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還是鐘南山》新書首發式活動現場,鐘南山之子、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鐘惟德講述了他眼中的父親鐘南山。
“很多人都會問我,父親在家中有沒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我的名字有什么樣的含義?”鐘惟德說,“‘惟德之名是祖父起的,我的名字來源于《陋室銘》,惟德是以德為重。他也是希望父親,嚴格要求我。”
鐘惟德還表示,因為小時候比較調皮,所以挨過的打也不少。工作后,鐘惟德下鄉扶貧,用便宜的藥給人治病。“雖然不是很高級的研究,但父親很高興。”鐘惟德說,因為鐘南山院士認為,做這件事很有意義,使得廣大貧困病人都得到治療的機會。
鐘南山從事內科研究,鐘惟德卻自主選擇了泌尿外科領域。他坦言,不想讓別人認為,自己是仗著父親而在醫學界取得成就。
“其實我們是普通的家庭,生活比大家要簡單,因為彼此都很忙,相處的時間不多。”他講述了自己對父親的印象。
“第一,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對科學態度嚴格,必須要有證據才能相信。但他同時不輕易否定一個東西。這就讓他有強烈的動力去探索,同時尊重事情的規律、真相。因此他的判斷是建立在證據和科學之上。第二,對別人:現在找他看病差不多要排到兩年后。很多人、親人都想問我,能否加個號?近十年都沒有。因為我們排的隊還這么長,他看病細心、耐心,無論是對領導干部、群眾都一視同仁。”鐘惟德表示。
(摘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