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雅麗,張同樂,陳婷婷,于青陽,仝雪穎
(廊坊愛德堡醫院 神經內科,河北 廊坊)
腦梗又被稱為缺血性腦卒中,它是指局部的腦組織因為血液循環系統的障礙,引起缺血缺氧最終引起軟化壞死的過程[1]。腦梗死通常是因為腦部血液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導致管腔狹窄或者閉塞,引起局灶性急性腦部供血的缺乏而發病[2]。也可見于異常物質沿著血液循環進入腦動脈或者頸部動脈,引發血流的阻斷或者血流量迅速下降使支配位置的腦組織發生軟化性壞死[3]。腦梗的臨床表現較豐富,它和腦部損害的位置、血管大小及缺血程度、有無其他相關疾病有密切的聯系[4]。心梗則是以冠狀動脈的病變為基礎。因冠狀動脈的供血不足,使對應的心肌發生嚴重性的急性缺血,引起心肌的缺血性壞死[5]。發生心梗的患者通常表現為胸骨后部劇烈的疼痛感、持續性發熱、血清心肌酶水平上升和心電圖顯示心肌缺血、急性損傷等變化過程,嚴重者甚至出現心率失常、心衰等問題[6]。腦梗及心梗近年來呈多發的態勢,其致殘率及病死率均較高,尤其對高齡人群而言,二者不但有不少共同的危險性因素,也存在比較相近的發病機制。因此,腦梗和心梗若同時發病或者先后發病,往往會加重病情[7]。
我院對腦梗后心梗及心梗后腦梗在高齡人群中的臨床特點和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以期提升預防治療該病的綜合能力,具有優越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62例腦梗后心梗及心梗后腦梗的高齡人群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及家屬知曉該研究,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收集整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性別、吸煙史等。測定患者的血壓、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標。對比分析引起腦梗后心梗及心梗后腦梗的危險性因素。
應用SPSS 19.0軟件對統計數據行統計學分析的方法,計數資料按(%)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表示,采用t顯著性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參考意義。以心梗后腦梗及腦梗后心梗作為因變量,以其一般狀況為自變量,分別使用單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進行分析統計。
觀察組患者62例,其中腦梗后心梗36例,心梗后腦梗26例,其中腦梗后心梗患者中有高脂血癥史32例(88.89%),高同型半胱氨酸27例(75.00%),高血壓病史22例(61.11%),糖尿病21例(58.33%),有吸煙史6例(16.67%);心梗后腦梗患者中有高脂血癥史25例(96.15%),高同型半胱氨酸22例(84.62%),吸煙史20例(76.92%),高血壓病史14例(53.85%),糖尿病11例(42.31%)。在危險因素的重要程度上,腦梗后心梗患者與心梗后腦梗患者明顯不同。吸煙對心梗后腦梗的危害更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單因素Logistic分析顯示,吸煙史和血脂異常是心梗后腦梗發生的危險因素(P<0.05)。血壓異常及血脂異常是腦梗后心梗危險因素(P<0.05)。
在心梗后腦梗的因素中,吸煙史(B=3.175,P=0.001)是危險因素。在腦梗后心梗的因素中,血脂異常(B=3.085,P=0.02)為其危險性因素,詳見表1。

表1 心梗后腦梗和腦梗后心梗的多種因素回歸分析
臨床研究顯示,在所有腦梗后心梗及心梗后腦梗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這除了與男性吸煙等危險因素有關外,可能和雄性激素出現下降有關聯[8]。有學者認為,雄性激素和它的受體普遍存在人體的心腦血管系統中,抑制缺血性的心腦血管病癥的發生,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9]。本研究中,心梗后腦梗患者和對照組比較,吸煙史、空腹血糖的水平均有明顯的差異。腦梗后心梗患者血壓、空腹血糖值、甘油三酯等方面存在異常。此外,一項對患心房顫動人群的長期調查發現,有吸煙史的人群比無吸煙史的人群患心房顫動的概率高1.3倍以上,提示吸煙對心房顫動有較大的影響[10]。另一項動物實驗發現,煙草類的物品在小鼠心肌異構中有顯著的作用,心肌異構即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之一[11]。甘油三脂屬于脂類的一種,廣泛參與到人體應激情況下的各重要環節,急性的腦梗死通常會對視丘下部的自主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使交感神經發生異常性興奮,導致顱內壓力增大,壓迫過程使交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機體因此出現應激狀態,水平較高的甘油三酯能進一步提升應激反應,很大程度上增加腦梗死發生的風險[12]。除此以外,有實驗表明絕大多數繼發性的腦梗塞發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數天到數周之內,它的發生風險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約5個月內重新恢復到正常水平[13]。國外一項研究發現,急性心肌梗死發病之后在30 d以內發生卒中的概率是健康人群的44倍左右,伴隨時間推移該比例在逐漸下降,但在3年之內其發病率仍為健康人群的2~3倍,3年以后恢復到健康人水平[14]。不過,有學者認為,該研究的觀察對象不全為高齡人群,因此其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15]。本研究結果顯示,吸煙對心梗后腦梗的危害更顯著,吸煙史和血脂異常是心梗后腦梗發生的危險因素。血壓異常及血脂異常是腦梗后心梗危險因素。多因素回歸分析提示,在心梗后腦梗的因素中,吸煙史是危險因素。在腦梗后心梗的因素中,血脂異常為其危險性因素,這與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心梗及腦梗均為多發性疾病,致殘率和死亡率都處于高水平。一旦兩者伴發時,預后效果相對較差。因此,分析其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有利于進行針對性的預防,提升治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