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東方IC
當年在家吹著電扇、吃著冰西瓜、第N次看《西游記》《還珠格格》的小朋友們可能不會想到,多年之后,在電腦上重新觀看這些經典老片,會因為畫質不好而棄劇,心生不悅。
然而,一種影視劇修復黑科技的誕生,一舉解決此類難題。近日,愛奇藝、阿里巴巴、優酷等公司加大研發力量,紛紛推出殺手锏,助力經典老劇的修復,帶給粉絲全新的視覺感受。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印象神劇,不管是70后、80后還是90后,他們都能從經典老劇中找到快樂源泉:《西游記》中的魔幻脫俗、《還珠格格》中的活潑靈動、《歡樂頌》中的真情相依……
與此同時,隨著電視屏幕、機頂盒、VR設備的發展,視頻已經來到超高清時代,各種題材的影視劇如雨后春筍一樣,不斷更新上線。
令人遺憾的是,曾經帶給觀眾美好記憶的經典劇因為各種原因,難以呈現完好畫質。于是,成長起來的70后、80后、90后,在抱怨如今影視劇瑕疵遍布的同時,總愛將視線瞄向記憶深處,選擇回看曾經讓他們熱血沸騰的經典影視劇。
經典到底有多受歡迎?優酷的觀看數據顯示,《天龍八部》《尋秦記》《封神榜》等經典老劇,依然位居熱播榜的TOP20甚至TOP10,熱度不輸新拍劇。
熱歸熱,吐槽依然有,“這畫質,用兒童手表看都富裕”“全程馬賽克”“畫質差到不想看了”……
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說,自己小時候有英雄夢,愛看英雄片,前兩天把《上海灘》翻出來看,發現“開兩槍畫面都拉毛”,頗傷童年感情。
“棄劇率”是被互聯網平臺經常用到的數據。阿里大文娛首席技術官莊卓然介紹,因畫質太差而在一分鐘內棄劇的比例達到70%,換言之,畫質成為人們緬懷經典的最大障礙。
看起來,經典與畫質似乎是一對矛盾,不可調和,然而,也有企業做到了魚與熊掌兼得——愛奇藝技術修復團隊花費近2個月時間,克服無數難題,終于成功修復了第一部劇《渴望》。
據愛奇藝高級總監劉俊暉介紹,其影視劇修復采用ZoomAI技術,它由超分辨率、色彩增強、銳化、去劃痕、白平衡等多個算法模塊組成,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畫質進行修復增強。
啟動影視劇修復項目的還有其他技術公司。
2017年,優酷啟動高清修復計劃,采用超分辨率視頻增強技術、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批量去噪、去模糊、去劃痕、去閃爍、去抖動等。
2018年11月,阿里巴巴在修復片源品質較好的好萊塢片和港片的同時,開始著手修復庫存和需求更大的國產劇,三四十人的兼職團隊,一周能修復一百多集。
多家公司的修復工程陸續啟動,帶來了一大批老劇的重裝上線,如《渴望》《江南鋤奸》《候車室的故事》《生活秀》《士兵突擊》《倚天屠龍記》《四世同堂》《家有兒女》《愛情公寓》《金婚》《大宅門》《闖關東》等。
在沒有任何運營活動的情況下,修復版老劇的彈幕“畫風”悄然轉變,“為什么大家都說畫質不行,我覺得挺不錯的呀”“奇怪,我怎么有藍光1080p的”……
隨之帶來的是,觀看數據在顯著變化?!督箱z奸》修復后,播放量增長3倍,蘇有朋版《倚天屠龍記》增長451.8%;觀看人群的變化也十分明顯,《家有兒女》《愛情公寓》的觀眾,90后占比超過65%。
清晰度和畫質是老劇最普遍存在的問題:有的就像“奔跑的馬賽克”,有的存在嚴重色偏,有的畫面邊緣已是鋸齒狀。
當強大的修復技術出現之后,這些都不再是問題。然而,影視是一門藝術,留給工程師們最大的挑戰其實不是技術,而是藝術問題。在呈現高品質畫質的同時,盡可能地保持作品的年代質感,這是每一個影視劇修復者極力追求的目標。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會長羅建輝認為:“這對影劇修復提出更優質、更高效、更標準化的要求?!?/p>
阿里巴巴資深技術專家江文斐一直在朝著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合這個目標努力。作為一個技術男,他并沒有“唯技術論”,堅持修復的重點不在于用技術取代藝術,把標清變成高清就一步到位,而是提供一種工具,要不要修、修成什么樣,讓導演和觀眾來選擇。
“以前很多電視劇的色調是黃黃的,從技術上說,修成什么樣都能做到,那我們就要評估觀眾喜歡哪一種?!苯撵痴f,目前的策略是,抗日題材等觀看門檻不高的劇,就“修舊如新”,朝著符合當下審美趨勢的方向走;像《教父》那樣的片子,觀眾可能追求原汁原味的內容,就“修舊如舊”;還有一類風格明顯的電視劇,如TVB的港劇,也保持原貌。
江文斐說,之前在修復老電影時,修出的版本特別干凈,沒有那么多膠片噪點,這時候就面臨一個技術和藝術之間的選擇,“有的觀眾覺得沒噪點效果好,而另一部分觀眾覺得,這不像當年看的電影了,像網紅臉。”于是,江文斐和小伙伴們又在修復版本上加了一些噪點,找回老電影的感覺。
“目前在修復老劇時,我們還沒有加噪點的操作。但隨著劇集制作水平的提高,一些新拍劇有了電影的感覺,也有噪點,那將來在修復這些劇集時,就要做相應處理?!苯撵痴f。(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