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
阿順最近常常被媽媽用藤鞭打。有時,媽媽揮鞭打他手心;有時,打他手臂。
打手心,他任由她打,一聲不吭;但是,如果打的是他手臂,他出門時便刻意換上長袖襯衫以掩蓋一道一道的鞭痕。
他唯一的希望是媽媽不要在公眾場合打他。畢竟,一個年過半百的人在眾目睽睽下被一個七旬老嫗打,絕對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愛嚼舌根的人不知道會口沫橫飛地杜撰出多少子虛烏有的故事;更何況,阿順在提早退休之前,曾經得過“模范教師獎”,倘若不巧被莘莘學子看到他被打的一幕,不知會散播出多少讓人難以承受的流言蜚語。現在,人人都擁有手機這個“無形的武器”,只要有人隨意一拍而掛上社交媒體,他在學府多年攢積的好名聲,就會付諸東流了。一生一世為兒子著想的老媽媽,應該也不愿看到兒子落入如此狼狽的境地吧?所以嘛,阿順在家里被打后,總會好聲好氣地對老媽媽說道:“媽,在家里,我任您打;出門在外,您可千萬別打我啊!”奇怪的是,懵懵懂懂的老媽媽,卻好像聽懂了這話,每天早晨阿順帶她出門散步時,她總是一貫慈眉善目的樣子;有時,碰到人,還會主動問好。大家都說,這個老太太,真是和氣啊!
阿順三歲喪父,親友勸他母親再婚,她死活不肯。她一心一意只想把阿順撫養成人。
缺乏父親的管教,阿順上了小學后,常常躲懶曠課,惹是生非。她苦口婆心地勸他,他卻當作耳邊風。有一回,老師撥電投訴他在學校種種冥頑不靈的行徑,她終于動怒了。她像一頭發瘋的獅子,掄起藤鞭打他,用的是開天辟地的那種力道和勁道。之后,母親指著父親的遺照,淚流滿面地對他說:“沒把你教好,我以后怎么有臉去見你父親啊!”母兼父職的苦和累,明明白白地寫在她布滿血絲的雙眸里。在這一剎那間,阿順突然讀懂了母親的心。
這次刻骨銘心的鞭打,成了阿順人生的分界線。從此,他沒讓母親再次掄起藤鞭。
一直保持獨身的他,計劃退休后帶身子硬朗的母親去環游世界。
可是,母親竟在73歲那年患上了失智癥,每天過得渾渾噩噩的,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阿順提早退休,竟日陪伴她。失智后的母親變成了一個老小孩,他找了許多兒童的游戲陪她玩,讓她為畫冊上色,讓她堆砌彩色積木,但母親興味索然。病況日益惡化,阿順最擔心的是,母親有一天會認不得他,使原本心連心的兩個人在同一屋檐下形同陌路。
有一天,當神情萎蔫的母親看到掛在門后那一根蒙塵的藤鞭時,渾濁的雙眸突然亮了起來,對著阿順,她大聲喊道:“你,過來!”
她顫巍巍地掄起了藤鞭,打他;奇怪的是,她身子瘦削,力道卻不小。
朋友看到他手臂的鞭痕,驚問:“你怎么讓她打成這個樣子呢?”
阿順毫不介意地說:“只要她還認得我,知道我是她兒子,我什么苦都愿意承受。”
朋友又問:“你怎么知道她還認得你呢?”
阿順答道:“每次她打我,總說同一句話:‘沒把你教好,我以后怎么有臉去見你父親啊!別人活著是往前挪,她是往后走,走回了年輕的歲月。她為我挨了一生的苦,現在,我承受一點皮肉之痛,又算得了什么呢?”
阿順履行的,是另類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