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琳琳

有一場遇見,讓人胸懷激蕩;有一場遇見,讓人刻骨銘心;有一場遇見,讓人備感珍惜。
2020年初,遇見疫情,遇見疫情下的武漢,遇見疫情下武漢的患者,對馳援武漢的安徽醫者周國紅來說,是一段不可復制的人生。在這里,她看到那么多原本陌生的人,用笑容寬慰眼淚,用勇氣助力堅持,用關愛續航溫情,共克時艱,抗擊疫情。
這,是一場關于愛的療愈。
2020年 2月8日晚 11 點半,周國紅和同事交完班,剛開車到達小區車庫,看到手機上有一個未“我們遇見了2020年的疫情,疫情讓我遇見了武漢,讓愛療愈這座城市吧。”接來電——醫院韓主任打來的。她回了過去,得知——自己即將隨安徽省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馳援武漢,時間就在明天。
周國紅是安徽合肥京東方醫院的一名主管護師,曾參與2003年SRAS 和2008年汶川地震的醫療救援,這次武漢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她在請戰時就做好了思想準備。真的要出征了,激動、猶豫、緊張……復雜的情緒一起襲來。
激動的是關鍵時刻,組織和領導信任她選擇她,猶豫是因為剛上初中的女兒學業繁忙,平時都是她管理女兒學習,她去武漢了,女兒的學習和生活咋辦?疫情突如其來,接下來將會如何變化……
已經是2 月9日零點,再過幾個小時就要奔赴武漢,周國紅不再多想,開始緊張地收拾行囊。
聽說妻子即將奔赴前線,周國紅的丈夫有幾秒愣怔,隨即默默地幫周國紅忙活,還特意拿了兩套秋衣。曾經是軍人的他,理解妻子的選擇。
眨眼幾個小時過去,天亮了。丈夫堅持自己開車送周國紅去醫院。臨出門前,周國紅想去抱一抱、親一親還在被窩里的女兒。可是女兒不愿媽媽去武漢,此時正捂緊被子獨自傷心。周國紅用力抱著女兒的被子,說:“孩子,你的心愿不是將來能去武漢大學學習嗎?現在武漢這座城市病了,媽媽去醫好她,將來我們一家三口去武大賞櫻花。”
女兒哭出了聲,她從被子里出來,抱緊周國紅:“媽媽,加油!我愛你!”
一路沒有多少對話,車開到醫院門口,丈夫輕聲說了句:“平安回來……”
和其他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不同,周國紅此次出征,還有一個療傷的想法。兩個多月前,她的父親因病去世,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她和父親有著深厚的感情,父親的離開讓她一直沒能從悲傷中走出來。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平日里她都裝作開開心心的樣子,她寄希望于武漢之行——在救治患者的忙碌中,自己內心的傷痛也能得到撫慰。
臨行前,她把存有自己多年積蓄的一張銀行卡遞給丈夫,這些錢原是打算給父親看病用的。她對丈夫說:“如果我遭遇不幸,你一定要照顧好女兒。”安排好家里的一切,她便可以全力以赴投入這場戰“疫”。至于個人安危,她冷靜地做了最壞的打算。
這趟特殊的高鐵緩緩駛入疫情中的武漢,大巴車接上醫護人員,默不作聲地前往酒店。周國紅看著窗外,街道沉寂得有些可怕,空無一人,零星閃過幾輛汽車。
“看,那是黃鶴樓。”有同事指著窗外。在寒冬的霧氣里,著名的黃鶴樓沉郁蒼涼。周國紅突然感到一陣心疼,為這座城市心疼,同時作為醫者的使命感更加強烈。
她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百草回芽,否極泰來。2020年春暖花開之時,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相信我們,一定會贏!”
此次馳援,周國紅所在的安徽醫療隊,主要參與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確診患者的醫療和護理工作。2 月12日下午,第一批病人進駐。
雖然做好了思想準備,但是當看到大巴車一輛輛開過來,近400 名患者一下子涌過來時,有那么一瞬間,周國紅有些緊張,但更多的還是心疼,心疼患者,希望自己能多做點事情。
她勇敢地走進方艙醫院,有條不紊地安排患者入住。當時有記者讓走在前面的她說幾句,她顧不上說話,而是轉過身,挺直腰板,高高舉起右手,豎起大拇指,示意:我們必勝。
周國紅在方艙醫院擔任病人中心主任,主要工作是艙內管理和文化建設,解決患者的生活問題,并對患者進行情緒撫慰和心理護理。開艙之初,面臨各種工作難題,周國紅通過發動志愿者、做問卷調查等方式,用4 天時間,建立起了這里的基本秩序。
“每個人都有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為了幫助患者,細心的周國紅仔細觀察,發現每位患者表現出來的情緒都不同。有的不愛說話,有的常發脾氣,有的不停打電話……一天,周國紅注意到一名叫夏斌的患者邊吃飯邊流淚,于是去找他聊天,問他有什么愛好。夏斌的回答有些幽默:“周主任,我還活著,您看我能做啥呢,安排我做吧。”似乎答非所問,周國紅卻聽出了他極力想隱藏的憂傷。
周國紅建議夏斌和鄰近床位的兩位職業是教師的病友杜鵑、談娟一起做朗讀者,帶動方艙醫院的文化建設。
“周主任,我們幾個拍小品吧,能逗人笑起來的那種。”夏斌建議。于是,方艙醫院的臨時小品團隊成立了。
2 月16日,三人創作的第一部小品《開往健康站的列車》出爐了。談娟負責導演和播報,杜鵑負責拍攝和剪輯,夏斌飾演列車乘務員,幾名醫護人員配合他們做乘客。“香煙飲料礦泉水瓜子呀,有需要的嗎?來,把腳挪一下了!”夏斌推著手推車,穿梭在“乘客們”中間吆喝著,逗得病友們哈哈大笑。
“人生就像坐火車,而現在,我們是坐在方艙專列上,駛向健康。”看著笑著,周國紅的眼睛濕潤了,這部由醫患共同出演的小品溫暖了方艙醫院。
短短幾分鐘的小品迅速在網上傳播,一天之內點贊率過百萬。2 月21日,央視中國國際電視臺首次向全球直播方艙醫院艙內情況。記者問到夏斌拍小品的事情,夏斌的一句“我演給我愛人看的”被周國紅聽到了。當天下午,周國紅抽空找夏斌問及此事,此時的夏斌再也繃不住了,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因為WHO(世界衛生組織)派出的3 名專家即將到方艙醫院實地考察,周國紅還有很多事情要安排,來不及仔細詢問夏斌,她破例擁抱了夏斌:“我先去忙,晚一點我們聊聊。”
2 月23日下午,剛剛忙活停當的周國紅傾聽了夏斌的講述:在夏斌確診一周前,妻子岑朦先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夏斌不怕自己得病,反而感到能與妻子承受相同的痛苦,心里還少些煎熬。因為,他的妻子還在承受另外一種痛苦——就在去年底,岑朦被查出患上了卵巢高鈣血型小細胞癌,這是一種罕見的癌癥,她已經接受了兩次手術……
因為和妻子身在兩家醫院,夏斌于是每天通過微信視頻想辦法逗妻子開心,而現在,他可以在方艙醫院拍小品給妻子看了。
夏斌安靜地回憶著和妻子相親相愛的往事,眼淚吧嗒吧嗒地流。周國紅的眼中不知不覺也噙滿了淚水,她忍著感傷,故意開玩笑地說:“哎,你就知道秀恩愛,我都被你們感動了。我可不能流淚啊,我戴著護目鏡,流淚就看不清了。”夏斌拿紙巾擦了擦眼睛,笑了:“周主任,我要繼續在方艙醫院演小品,我的妻子需要,這里的病友們也需要。我們都要笑起來,笑容是一劑良藥,我們一定能戰勝病魔!”
那天以后,夏斌再和妻子視頻聊天時,周國紅會過來和岑朦說幾句,告訴她夏斌的近況,鼓勵她勇敢與病魔抗爭,還幫岑朦聯系醫生進行會診。
周國紅明白,戰勝疾病要靠醫療手段,而撫慰心靈則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關愛。這種關愛有醫生給予患者的,而患者的支持也時刻溫暖著醫生的心。在方艙,周國紅遇見了很多患者,感同身受著他們的經歷,她說:“對我來說,這是一段成長經歷,更是一段不可復制的人生。”
在醫護人員和熱心患者的共同努力下,方艙醫院的文件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開讀書會、做體操、跳廣場舞、唱歌,病人們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不斷在媒體報道中出現。小品團隊的作品《打敗病毒之“地道戰”》《方艙版黃梅戲》等也不斷刷屏網絡,其中,小品《陳彥然,你媽媽喊你回家寫作業》更是被各大媒體爭相轉載。
陳彥然就是周國紅的女兒。原來,掛念女兒的周國紅,請同事在自己防護服上寫了“合肥四十五中陳彥然,認真寫作業”這幾個字,而那天,夏斌拍攝了一段她的背影,并將視頻發到了抖音平臺。
沒想到這個視頻受到多方關注,周國紅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后,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院士寫了一封信給她的女兒,“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雖然這場戰疫還沒有結束,但是我相信,在你的母親和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將取得勝利。疫情過后,歡迎你們全家來美麗的東湖之畔做客。希望你刻苦學習,幾年后能夠如愿‘常駐’珞珈山,我們在這里等你。加油!”
一個溫暖的背影,一封熱情的邀約。2 月28日,得知消息的周國紅異常感動,她在筆記本上給竇校長寫了回信:“我作為一名普通的護士,將牢記來時初心。治病救人是醫者職責,國泰民安是我作為一個普通人樸素的愿望。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加倍珍惜!”
而在合肥,女兒陳彥然從爸爸那里聽說此事的當天,竇校長的信也寄到了家。女兒激動得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寶貝似的收藏起來,她在電話里對周國紅說:“媽媽,我今天真是太開心了。我要努力實現夢想,不讓你們失望!”
隨著武漢疫情得到有效控制,3 月27日,周國紅要隨安徽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回家了,其間,她和隊友們還從方艙醫院轉戰協和西院救治患者。在武漢的40 多天,每一天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在災難面前、在生命面前,唯有珍惜和盡力而為,這是周國紅深刻的感悟。
這天,已經出院近1 個月的夏斌特意開著12米長的大貨車趕來為安徽醫護人員送別,車廂上,掛著寫有“白衣執甲,皖美收官”的橫幅。不約而同來的,還有其他已經出院的患者……
2020年清明節這天,因為疫情,周國紅不能去為父親掃墓,她在朋友圈發了一朵菊花。出征武漢時,帶著對父親的懷念和心傷,她想通過忙碌來療愈自己,而如今,40 多天的戰“疫”經歷讓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所謂“醫者仁心”的含義,也更加珍惜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遇見。
遇見武漢,這是一場關于愛的療愈。周國紅說:“聽說武漢今年的櫻花已經盛開了,依舊很美。待到來年櫻花爛漫,我要帶著女兒去武漢,去武漢大學,也許我還能遇到武漢的那些朋友,他們也一定會幸福爛漫。”
截止發稿時,記者得知,周國紅病了。4 月10日至4 月22日,回到合肥的她在醫院進行了三次檢查,最終確診得了甲狀腺癌。目前,癌細胞順著淋巴已經轉移至肺部、肝部、盆腔等多處器官。
如今,周國紅已經進入抗癌治療。她說:“得到這么多人的愛和陪伴,我很幸福,我會堅強樂觀地面對生活。”
好人一生平安。加油,周國紅,早日戰勝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