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重慶市生豬養殖大區,榮昌區近期加快推進生豬擴產重點項目、完善金融物流用地等保障,多措并舉恢復生豬產能。
興旺種豬養殖場采取“公司提供母豬+合作社社員育種”模式,其合作社最高時有母豬6000 多頭、年產仔豬10 萬頭,帶動5000 多戶農戶增收。養殖場負責人郭平說:“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沖擊較大,目前合作社母豬只有1000 多頭,在政府的幫扶下,公司正全力恢復種豬飼養,預計到6 月份合作社母豬達到3000 頭。”
在抓好生豬產能恢復的同時,榮昌區引進多家大型養殖企業,推動生豬養殖轉型升級。“公司有飼料加工、種豬繁育、育肥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嚴格管控進出人、車、物,做好生物安全防護,疫情對我們影響不大。”重慶日泉農牧公司行政主管王勇告訴記者,該企業年出欄仔豬15 萬頭、商品豬3.6 萬頭,現在已接近滿負荷生產,4 月中旬就能出欄今年第一批近2000 頭商品豬。
恢復生豬產能必須守住環保紅線。據介紹,當地養殖企業對畜禽糞污進行干濕分離、發酵處理,一部分通過管道輸送到周邊種植園還田,一部分運至有機肥廠。在重慶福納斯生物技術公司,企業負責人詹慶輝說:“我們是2 月21日復工后正式投產的,4 條生產線年產有機肥10 萬噸,重慶的有機果園、蔬菜基地需求量大,我們一噸能賣到1000 多元。”
此外,榮昌區還將生豬產業發展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脫貧攻堅。“吳家鎮69 戶貧困戶以每戶5 萬元小額貸款入股,建成3 棟現代化豬舍作為村集體資產交由我們經營。4 月中旬我們就開始分批進仔豬,年出欄量2 萬頭,每戶貧困戶每年以3750 元保底分紅,并根據盈利情況上浮。”代興畜牧公司負責人劉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