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林睿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 老年病科,云南 昆明)
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內的組織器官也在逐漸衰老,其心腦血管的彈性逐漸降低,極易造成腦血栓,患者常常表現為劇烈性的頭痛或頻繁出現頭痛現象,這種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發病較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嚴重的影響[1]。本文中對急性腦血栓的老年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的干預方式,并分析其臨床的護理效果,現匯報如下。
研究對象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來我院接受急性腦血栓治療的180例老年患者,并隨機分為兩組,包括試驗組患者(90例,接受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及對照組患者(90例,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其中,試驗組中男49例,女41例,年齡50~80歲,平均(65.2±5.5)歲。對照組中男51例,女39例,年齡51~80歲,平均(66.5±5.8)歲。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都沒有明顯的差別,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對照組進行常規的護理,包括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護,如血壓、體溫、心率等,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為患者提供必要的護理指導等。
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同時,接受早期康復護理:(1)心理護理:由于急性腦血栓的發病較突然,對患者以及家屬都會造成較大的打擊,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與患者或家屬進行溝通,向其講解有關的成功案例,為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消除內心的負面情緒。(2)肢體活動:在患者還沒有活動的意識前,醫護人員要輔助患者進行肢體的按摩和活動,逐漸讓患者恢復意識,患者恢復意識后,可以給予患者適當的肢體訓練,對于活動較困難的患者,可以輔助其進行抬腿的活動,通過上下抬腿來加強訓練,或者是以健側肢體輔助患側肢體進行活動,逐漸恢復肢體的運動功能[2]。(3)體位轉換護理:護理人員先對患者的肢體進行按摩,促進肢體的血液流通,有助于功能的恢復,再輔助患者進行各種體位間的轉換,盡可能讓患者進行自主活動,刺激肢體,并做到每天堅持體位的轉換活動,避免壓瘡現象的產生。(4)站立鍛煉:患者先從坐開始鍛煉,再慢慢由坐變為站,可以通過輔助工具或家屬進行站立活動,在站立沒問題之后,便可加強行走的鍛煉,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5)飲食護理:通常在發生急性腦血栓后,患者便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要輔助患者進食,食物最好以糊狀或流食為主,同時多鼓勵患者自行飲食。(6)語言訓練:訓練患者練習簡單的發聲,促進舌、唇、腮的運動,促進主動發聲,有明顯好轉后,可以與家屬多進行交流,幫助其語言能力的恢復[3]。
將顯效、有效和無效作為護理效果的判定標準,顯效是指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運動能力完全恢復,且生活自理能力較好;有效是指患者經護理干預后,運動功能有所改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無效是指患者經護理干預后,其運動功能沒有變化,生活自理能力較差[4]。總有效是指顯效和有效之和。同時,應用MBI評分及Fegl-Mevyer評分分別對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運動功能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恢復情況越好[5]。
用SPSS 1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使用t和()檢驗及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卡方和(%)檢驗及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數據顯示,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n(%)]
數據顯示,試驗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其生活能力及運動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急性腦血栓是多發于老年人的一種心血管疾病,該病發作較急、病程較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及運動功能,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產生較多的后遺癥,如意識喪失、偏癱、語言功能障礙、生活無法自理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6]。因此,在腦血栓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采用早期康復護理進行干預,對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早期康復護理中,對患者及家屬進行了心理指導,能夠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陪伴[7]。同時,開展肢體活動的訓練,提高患者活動的自主性,減少屈肌的張力,促進患者意識及運動功能的恢復,并通過按摩和體位轉換,促進血液流通,改善血液循環,防止出現肌肉萎縮或下肢深靜脈血栓等現象,對于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有很好的促進作用[8]。
表2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與運動能力對比(, 分)

表2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與運動能力對比(, 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MBI護理后MBI護理前Fegl-Mevyer護理后Fegl-Mevyer試驗組 90 43.3±7.6 78.5±8.2 62.3±7.6 88.4±6.7對照組 90 42.7±7.2 56.2±7.1 61.6±8.1 69.5±7.8 t 0.544 19.235 0.579 17.437 P 0.611 0.041 0.549 0.035
本文的研究中,對試驗組患者采用了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其護理后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明顯改善,恢復了運動功能,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早期康復護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治療的信心,同時對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使運動功能得到恢復,還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對老年腦血栓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