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王政



1、新基建包含七大領域
據央視新聞報道,新基建指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無論是從未來承接的產業規模,還是對新興產業所起的技術作用來看,5G是新基建的基礎。
2、從經濟學生產函數角度看,新基建將促進生產力提升
根據經濟學理論,Q=Af(L,K)是包含技術進步因子的生產函數,L代表勞動力,K代表資本,A代表技術進步因子。
經濟增長是由資本、勞動力和技術進步推動。新基建有助于提高資本積累、增加新經濟勞動力和推動技術進步,激發中國經濟新動能。
3、資本
過去我們通過基建、房地產、土地等投資,形成了大量固定資產,以這些資產為抵押品的銀行信貸,為中國經濟提供了資本要素,推動了我國工業化進程。
未來中國將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經濟的重心正在由電力轉向算力,經濟將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新基建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將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重要資本,有效促進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4、勞動力
過去我們擁有農民工為代表的大量勞動力,源源不斷地投入到工業化過程中,對中國經濟增長起到強大推動作用。
當前就業市場出現嚴重結構性問題,工廠招工難、大學生就業難,背后原因是年輕勞動力不愿意從事傳統體力工作。
新基建有助于發展壯大新經濟產業,創造適合年輕勞動力的工作崗位,大量年輕勞動力將投入新經濟產業,促進新經濟行業快速發展。
5、技術進步
對于目前社會存在的傳統工廠招工難問題,可運用5G、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工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減少人工,同時提升生產效率。
新基建還將促進自動駕駛、AR/VR、云游戲、超高清視頻等新興技術和產業的蓬勃發展。
從生產函數的角度出發,我們判斷通過新基建建設,我國一直尋找的新的經濟動能很有可能顯現出來。
1、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3月3日央行會同財政部、銀保監會召開電視電話會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這是繼2月19日央行在2019年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堅持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后再一次表態。
財政部部長2月中旬發文《樓市紓困必須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提到“調控的成果來之不易,房住不炒的定位也不會改變,不能改變。” 近期海南推出房地產限購升級和現房銷售政策,部分城市松綁尺度較大的措施被叫停,表明地產調控沒有出現明顯放松跡象。
2、舊基建投資增速或將下降
舊基建指的是鐵路、公路、機場、橋梁等工程。根據近期21個省份公布2020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完成額總共為7.89萬億元,同比增長3.9%,與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3.8%基本一致。考慮到2020年新基建的份額提升,舊基建投資份額將下降。
交通運輸部預計2020年將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路投資1.8萬億元,民航投資900億元的目標。而2019年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別完成投資8000億元、23185億元、950億元。2020年除了鐵路投資保持基本穩定外,公路水路和民航投資可能會下降。若不出臺新的舊基建刺激政策,舊基建投資增速或將下降。
3、中央會議多次提出推進新基建建設
新基建最早出現是在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提出 “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2020年以來有5次中央重大會議提到加快新基建建設。政策力推新基建,既可以起到穩增長作用,又可以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4、地方政府鼓勵新基建建設
2020年多數省份重點項目建設規劃中,將新基建相關領域做為投資重要方向。比如重點項目投資額最多的河南省,投資方向涵蓋了產業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兩大新基建相關領域。
貴州安排了一批5G、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新經濟領域投資較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廣東省基礎設施聚焦城際軌道、5G通信為代表的新基建。
5、PPP項目庫新基建占比15%
在PPP項目庫中,涉及新基建的有科技、信息網絡建設、智慧城市、充電樁、軌道交通、園區開發項目,總投資額為2.62萬億,占在庫PPP項目投資總額的15%。
在新基建中,前兩大領域為園區開發、軌道交通,投資額分別為13622億、11734億元,分別占新基建比例為52%、45%。其余的智慧城市、信息網絡建設、充電樁、科技領域投資額分別為608億、193億、21億、11億元。
6、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中新基建占比18%,2019年以來占比大幅提升
根據政府規定,提前下達2020專項債新增額度不得用于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2020年前2月新增政府地方債更多投向非地產行業,其中涉及新基建的主要是產業園和軌道交通,發債總額分別為1533億元和175億元。
2019年前2月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新基建項目金額為35億元,2019年全年為435億元,2020年前2月增加至1708億元。
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中新基建所占比例,由2019年前2月1.2%上升至2019年全年2%,到2020年前2月新基建占比已升至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