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紅衛
席紅衛一直從事小兒外科醫療和科研工作,入選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近年來,他每年舉辦全省小兒外科腹腔鏡學習班,宣傳腹腔鏡新技術、新知識,推廣和引領省內微創腔鏡手術技術逐步開展,提高省內小兒外科專業理論基礎、醫療技術水平和解決疑難危重癥患者的能力,累計培訓達500余人次,惠及全省患兒達3萬余人次。他主編論著1部、參編專著3部、參編教材2部。撰寫中華級、國家級及省級科技論文60余篇、SCI 2篇,影響因子累計4.531。2019年獲得山西省科技廳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成明祥
成明祥長期從事醫學教育及醫學科普傳播工作。2019年,他組建“科技衛生教育老區行”小分隊,赴革命老區嵐縣、方山、古交、原平、代縣、繁峙開展科普宣傳、義診體檢、醫學健康咨詢志愿服務活動,服務人員4200余人次。此外,他依托學院實驗實訓中心,組織舉辦四項非藥物療法項目和三個體檢項目的培訓;組織舉辦“首屆健康科普作品大賽展”和“科技衛生教育進校園”活動;2019年暑假期間,組織1000余名師生赴革命老區開展“職教扶貧、科普脫貧”系列活動;在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組織開展23項醫學科普、義診體檢等服務活動,受益人數9000余人。

鄧洋
鄧洋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7年,建立了郎景和院士工作站,并獲山西省示范院士專家工作站稱號。2019年,他在《中國藥物與臨床》雜志上發表“經腹聯合陰道超聲檢查在孕11-13+6周胎兒結構畸形篩查中的應用”論文1篇;牽頭成立了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舉辦學術會議3場,分別是首屆學術會議暨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生殖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全國巡講(太原站)會議、太原市第三屆宮腹腔鏡暨單孔腹腔鏡操作技術培訓班、太原市第四屆陰道鏡宮頸病變適宜技術培訓班;2019年先后榮獲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拔尖骨干人才稱號等。

吉宏明
吉宏明一直致力于向基層和大眾普及先進、規范、成熟的神經外科診療技術。2019年,多次參加太原電視臺的“專家來了”節目,向公眾進行醫學科學知識科普宣傳;創建山西神外公眾號,以撰寫科普文章和問答的形式定期進行神經外科科普宣傳;主辦山西省醫學會第11屆神經外科學術年會并向全省同道推廣規范化神經診療技術和先進的診療理念;積極組織志愿醫生深入貧困地區,幫助基層醫院提高醫療技術,為當地老百姓解決看病難的難題;組織成立山西省神經外科專科聯盟,并在長治、大同等地區組織了山西省醫衛雙優下基層項目培訓。

穆志明
穆志明長期在醫學領域開展科普和醫學知識傳播工作。多年來,他經常在學術會議、沙龍、課堂、電視、醫療機構、社區做醫學和健康衛生知識講座,內容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肥胖、高脂血癥、亞健康等的診斷與治療進展,防治與飲食生活方式的關系,用生活方式解決生活方式病等內容,利用新媒體不斷傳播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促進大家對疾病的認識、防治,深入了解中醫文化。2019年,獲得防治亞健康的國家發明專利兩項,精研內科疑難雜癥。在健康365科普活動的搭建、宣講活動中都積極參與。

曹小有
曹小有先后在太原市人民醫院等從事臨床內科、綜合檢查、醫院管理及醫療保險工作34年,曾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山西省衛生廳引進新技術二等獎一項。2019年,他協助協會成立六個醫學專委會,特別是社區健康專委會的成立,使醫學傳播范圍更加廣泛。他參與組織的“幼兒常見疾病的預防及口腔保健知識”走進幼兒園、“心電圖知識與技能培訓”走進基層醫療機構、“預防近視眼”走進小學校、“防癌篩查”走進社區衛生服務站、“中學生心理健康”走進太原五中等一系列醫療健康科普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田峰
田峰多年來積極參與醫學科學知識傳播工作,在醫學科學傳播領域成績顯著。2019年,田峰進行大健康知識講座80余場,倡導并積極宣講“心與身辨證,全病程論治,開啟自愈力”的心身醫學大健康診療新觀念。例如:為山西省教育廳所屬全省大、中、小學校工作人員宣講心理壓力健康知識的指導工作,為山西省教育廳指導83所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宣講心理安全穩定工作,為山西省衛健委組織的人員宣講老年心理健康研究與實踐工作。她還牽頭組織了“山西省醫務工作者首屆心身醫學大健康杯知識競賽”,活動由黃河電視臺進行宣傳報道。

朱亦堃
朱亦堃現任中華醫學會骨松與骨礦鹽疾病委員會科普與繼續教育學會委員及中國老年醫學會骨質疏松分會醫師教育培訓專委會委員。2019年,她積極參與健康宣教活動,包括三八婦女節醫院女職工骨骼健康宣教活動、“健康知識進社區”活動、兒童生長發育知識宣傳活動等,直接獲益人數1000余人。她利用健康山西微服務、有來醫生APP、黃河臺求醫網等媒體大力宣傳健康知識,撰寫“糖友切記莫貪嘴,安全健康少甜蜜”“飲食補鈣的建議”等科普文章,錄制更年期綜合征、高血脂及高尿酸預防治療科普視頻,為群眾利用自媒體尋醫問藥提供了有效渠道。

吉建民
吉建民多年來為推動我省醫學檢驗技術進步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2019年,他承擔了山西省衛生健康委Q-Expert(臨床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工具)適宜技術推廣工作,共組織兩次臨床檢驗適宜技術下基層活動;組織實施了由山西省教科文衛體工會批準的“山西省臨床檢驗技能大賽”,參賽單位覆蓋全省11個市的醫療機構;作為國家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實驗室認可)主任評審員,積極推動我省醫學實驗室的標準化管理,為我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培訓內部審核員500余人。此外,他還榮獲“臨床實驗室管理系統(CLAMS)”管理軟件著作權1項。

江岸英
江岸英多年來熱心醫學傳播事業,積極參與醫學科學知識傳播工作。2019年,她積極參加國內、省內及醫院內組織的各種科技扶貧和健康扶貧工作及各種義診活動十余次,受益患者上千人;主動申報康復醫學科微信號,在省、市廣播電臺講課3次,全年在科室內制作黑板報24期,將線上線下科普活動有機結合,將既科學權威性、又貼近大眾需求的科普醫學知識有效傳播給公眾,約萬余人受益。此外,她還成功舉辦了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呂景山對穴臨床應用學術論壇,省內外各大醫院400余人參加會議。

張玲
張玲長期致力于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基層醫務人員醫療技術與綜合管理能力。2019年,針對院外意外傷害及慢性病并發癥增多、居民急救技能薄弱的具體情況,積極開展應急救護、慢性病健康管理等知識與技能講座93場,受眾達4928人次;相關技術與技能培訓28場,受眾達2669人次;對社區慢性病指導114次、333例;在微信公眾平臺推出“山醫大二院明星醫生”短視頻講座,2019年2月推送以來,先后有12個科室的15位專家參加了錄制,視頻點擊量達48.1萬人次。此外,她還多次組織公益義診活動,提供咨詢、診療達1664人次。

程楊玉
程楊玉將醫療衛生技術推廣、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健康科普、衛生健康扶貧等工作緊密結合。2019年,他獲得中國實用新型專利8項,獲山西省五小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獲長治市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2019年,他參加了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健康科普主題活動,承擔了由長治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的長治市醫衛雙優下基層醫學系列巡講活動,分別到長治10個縣市區進行醫學系列巡講醫學,受益基層醫務人員5000余人次。進行健康科普宣教、健康扶貧義診10余次,受益群眾2000余人次。

尤春光
尤春光多年來一直獨自一人承擔著和平醫院的“艾滋病”管理工作,成為醫院獨一無二的“孤膽英雄”。多年來,他致力于科普艾滋病預防及配合醫生治療的科學方法,宣傳惡意傳播病毒的法律責任,為病患做免費的心理咨詢。近兩年,他為高校學生群體講預防艾滋病科學知識達30場次,有效遏制和減少了艾滋病高發的勢頭;與艾滋病患者談心400余人次。2019年,網易、《山西科技報》、今日頭條等在內的多家媒體均以《患者眼里的好醫生——尤春光》為題,刊發了他的典型事跡,起到了大范圍傳播作用,在我省醫學界產生了較強反響。

趙曉英
趙曉英熱愛醫學事業,積極參與醫學科學知識的傳播。在省內率先開展可視化技術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僅2019年完成超聲引導下外周神經阻滯1000余例,全年赴大同、臨汾、長治、忻州、運城、陽泉等市進行科普與臨床技術應用的普及與推廣講座近20余次。她還在省內率先將祖國的傳統醫學針灸與麻醉藥物結合,2019年,她開展電針相關研究7項,應用成果均發表于多家省級、國家級及國際期刊雜志。她積極參加科技扶貧和健康扶貧工作,為群眾提供醫療服務、醫療咨詢、衛生保健等服務,榮獲“精準扶貧先進工作者”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