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麥爾·亞森,阿力木·阿布力孜
(吐魯番市維吾爾醫醫院,新疆 吐魯番)
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當中常見的疾病,病理還不完全清楚,對患者的生命不會產生嚴重的影響,但是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壓力。通常對該疾病的治療主要是采用西藥治療,但是長期服用耐藥性增加,毒副作用大[1]。維藥是我國傳統醫學的寶庫之一,在治療前列腺炎和尿路感染等疾病當中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討維藥卡克乃其糖漿對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機制,具體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20例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卡克乃其糖漿治療。年齡 25~59歲,平均(34.72±5.26)歲;病程 6~53個月,平均(22.44±6.73)個月。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符合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診斷標準;患者對治療方式不同了解;研究經過本院病理委員會同意。
排除標準:患者重要臟器嚴重功能不全;不能定期進行復查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患者口服卡克乃其糖漿,每天30 mL,每天3次,連續治療2個月。
WBC、N、ERS和CRP變化:在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抽取患者的靜脈血4 mL。儀器采用AU6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MHY00683全自動五分類血球儀。2 mL用于檢測患者的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2 mL用于檢測血液沉降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醫生對患者指尖進行消毒,擦去第1滴末梢血,然后取20 μL測定患者的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 WBC)和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 N)。
統計數據采用SPSS 20.0展開整理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檢驗數據符合正態分布,檢驗結果若顯示P<0.05,則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患者的WBC、N、ERS和CRP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的WBC、N、ERS和CRP變化比較()

表1 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的WBC、N、ERS和CRP變化比較()
時間 例數 WBC(×109個/L) N(%) ESR(mm/h) CRP(mg/L)治療前 20 8.62±3.79 77.41±11.03 3.90±2.31 19.41±6.23治療后 20 5.18±2.16 55.38±7.62 0.79±0.32 7.52±2.35 t 3.527 7.349 5.964 7.986 P 0.001 0.000 0.000 0.000
本研究主要維藥卡克乃其糖漿對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機制。WBC是用于判斷感染的常用指標,CPR主要參與人體防御機制,當患者出現機體受損或者炎癥反應,CPR含量會上升,并且比WBC更敏感[2]。ESR是非特異性炎性指標。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的WBC、N、ERS和CRP明顯降低,說明維藥卡克乃其糖漿可以降低患者的炎癥,原因可能是維藥卡克乃其糖漿當中的中草藥有很好的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并且當中的主要成分酸漿的化學成分可以抗癌和消炎,有清熱解毒、利尿、降壓、強心、抑菌等功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癥[3]。
綜上所述,維藥卡克乃其糖漿對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效果好,可以降低WBC、N、ERS和CRP,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