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干姜及其炮制品色差值與活性成分含量的相關性研究

2020-06-09 18:37:31林華堅張梓豪孟江王淑美
中國藥房 2020年10期

林華堅 張梓豪 孟江 王淑美

中圖分類號 R28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0408(2020)10-1197-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0.10.08

摘 要 目的:評價干姜及其炮制品色差值與活性成分含量的相關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6種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色彩色差計測定干姜及其炮制品的色差值[明度(L*)、紅綠色軸分量(a*)、黃藍色軸分量(b*)]。采用SPSS 24.0軟件對色差值與活性成分含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和10-姜酚檢測質量濃度的線性范圍分別為2.65~105.90、10.15~406.00、4.87~194.80、5.28~211.20、6.14~245.70、7.02~280.80 μg/mL(r均大于0.999);定量限分別為7.46、13.68、14.37、16.62、17.03、17.99 ng,檢測限分別為2.24、4.11、4.31、4.99、5.11、5.40 ng;精密度、穩定性、重復性試驗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1.34%、102.14%、101.22%,103.12%、103.74%、103.54%,103.06%、98.55%、99.43%,99.36%、103.51%、101.21%,100.85%、99.42%、99.60%,100.39%、97.69%、103.84%(RSD均小于3%,n=3);含量分別為0~0.66、0.06~7.57、0.03~1.45、0.29~3.47、0.15~2.85、0.04~2.83 mg/g。色差值L*、b*與干姜不同炮制程度呈極顯著負相關(P<0.01),a*與炮制程度呈正相關(P<0.05);干姜炮制前后L*、b*與姜酮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與其余5種成分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a*與姜酮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與其余5種成分無相關性(P>0.05);干姜及其炮制品與姜酮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其余5種成分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P<0.01)。結論:干姜及其炮制品的色差值與其活性成分含量相關,即隨炮制程度的加重,其a*增加,L*、b*降低;姜酮含量升高,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含量降低。

關鍵詞 干姜;炮制品;高效液相色譜法;色彩色差計;活性成分;含量;色差值;相關性分析

Correlation Study of Color Difference Values and Active Constituent Contents in Crude and Processed Zingiber officinale

LIN Huajian,ZHANG Zihao,MENG Jiang,WANG Shumei(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Quality of Guangdong Universities,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or difference values and active constituent contents of crude and processed Zingiber officinale. METHODS: HPLC method was adopted to determint the content of 6 active constituents. The color difference values of crude and processed Z. officinale [lightness (L*), red-green axis component (a*), yellow-blue axis component (b*)] were determined by chromatic aberration meter. SPSS 24.0 software was adopted for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color difference values and active constituent contents.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 of zingiberone, 6-gingerol, 8-gingerol, 6-shogaol, diacetoxy-6-gingerol and 10-gingerol were 2.65-105.90, 10.15-406.00, 4.87-194.80, 5.28-211.20, 6.14-245.70, 7.02-280.80 μg/mL (r>0.999).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were 7.46,13.68,14.37,16.62,17.03,17.99 ng, and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were 2.24,4.11,4.31,4.99,5.11,5.40 ng, respectively. RSDs of precision, 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tests were all lower than 3%.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s were 101.34%, 102.14%, 101.22%; 103.12%, 103.74%, 103.54%; 103.06%, 98.55%, 99.43%; 99.36%, 103.51%, 101.21%; 100.85%, 99.42%, 99.60%; 100.39%, 97.69%, 103.84% (RSD were all lower than 3%,n=3),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them were 0-0.66, 0.06-7.57, 0.03-1.45, 0.29-3.47, 0.15-2.85, 0.04-2.83 mg/g, respectively. L* and b* values were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processing degree of Z. officinale significantly (P<0.01), a* showe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rocessing degree (P<0.05). L*and b* value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ontent of zingiberone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but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ther five components (P<0.01). a* showe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ontent of zingiberone, but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other five components (P>0.05). The crude and processed Z. officinale were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zingiberon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ther five components (P<0.01). CONCLUSIONS: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lor difference values of crude and processed Z. officinale and the contents of their active constituent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processing, a* values is increased, L* values and b* values is decreased; the content of zingiberone increases, the contents of 6-gingerol, 8-gingerol, 6-shogaol, diacetoxy-6-gingerol, 10-gingerol reduce.

KEYWORDS? ?Crude Zingiber officinale; Processed product; HPLC; Chromatric aberration meter; Active constituent; Content; Color difference values; Correlation analysis

干姜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莖,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常見中藥。該藥性辛、熱,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1]。干姜在臨床上使用的炮制品種包括炮姜和姜炭,其中炮姜辛燥之性較干姜弱,但溫經作用緩和持久,用于溫經止痛[2];姜炭辛味消失,溫經作用弱于炮姜,長于止血[2]。干姜及其炮制品主要含有姜辣素類活性成分,包括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姜酮、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等化合物[3-5],具有抗氧化、解熱抗炎、改善心血管系統等作用[6]。目前,干姜及其炮制品的質量控制主要包括6-姜酚的含量測定和傳統的性狀、顏色鑒別[1]。201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對干姜、炮姜和姜炭的顏色鑒別描述分別為“表面灰黃色”“表面棕褐色”“表面黑色”[1],但顏色判斷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缺乏客觀評價標準,且顏色的界定過于模糊,不利于飲片的規范化生產和質量評價;加之干姜飲片的炮制程度與其成分、顏色的相關性尚未有文獻報道,因此需要建立一種科學、有效的適用于評價干姜及其不同炮制品的客觀量化方法。

色彩色差計是通過模擬人眼對顏色的判斷,得到樣品顏色的3個刺激值X、Y和Z[7],再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Lab顏色空間原理計算得出色差值明度(L*)、紅綠色軸分量(a*)、黃藍色軸分量(b*)(其中,“+a*”表示紅色,“-a*”表示綠色;“+b*”表示黃色,“-b*”表示藍色)[8],最后通過L*、a*、b*將顏色準確量化。近年來,色彩色差計已在食品、醫藥等領域廣泛應用,如石典花等[9]通過色彩色差計驗證了傳統方法鑒別丹參“色紅者佳”的科學性;黃學思等[10]通過色彩色差計測定不同炮制程度的檳榔顏色,發現該方法能用于判別中藥炮制的“火候”。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色彩色差計對干姜、炮姜和姜炭的顏色進行客觀、數字化處理,對傳統的顏色指標進行客觀量化,并分析其與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相關性,旨在為干姜及其炮制品的鑒別和質量評價提供參考。

1 材料

1.1 儀器

12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包括電光二極陣列管檢測器、色譜工作站(美國Agilent公司);CR-410型色彩色差計,配備CR-A50型粉末測試盒(日本Konica Minolta公司);YB-2500A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機(永康市速鋒工貿有限公司);CPA225D型十萬分之一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KQ-300DE型超聲波清洗器(上海凌科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1.2 藥品與試劑

姜酮對照品(批號:131010,純度:≥98%)、6-姜烯酚對照品(批號:130912,純度:≥98%)均購自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姜酚對照品(批號:130827,純度:≥98%)、8-姜酚對照品(批號:140422,純度:≥98%)、10-姜酚對照品(批號:140520,純度:≥98%)均購自南通飛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對照品(本課題組自制,純度:≥98%)[11];乙腈、乙酸為色譜純,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蒸餾水。

16批干姜飲片(編號:GJ1~GJ16)由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劉基柱副教授鑒定,均為姜科植物姜(Z.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莖。樣品采集后密封避光存放在干燥器中,并于2年內完成試驗,樣品信息來源見表1。

2 方法與結果

2.1 干姜及其炮制品的制備

干姜:除去雜質,略泡,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按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0213炮制通則”[12]炮制。炮姜:取干姜用砂燙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即得,共制備16批(編號:PJ1~PJ16)。姜炭:取干姜炒至表面黑色、內部棕褐色,即得,共制備16批(編號:JT1~JT16)。

2.2 含量測定方法的建立

2.2.1 混合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對照品各適量,分別加甲醇溶解,制成上述6種成分質量濃度分別為0.706、0.580、0.974、0.528、0.410、0.468 mg/mL的單一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量取上述對照品溶液300、1 400、400、800、1 200、1 200 μL,加甲醇稀釋并定容于5 mL量瓶,混合均勻,制得6種成分質量濃度分別為42.36、162.4、77.92、84.48、98.40、112.32 μg/mL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2.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干姜、炮姜、姜炭樣品粉末(過80目篩)各0.3 g,精密稱定,分別置于具塞錐形瓶中,加甲醇10 mL,超聲(功率:100 W,頻率:40 kHz,下同)提取40 min,用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經0.22 μ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濾液,即得3種供試品溶液。

2.2.3 空白對照溶液的制備 不加藥材樣品,其余按“2.2.2”項下方法“加甲醇10 mL……經0.22 μ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濾液”操作,即得。

2.2.4 色譜條件 色譜柱:UltimateTM XB-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脫(0~10 min,10%A→25%A;10~20 min,25%A→35%A;20~55 min,35%A→75%A;55~90 min,75%A→90%A;90~100 min,90%A→100%A);檢測波長:280 nm;柱溫:30 ℃;流速:0.6 mL/min;進樣量:10 μL。

2.2.5 系統適用性試驗 精密量取上述混合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空白對照溶液各10 μL,按“2.2.4”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圖,詳見圖1。結果,各成分的分離度均大于1.5,理論板數以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和10-姜酚峰計均大于5 000,空白對照對測定無干擾。

2.2.6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量取姜酮對照品溶液7.5、37.5、75、150、300 μL,6-姜酚對照品溶液35、175、350、700、1400 μL,8-姜酚對照品溶液10、50、100、200、400 μL,6-姜烯酚對照品溶液20、100、200、400、800 μL,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和10-姜酚對照品溶液30、150、300、600、1 200 μL,用甲醇稀釋并定容于2 mL量瓶中,得系列質量濃度的線性工作溶液,按“2.2.4”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以待測成分質量濃度(x,μg/mL)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結果見表2。

2.2.7 定量限與檢測限考察 取“2.2.1”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適量,用甲醇倍比稀釋,按“2.2.4”項色譜條件進樣測定,以信噪比10 ∶ 1、3 ∶ 1分別計算定量限和檢測限。結果,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的定量限分別為7.46、13.68、14.37、16.62、17.03、17.99 ng,檢測限分別為2.24、4.11、4.31、4.99、5.11、5.40 ng。

2.2.8 精密度試驗 精密量取“2.2.1”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適量,按“2.2.4”項下色譜條件于同日內連續進樣測定6次,記錄峰面積。結果,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峰面積的RSD 分別為1.92%、1.66%、1.98%、1.55%、1.35%、1.96%(n=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2.9 穩定性試驗 精密量取“2.2.2”項下供試品溶液(編號:PJ10)適量,分別于室溫下放置0、3、6、9、12、24 h時,按“2.2.4”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結果,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峰面積的RSD 分別為0.27%、0.30%、0.64%、0.35%、0.41%、0.31%(n=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室溫下放置24 h內穩定性良好。

2.2.10 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樣品粉末(編號:PJ10)適量,共6份,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2.4”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并按標準曲線法計算樣品中6種成分的含量。結果,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的平均含量分別為0.20、2.77、0.87、1.60、1.45、1.61 mg/g,RSD分別為2.07%、1.83%、2.05%、2.13%、2.42%、1.56%(n=6),表明本方法重復性良好。

2.2.11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樣品(編號:PJ10),每份約0.15 g,共9份,按待測成分含量的50%、100%、150%加入“2.2.1”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2.4”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并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的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1.34%、102.14%、101.22%,103.12%、103.74%、103.54%,103.06%、98.55%、99.43%,99.36%、103.51%、101.21%,100.85%、99.42%、99.60%,100.39%、97.69%、103.84%(RSD均小于3%,n=3)。

2.3 色澤測定方法的建立

2.3.1 測定方法與條件 分別取干姜、炮姜、姜炭樣品適量,粉碎后過80目篩,混合均勻,將樣品粉末置于色彩色差計中,測定樣品粉末顏色,每樣品平行測定3次,取平均值。色彩色差計測定條件為光源D65,標準觀察角度2°,照明口徑50 mm。經白板校準,以L*=100、a*=0、b*=0為參照校正色[13],測得各樣品的L*、a*、b*。

2.3.2 精密度考察 取樣品(編號:GJ6)粉末適量,置于色彩色差計中,在同日內按“2.3.1”項下測定條件連續測定5次。結果,L*、a*、b*的RSD分別為0.01%、0.41%、0.05%(n=5),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2.3.3 樣品穩定性考察 取樣品(編號:GJ6)粉末適量,置于色彩色差計中,按“2.3.1”項下測定條件連續5天在同一時刻測定樣品色差值。結果,L*、a*、b*的RSD分別為0.94%、1.96%、1.76%(n=5),表明樣品穩定性良好。

2.3.4 不同光照強度的穩定性考察 取樣品(編號:GJ6)粉末適量,置于色彩色差計中,按“2.3.1”項下測定條件分別于同日內10:30、13:00、15:30、17:30、20:00時連續測定樣品色差值,共5次。結果,L*、a*、b*的RSD分別為0.54%、1.44%、0.95%(n=5),表明不同光照強度對試驗結果穩定性影響較小。

2.4 樣品含量及色澤的測定

精密稱取48批樣品粉末適量,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2.4”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并按標準曲線法計算樣品中6種成分的含量。另精密稱取48批樣品粉末適量,置于色彩色差計中,按“2.3.1”項下測定條件測定樣品色差值。每樣品平行操作3次,結果見表3。

2.5 秩和檢驗分析

采用SPSS 2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由于部分試驗數據不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不齊,故采用秩和檢驗分析。經獨立樣本Kruskal-Wallis檢驗,得干姜、炮姜、姜炭L*、a*、b*的χ 2分別為41.805、35.639、41.796(P均小于0.01),而在獨立樣本中位數檢驗中的χ 2分別為32.000、28.500、32.000(P均小于0.01),均拒絕假設H0(數據無差異),接受假設H1(數據有差異),表明干姜、炮姜、姜炭顏色有顯著性差異。

2.6 判別分析

將樣本按炮制類型分為3類(1類為干姜、2類為炮姜、3類為姜炭),以48批樣品作為訓練集,采用SPSS 24.0軟件建立以L*、a*、b*為變量的干姜、炮姜、姜炭的判別函數,再用訓練集回代驗證。結果,在判別函數中,L*、a*、b*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λ值分別為0.019、0.134、0.024(λ值表示組間差異,范圍為0~1,其值越小表示組間差異越大[14])。由于L*的λ值最接近0,表明組間差異最顯著,故認為L*在判別中貢獻率最大。根據Wilks Lambda檢驗結果,建立2個典則判別函數,λ值分別為0.002、0.136,判別函數有統計學意義(P<0.01),得到標準化典則判別函數1=0.462×L*-0.321×a*+0.782×b*,函數2=0.231×L*+1.190×a*-0.172×b*;非標準化典則判別函數分別為函數1=0.417×L*-0.691×a*+0.994×b*-24.467,函數2=0.208×L*+2.562×a*-0.219×b*-17.769,詳見圖2(組質心表示數據分布的平均位置)。由圖2可知,干姜、炮姜、姜炭的色澤具有顯著區別。結果,16批干姜為1類,16批炮姜為2類,16批姜炭為3類,判別準確率為100%,提示該模型具有理想的判別效果。

2.7 相關性分析

2.7.1 色澤與不同炮制程度的相關性 采用SPSS 24.0軟件對干姜、炮姜、姜炭與其L*、a*、b*進行秩相關分析。Kedalls tau_b檢驗結果顯示,L*、a*、b*與干姜、炮姜、姜炭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26(P<0.01)、0.176(P>0.05)、-0.825(P<0.01)。Spearmans rho檢驗結果顯示,L*、a*、b*與干姜、炮姜、姜炭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43(P<0.01)、0.302(P<0.05)、-0.943(P<0.01)。這提示,L*、b*與干姜不同炮制程度呈極顯著負相關,a*與炮制程度相關性不強(P<0.05表示顯著相關,P<0.01表示極顯著相關,下同)。

2.7.2 色澤與含量的相關性 采用SPSS 24.0軟件對干姜、炮姜、姜炭中的6種成分含量與其L*、a*、b*進行秩相關分析。Kendalls tau_b檢驗和Spearmans rho檢驗結果均顯示,干姜炮制前后,L*、b*與姜酮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與其余5種成分呈極顯著正相關;a*與姜酮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其余5種成分無相關性,詳見表4[“#”表示在0.05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表示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2.7.3 干姜、炮姜、姜炭與含量的相關性 將干姜、炮姜、姜炭與其所含的6種成分含量進行秩相關分析。結果顯示,Kendalls tau_b檢驗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686、 -0.680、-0.630、-0.462、-0.679、-0.684,P均小于0.01;Spearmans rho檢驗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05、? ? ?-0.818、-0.773、-0.631、-0.816、-0.819,P均小于0.01。這提示,干姜、炮姜、姜炭與姜酮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其余5種成分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

3 討論

在傳統的中藥鑒定方法中,其顏色的定義和描述大多依賴于研究者的主觀經驗和感受,結果缺乏客觀性與準確性,加之中藥自身的復雜性,主觀判斷會影響藥材和飲片的質量評價結果[15]。現代色彩分析技術的發展可將人對顏色的主觀判斷進行客觀量化,保證了顏色判斷的準確性、穩定性和重復性,現已廣泛應用于中藥的質量評價[16]。目前,干姜及其不同炮制品的鑒別主要根據傳統的性狀、顏色進行鑒定,也有文獻報道了多成分含量測定、指紋圖譜等內容[17-18],但顏色的客觀量化標準及與其內在成分的相關性分析尚未有報道。因此,有必要對干姜炮制前后顏色進行量化,分析顏色與成分之間的相關性,為評價干姜飲片質量提供依據。

本研究通過測定干姜及其炮制品中6種活性成分的含量,發現這6種成分的含量均發生了一定變化。其中,姜酮為炮制后新生成的化合物,而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的含量均有所下降。本研究通過色彩色差計測定樣品的色差值,建立了干姜不同炮制程度的判別模型。結果顯示,該判別模型的判別準確率為100%,提示該模型預測效果準確,可實現對干姜及其炮制品快速、準確的鑒別;同時將干姜及其炮制品的色差值與含有的6種成分含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隨著炮制程度的加深,a*增加,L*、b*降低,姜酮含量升高,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含量降低,干姜、炮姜、姜炭與姜酮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其他5種成分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故推測干姜炮制前后顏色的變化與其化學成分含量的變化有關。

綜上所述,干姜及其炮制品的色差值與其化學成分含量相關,即隨炮制程度的加重,其a*增加,L*、b*降低;姜酮含量升高,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含量降低。色彩色差計法操作簡單、檢測時間短,能間接反映飲片的內在質量,為建立干姜及其炮制品新的質量評價方法提供了參考,可推廣至干姜的質量評價體系和干姜炮制過程的在線檢測中。

參考文獻

[ 1 ]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 2015年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14-15.

[ 2 ] 張憲印,田林,金毅.干姜、炮姜與姜炭的炮制作用淺議[J].山東中醫雜志,2003,22(6):366-367.

[ 3 ] 盧傳堅.姜的化學成分分析研究概述[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3,14(3):215-217.

[ 4 ] 張科衛,馬彩霞,繆六舒.干姜、炮姜中成分的比較[J].中成藥,2014,36(6):1254-1260.

[ 5 ] 孫萌,楊宇萍,李擁軍,等.姜炭化學成分的初步研究[J].中藥材,2016,39(2):307-311.

[ 6 ] 孫鳳嬌,李振麟,錢士輝,等.干姜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5,34(3):34-37.

[ 7 ] 張慧慧,陳楚明,劉粵疆,等.基于色彩色差計的中藥加工炮制顏色測量的可行性考察[C]//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炮制分會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焦作: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炮制分會,2008:6.

[ 8 ] 呂新廣,趙美京. CIELAB色度空間的均勻性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2002,34(1):69-73.

[ 9 ] 石典花,隆毅,戴衍朋,等.基于丹參藥材內在質量與外觀色澤相關性分析探索傳統鑒定經驗“色紅者佳”的科學性[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8,24(22):6-10.

[10] 黃學思,李文敏,張小琳,等.基于色彩色差計和電子鼻的檳榔炒制火候判別及其指標量化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9,34(14):1786-1791.

[11] 杜晶.姜炭化學成分的初步研究[D].廣州:廣東藥學院,2014.

[1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四部[S]. 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31.

[13] 葉日英,孫力軍,王雅玲,等.冷藏凡納濱對蝦色差值與若干典型質量性狀的灰色關聯分析[J].中國食品學報,2018,18(3):205-210.

[14] 梁乙川,郭換,劉素娟,等.基于顏色變化的麩炒白術最佳炮制火候的客觀量化判別[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8,24(6):12-15.

[15] 肖小河,金城,趙中振,等.論中藥質量控制與評價模式的創新與發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14):1377-1381.

[16] 徐曼菲,吳志生,劉曉娜,等.從辨色論質談中藥質量評價方法[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2):177-181.

[17] 張永鑫,李俊松,陳麗華,等.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姜及其不同炮制品中5種姜辣素的含量[J].中國藥學雜志,2012,47(6):471-474.

[18] 薛丹丹,張科衛,錢琎.干姜、姜皮和姜炭的HPLC指紋圖譜比較[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5):57-60.

(收稿日期:2019-10-15 修回日期:2020-03-31)

(編輯:陳 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AV色 综合网站|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3p视频| 婷婷六月综合网|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婷婷综合色|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第一页亚洲|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久草网视频在线|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成人夜色91|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婷婷亚洲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欧美一区国产|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中文字幕资源站|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91精品视频|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色在线|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国产毛片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欧美激情综合|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无码av三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亚洲婷婷丁香| 99精品福利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91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国产91视频观看|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欧美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