組解散。
(三)介入效果
小組工作介入大寶問題行為服務活動過后,服務對 象大寶及其家庭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集中在以下 幾個方面:
1. 孩子自身方面 嘗試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與二孩相處的過程中,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懂得理解、分享,責任感增強,不 會常常出現偏激性行為,慢慢接納二孩的到來。
2. 父母方面 有效緩解父母因二孩到來大寶出現問題行為的焦慮心理,緩和與大寶之間的親子關系,減輕父母的心理精神壓 力,使父母認識到在關注二孩的同時,考慮到大寶的想法。
3. 同伴群體方面 在參與此次小組活動的服務對象大寶們,相互之間成為同伴,學會相處方式,獲得友誼,打開心扉,互相交 流,競爭焦慮等問題行為減少。
4. 家庭關系方面
家庭成員之間可以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相互之間 有效溝通,父母與大寶之間,大寶與次子之間矛盾越來越 少,互相體諒,家庭氛圍和諧溫馨。
五、結語
小組工作介入大寶問題行為研究具有很強的可推廣 性。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大寶的問題行為也會持 續增多,關于如何應對這類問題行為是我們社會工作者 要面臨的重要問題。社會工作者可以秉持專業價值理念, 遵守保密原則,根據社會工作的倫理原則和規范開展相 應的服務活動。小組工作介入大寶問題行為可以持續性 地發現服務對象的實際需要,并且設計有針對性的主題 活動進行介入,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開展“治療性、預防性、 發展性”小組活動,促進大寶的持續性成長。
參考文獻:
[1]GuangyuTan.OneChild,OnlyHope?NoMore:TheEvolutionofChi nasPopulationControlPolicyandItsImpactonParentingandChild care[M].PalgraveMacmillanUS,2019.
[2] 盧夢凡 , 馬如華 , 熊川芷 , 申若茜 .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社會工作介入社區服務的模式研究 [J]. 南方論刊 ,2019(2).
[3] 王苗 , 于得澧 , 朱立婉 . 哈爾濱市頭胎兒童心理行為及影響 因素研究 [J]. 中國學校衛生 ,2019(5).
[4] 陳斌斌 , 王燕 , 梁霽 , 童連 . 二胎進行時:頭胎兒童在向同 胞關系過渡時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J]. 心理科 學進展 ,2016(6).
[5] 馬宏宇 .“全面二孩”政策對頭胎子女的心理影響研究 [J].求知導刊 ,2016(35).
[6] 張馨之 . 班杜拉社會學系理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應用 [D].濟南 : 魯東大學 ,2015.
[7] 風笑天 .“單獨二孩”生育政策對年輕家庭親子社會化的 影響 [J]. 東南大學學報 (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4).
[8] 王炎麗 .“剪花花”:小組工作方法介入兒童成長的本土化 實踐 [D]. 長沙 : 中南大學 ,2013.
作者簡介:吳敏(1996—),女,漢族,安徽馬鞍山人,單位為山西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方向 為社區社會工作。 姚尚滿(1983—),男,漢族,安徽壽縣人,山西 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為醫務社會工作。
通訊作者:尹俊芳(1976—),女,漢族,山西襄汾人,山西 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為社區社會工作。
(責任編輯:王寶林)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基于知識網絡的社會工作學衍生與發展研究”(編號:19YJC84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