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民政廳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后,作為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社會力量代表之一,浙江省社會組織積極響應,發揮各自行業優勢、專業特長,主動投身抗擊疫情戰役,充分彰顯了社會擔當和大愛情懷。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約有3.4萬家社會組織參與疫情應對,帶動280余萬名志愿者共同參與防控工作。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各級社會組織積極響應號召,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動員社會力量、匯聚各方資源,集中投入疫情抗擊第一線。
一是引導民間資源,募集社會資金。慈善組織主動作為,啟動“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項募捐行動,截至2月12日,省慈善聯合總會、省紅十字會等累計募集捐贈資金15.57億元,其他物資折合金額2.39億元。省陽光教育基金會等組織在騰迅樂捐平臺發起的“一只口罩溫暖一座城”公益項目,不到20個小時就募集了200萬元。
二是履行社會責任,主動捐款捐物。各社會組織黨支部、黨員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當好疫情防控“排頭兵,廣泛開展自愿捐助活動,為控制疫情作貢獻。廣大社會組織根據自身優勢和資源,通過各級慈善總會、紅十字會等機構向疫區提供醫療防護用品和資金支持。省家用電器流通協會向醫院捐贈80余萬元的醫療設備,省保健品化妝品行業協會協助捐贈物資133.5萬元,溫州374家社會組織自發籌集捐贈資金7968萬元。寧波市勘察設計協會向武漢提供600輛共享電動車保障人員出行,溫州一鳴公益慈善基金會向35所醫院、公安和街道社區捐贈面包、牛奶總計20余萬元。
三是開展多方聯動,協助物資調集。針對“為武漢火神山醫院生產病床的湖北咸寧廠家求購注塑機”“生產企業缺少塑料包裝制品”等急需防疫物資信息,嘉興市進出口商會鼓勵各外貿企業對接境外生產商、經銷商,積極擴大各類防疫物資進口。溫州市一批公益慈善組織還通過市旅行社行業協會組織運回在西班牙、意大利、俄羅斯、印尼等地為疫區購買的170余萬只口罩、2萬余把紅外測溫儀和數十萬套防護服等大批醫用物資。
各類社會組織結合自身特點,發揮行業優勢,用實際行動參與到具體疫情防控工作當中。
一是參與病毒防治,開展檢測摸排。浙江馬云公益基金會捐贈1億元用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諸暨市預防醫學會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組織,強化疫情防控。安吉縣230多家社區社會組織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重點人群的地毯式排摸、結對服務和24小時輪流職守測體溫等工作。
二是組織文娛創作,倡導社會正能量。廣大文體社會組織積極開展抗疫專題作品創作,豐富了廣大群眾“宅家”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麗水市婺劇促進會組織文藝工作者、愛好者,以婺劇、道情等藝術形式創作《齊抗疫渡難關》《抗疫》等反映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阻擊疫情的優秀作品。寧波市海曙區音樂家協會錄制原創歌曲《只盼你凱旋》。
三是參與病毒消殺,配合道路防控。救援類社會組織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主動支援疫情防控第一線,在重點區域和道路卡點進行人員排查和防疫宣傳。大批社區社會組織主動參與社區巡查、站崗監督、人員排查等志愿服務。
四是提供心理疏導,緩解疫區壓力。一大批心理健康服務類社會組織,主動參與疫區人員心理解壓工作,為受疫情影響的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積極預防、減緩和控制疫情的心理社會影響。嘉興市、德清縣等地的心理協會聯合多家社會組織共同組建“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志愿者服務小組,主動為隔離人員和一線醫療人員提供心理援助服務。
五是參與醫護救援,提供照料服務。溫嶺市網聯會、醫學會等多組織聯動,推出“共享醫生義診平臺”小程序,緊急發動本地專家在線義診,為市民提供免費在線診療。嘉興、湖州等地社會服務中心還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上門服務,探訪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
作為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代表之一,社會組織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向社會宣傳倡議,調動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共同抗擊疫情。
一是引導社會參與,普及防疫知識。寧波市北侖區志愿者協會通過抖音直播等形式,普及防疫知識和技能。城鄉社區社會組織按照就近、就地、就便原則,積極開展居民(村民)宣傳勸導、自覺抵制謠言。
二是協助地方政府,共同做好防控。各地社會組織、志愿者積極行動,在當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下,依托社區網格化機制,發揮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作用,組成“防疫共同體”。
1. 宣傳引導,提升會員(企業)疫情防范意識和能力。各行業協會商會發揮自身平臺特點,充分利用緊密聯系會員的優勢,向會員(企業)發出共同防控疫情的倡議書、公開信等,引導企業自覺落實內部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增強企業自我防護意識,掌握自我防范本領。
2. 著眼急需,指導會員(企業)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各行業協會商會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積極協助會員(企業),特別是衛生、防疫、醫療器械、醫藥產業、健康服務等防控疫情急需用品,以及食品、日常生活用品等生活必需和其他國計民生急需的生產企業盡早恢復節后生產經營,穩定供應、暢通物流,滿足疫情防控和人民群眾需要。江山市四都商會組織會員企業抓緊抓實做好復工準備工作,做好場地消毒、檢查監測等防范措施。
3. 行業自律,配合有關部門保供應穩市場。各行業協會商會積極配合行業管理部門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和經濟社會穩定。食品、餐飲類行業協會開展行業行為監督,要求會員企業不哄抬物價,不囤積貨物,全力保障防控疫情期間群眾生活不受影響。衢州市市場協會通過發布倡議書,要求各市場、商戶嚴禁野生動物和活體家禽買賣行為,積極組織貨源保障糧油、蔬菜、肉蛋及各類商品供應。新昌縣藥品零售行業協會向公眾發出聯合承諾,防疫藥品、藥械不隨意漲價,積極組織貨源,保障銷售。同時,各行業協會還積極開展行業調研,及時向行業部門反映企業困難,建言獻策。寧波市飯店業協會開展行業統計,積極協調、解決旅游飯店業疫情影響期的各種訴求和實際困難,向行業管理部門提出包括稅制、金融信貸、能源優惠、社保政策幫扶等針對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