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以下簡稱“大賽”)終評于5月4日至5日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辦。本屆大賽以“發現·創新·責任”為主題,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北京市懷柔區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懷柔區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懷柔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共同承辦。
此次問辯采取多個分會場同時開啟,大賽組委會通過嚴格選拔、專業培訓,選派5位年輕同志擔任考場主持人,并圓滿完成任務。全新的問辯評審方式也得到了專家評委的廣泛認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采用新的信息化手段,借助新型傳播渠道,服務廣大青少年和科技教師,這也為今后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促進傳統科普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近期,河北省石家莊市各科普教育基地場館陸續對外開放,組織開展科普教育宣傳活動。石家莊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楊瀾波到萌寵奇緣城市室內主題動物科普樂園調研,石家莊市新華區科協主席田彩欣一同調研。
調研人員一行首先聽取了該科普館館長王園對場館總體布置、科普設施更新、館內防疫工作及疫情期間科普活動等主要情況介紹。隨后,調研組到館內進行實地考察體驗。由于受疫情影響,取消了與動物的互動環節,主要以講解知識、觀看展板、觀看表演、觀察動物為主。
楊瀾波對科普樂園在科普教育中所作出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他們防疫科普兩不誤,疫情期間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科普活動表示贊賞。
為進一步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提升運用科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助力江西省鷹潭市實現2020年全民科學素質達到既定目標任務,5月7日至9日,鷹潭市科協集中3天時間,分別在貴溪、余江、月湖、龍虎山景區、高新區、信江新區等多地舉辦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培訓班,培訓范圍覆蓋了全市鄉鎮街道。鷹潭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科協主席葛菁全程參與并指導。
次培訓對象以農村農民、城鎮居民為主體,特邀專業培訓講師進行授課,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為主題進行課程輔導。培訓內容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不僅向大家介紹了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意義和要求,還以日常生活,社會熱點等為切入點,深入淺出的向大家普及科學知識,引領激發了大家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課堂上有趣的互動問答,讓科普知識點更加簡單化、直白化,提高了大家的學習熱情。

近日,廈門藍海天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集美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金翔龍院士,廈門市委組織部、市科協、市科技局、市海洋發展局、集美大學等相關單位代表出席揭牌儀式。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及軟件企業,廈門藍海天具有CMMI、軟硬件進出口、測繪及信息系統安全集成服務資質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00多項。2019年初藍海天與金翔龍院士正式簽署建站合作協議,專注于海洋信息研發、海洋科普研學兩大方向,聚焦三個合作項目,致力于做大做強廈門市海洋產業和海洋文化產業。
揭牌儀式上,該工作站還發布了“鯨蔚海洋”信息服務中臺,舉行了“鯨探海洋”科普研學基地啟動儀式。“鯨探海洋”科普研學基地依托現代數字多媒體技術,通過舉辦形式豐富的活動,為廣大青少年提供特色海洋科普體驗,普及海洋科技文化知識。
由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甘肅省教育廳、甘肅省科學技術廳、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甘肅省體育局、共青團甘肅省委、甘肅省婦女聯合會共同舉辦的第35屆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評評審會在甘肅科技館召開。省科協副主席張平出席評審會并代表大賽組委會。
本屆大賽以“創新·體驗·成長”為主題,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科技輔導員科技教育創新成果、科技輔導員優秀科技教育方案、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青少年科學DV作品、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等六個項目。大賽原計劃今年3月下旬在張掖市山丹縣舉辦終評展示活動,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保障參賽師生安全和健康,大賽組委會決定取消開閉幕式及終評展示環節,專家初評、成果展示及答辯等環節從線下轉為線上進行。
近日,天津市科協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天津中心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天津市舉行。天津市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陸為民,專利審查協作天津中心主任魏保志出席活動,雙方簽訂了《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天津中心戰略合作協議》。
合作協議簽署后,雙方將共同推動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組織知識產權服務專員深入園區、企業開展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布局、專利申請和保護等宣講、培訓和指導;提供專利導航、高價值專利培育等服務,破解企業知識產權難題;深入推進全域科普,面向社會開展專利知識、前沿技術、創新文化的科學普及工作;建設專利科普教育基地;開展專利普及推廣和技術服務工作,推動專利科普進園區、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提升社會公眾專利知識水平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服務天津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