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別人眼中,王強和尹小涵是一對恩愛夫妻,共同生活10年,有個7歲的孩子。可事實上,他們并沒有領結婚證,只是同居關系。
同居期間,兩人共同出資30萬元當首付在王強名下買了一套房,其中王強25萬元,尹小涵5萬元,同時以王強的名義辦了房貸,每個月兩人一起償還房貸。兩人計劃著等房子拿到手,裝修好了就去領結婚證。可是搬進新房之后,領證的事情王強一拖再拖,尹小涵也沒計較,心想:兩人真心相愛就夠了,況且孩子都這么大了,他們跟一般夫妻又有什么區別呢?
可最近,尹小涵聽說王強在外面又交了個女朋友,她立刻質問王強。王強抵賴了半天,最后承認是有這么個人,說是女方主動追他的,自己以后不理她就是了。尹小涵想想,一個巴掌拍不響,也不能全怪王強,就暫時咽下了這口氣。
可是過了一陣子,尹小涵偶然發現王強和那個女人仍然來往密切。尹小涵一下子爆發了,王強卻一反常態,不僅爽快承認,還對尹小涵說:“我愛跟誰在一起就跟誰在一起,咱們又沒有結婚,你管得著嗎?”聽了這話,尹小涵悲憤交加,沒想到王強是這樣的男人,自己當初真是瞎了眼!
尹小涵提出分手,要求孩子歸自己,財產對半分。王強卻不答應,說尹小涵不是自己的合法妻子,無權分自己的財產。尹小涵一氣之下把王強告到法院,要求獲得孩子的撫養權,同時平分兩人的共同財產。
法院調查后認為,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法律規定,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本著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原則,法院判決,孩子歸原告尹小涵撫養,王強每個月支付撫養費800元,直至孩子年滿18周歲。而對于尹小涵平分房產的要求,由于兩人并不是合法夫妻關系,不能以離婚情況來處理財產,而只能按貢獻多少來分配。同居之后,兩人的財產發生了混同,王強買房的資金、償還的貸款中有尹小涵的貢獻,王強應該進行補償。王強收入較高,相應的貢獻也比尹小涵多。根據兩人同居期間的收入差距,法院確定了兩人各自的貢獻,要求王強酌情補償尹小涵35萬元。
同居10年,居然是財產各歸各,而不是像夫妻離婚一樣平等分配。尹小涵沒想到之前沒重視過的那個小本子,如今卻導致自己喪失了部分權益。這場10年如婚姻一般的同居因為少了結婚證而讓自己的權益受損,她后悔不已。
就這樣,尹小涵結束了和王強10年的同居生活,帶著孩子開始了新生活。她用自己的經歷和教訓提醒所有同居的情侶:同居并不完全等同于婚姻,經過婚姻登記才是真正的合法婚姻,法律才能保障婚姻中男女雙方的各項合法權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