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長春市第六醫院,吉林 長春)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速,生活壓力的增加,出現精神類疾病的患者呈現逐年增加的表現,其中焦慮、抑郁障礙共病是目前一種綜合性疾病的趨勢,患者同時存在焦慮以及抑郁障礙表現,此類疾病具有病程漫長,社會功能異常明顯,病癥反復,治愈困難,自殘、自殺率高以及預后困難的特點[1-2]。本次研究使用了阿米替林以及米氮平兩種藥物進行治療分析,觀察此兩類藥物的治療效果分析,得到了較為科學、有效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特別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焦慮、抑郁障礙共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根據所有患者的入院就診先后順序進行分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1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18~62周歲,平均(38.25±6.31)周歲;觀察組中1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 20~63周歲,平均(38.16±6.19)周歲,P>0.05,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比較有可比性,并且其中應當排除以下存在:(1)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2)由于身體疾病誘發的焦慮、抑郁障礙共病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婦女;(4)研究進行7 d內服用其他精神疾病藥物。
對照組患者予以阿米替林進行治療,藥物選用鹽酸阿米替林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3020561;生產企業:湖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品規格:25 mg×100片/瓶),成人常用量開始25 mg/次,2~3次/d,然后根據病情和耐受情況逐漸增至150~250 mg/次,3次/d,高量每日不超過300 mg,維持量 50~150 mg/d。
觀察組患者則予以米氮平進行治療,藥物選用派迪生米氮平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0103;生產企業:華裕(無錫)制藥有限公司;藥品規格:15 mg×20片],口服,可與水同服,不要咀嚼,成人治療起始劑量為1次/d,15 mg/次,而后逐步加大劑量以達到最佳療效,有效口服劑量通常為15~45 mg/次。
護理人員應當觀察患者最終治療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有效+好轉)/總例數×100%;并且使用SA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D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具體焦慮以及抑郁表現進行測評;在治療過程中應當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如若出現則需要立即告知主治醫師進行緊急處理[3-4]。
過不同方式進行治療干預之后,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較為相似,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效果[n(%)]
觀察組患者在SAS評分、SDS評分之中均較為相似,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評分(, 分)
組別 例數 SAS評分 SDS評分觀察組 30 43.25±10.21 41.01±10.36對照組 30 42.36±9.85 41.61±10.87 t 0.344 0.219 P 0.732 0.828
觀察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出現情況[n(%)]
焦慮、抑郁障礙共病是焦慮以及抑郁病癥共存的精神病癥,患者會長時間處在持續擔憂、焦慮、不安的狀態之中,此兩類疾病的發病因素較為復雜,通常是由于多種因素造成的,兩種疾病共同存在只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荷,增加治療難度,影響預后表現[5-6]。
在本次研究之中特別使用了阿米替林以及米氮平兩種藥物進行治療,此兩類藥物均能夠有效作用于疾病治療之中。其中阿米替林是常見的三環類抗抑郁藥,用藥后能夠快速影響腦部神經細胞突觸間隙間的單胺類神經遞質,直接抑止5-羥色胺的生成,以此達到抑止抑郁癥的目的。而米氮平則是四環類非典型抗抑郁藥,也是新型的安定類藥物,用藥后能夠快速抑制腎上腺素的神經傳導,此類藥物在治療抑郁癥的過程中還能夠治療抑郁癥誘發的糖尿病等疾病[7-8]。通過本次研究也同樣能觀察到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極為顯著,但是阿米替林的不良反應相對校多,部分患者在治療初期可能出現抗膽堿反應,可誘發一系列消化系統疾病以及中樞神經疾病,甚至有較為少數的患者可能癲癇表現,因此在用藥過程中需要觀察用藥劑量以及患者臨床表現。米氮平在具有顯著鎮靜作用的前提,還具有較好的耐受性,臨床不良反應相對較小,并且對于心血管系統而言影響極小[9-10]。
綜上所述,在焦慮、抑郁障礙共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使用阿米替林以及米氮平進行治療的療效顯著,但是米氮平更加安全,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