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武俠小說或電影里,主角得到秘籍,終于可以跟仇家一決生死。兩邊殺得你死我活,總要到最后關頭,主角屈居弱勢,才使出最后一招,只見電光石火,形勢逆轉,仇家已經倒下。
寫小說或搞電影的人多鬼啊!明明可以上來就用絕招,立報血海深仇,他偏要主角冒險,好幾次差點兒喪命,也正因此,揪住觀眾的心,教你不得不往下看,心里還拼命喊:
“快!快用最后一招。”
還有特技表演,演員上場好像先熱身,由非常簡單的動作開始,漸漸才加大難度。反過來想,他明明有一百分的實力,為什么開始只表現十分?
答案很簡單!他要漸入佳境,把你的情緒一步步帶上去,如果一下子全抖出來,只怕你還沒看清楚,表演已經結束,怎可能有好效果呢?
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喜歡愈攀愈高、漸入佳境的感覺。
連學校挑學生都離不開這種心理。我看過新聞報道,說一位學生如何進入美國名校,又如何升遷創業,成為世界聞名的危機處理專家。
當初一堆同儕申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所,只有他入選。你猜為什么? 據說因為他是以吊車尾考進大學,卻以第一名畢業,讓麻省刮目相看。如果他當年以第一名考進,最后一名畢業,或以中等成績考進,中等成績出來,就算平均成績相同,也不可能那么耀眼。
三十多年前我想買一架錄影機,一位專家建議我別急,說更新的系統就要出來了,而且是革命性的進步。 我看店里賣的,出廠時間才兩個月,就問既然新的要出了,為什么還制造舊型?
那專家一笑說:“就像變戲法要一步一步來,有時候已經發明了兩三代的新東西,都藏著,先推舊的。何必把市場的購買力一下子吃光,接下來沒得耍、餓肚子呢?”同樣實力,用不一樣的方法發揮,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除非你只有出手一次的機會,不必一開始就用撒手锏。
如果你教學生,一定要擬教案,按部就班地教,別因為精彩的東西在后面,就早早把它移到前面教。因為當你教早了,可能如同耍特技,絕招用盡,學生就不帶勁了。而且教得太早,學生的基礎不夠扎實,效果也差。
如果你要發布新點子或新產品,每個點子都很棒,足以贏過對手,明明有三個同樣精彩的點子,也不必一次全發布。對方已經沒有招架之力,你何不留兩個以后用呢?而且搞不好他耍詐,也有狠招存著,看你招式用盡,再出手。你能不留兩手嗎?
人生百忌,忌一次把招式出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