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夢旭 青木 ●陳一 柳玉鵬

6月9日是遭白人警察“跪殺”致死的非裔男子弗洛伊德的下葬日,美國多地舉行哀悼,并繼續進行抗議活動。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8日親赴休斯敦參加追悼活動,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華盛頓與多名民主黨議員單膝下跪致哀。與民主黨政客相比,美國總統特朗普從弗洛伊德死亡至今既沒見抗議者也沒去案發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痛斥特朗普“打破歷史傳統”,一直“遠離人民”。現在距美國大選僅剩不到5個月,美國國內動蕩不斷,仍在惡化的疫情和經濟衰退,以及席卷全國的騷亂正在沖擊特朗普的唯一痛點——民調支持率。面對全國上下越來越高的要求改革警察系統的呼聲,特朗普仍強硬反對,他稱“99%的警察是好人”。他還自吹是自己“恢復了美國的秩序”,讓美國股市大漲,指責媒體民調中他全面落后于拜登是“假新聞(媒體)”制造出來的。為挽救自己的選情,特朗普迫不及待地準備兩周內重開競選集會,并稱要“完全壓過拜登”。德國《柏林日報》9日稱,在抗疫中的失敗表現,“黑人之死”表現出的種族主義,“美國優先”政策下的貿易戰等,正在讓美國變成一個“問題國家”。2020年大選將決定美國的未來,美國民眾會再給特朗普4年嗎?
“最可怕的悲劇”
當地時間8日,弗洛伊德的公眾哀悼活動在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贊美噴泉”教堂舉行。據CNN報道,當天數千名當地和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民眾聚集在教堂內,送弗洛伊德最后一程。悼念者戴著口罩,彼此保持2米的社交間隔走進教堂致哀。很多民眾穿著寫有“黑人的命也是命”或“我不能呼吸了”字樣的T恤。
在教堂外,得克薩斯州州長阿博特對記者發表講話稱,弗洛伊德的死是他見過的“最可怕的悲劇”,但他的死也將“改變美國的未來”,成為“美國應對這場悲劇的遺產”。
日前已正式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拜登8日也赴休斯敦,會見了弗洛伊德的家人。弗洛伊德的家庭律師克倫普當晚在推特上發文大贊拜登稱:“相互傾聽將開始治愈美國。這就是拜登對弗洛伊德的家人所做的。會面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他傾聽,傾聽他們的痛苦,并對他們的痛苦感同身受。”不過,拜登不會參加9日弗洛伊德的葬禮。據一位民主黨消息人士透露,拜登不希望讓特勤局的安保人員干擾葬禮,但是他將為9日的葬禮錄制視頻講話。
拜登8日還將矛頭指向了特朗普,他在推特上說:“我們正面臨著美國歷史上最嚴峻的挑戰,特朗普卻在得意洋洋。他不知道這個國家到底在發生什么。是時候讓他走出掩體,看看自己的言行帶來的后果了。”
在經歷了上周末最大規模的抗議后,美國多地8日和9日繼續舉行游行。美國多個學術機構和眾多學者也決定10日這天停止一切學術活動。8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主持舉行有關警察改革立法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前,佩洛西和民主黨議員單膝跪地,向弗洛伊德致哀。在跪了8分46秒后,佩洛西站起來時差點摔倒。佩洛西感嘆:“你們看,那膝蓋壓了他脖子多久啊。”
與民主黨政客不同,CNN8日稱,弗洛伊德被殺已過去兩周了,引發了全國抗議潮,但特朗普迄今沒有與呼吁改革的民權活動家會面,也沒有去事發地明尼阿波利斯市或陷入混亂的社區與民眾交談。報道稱,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幾乎沒有與不同意他政治觀點的民眾有過直接接觸。“在‘弗洛伊德之死事件的應對上,特朗普打破歷史傳統”,一直“遠離人民”。
“美國的痛苦時刻”能變成“行動時刻”嗎隨著抗議游行的繼續,美國警察成為各方批評的對象,改革警察系統及減少對警察資金支持成為輿論爭議的焦點。美國民主黨8日提出改革警察體系的提案。這份134頁的提案提出大量改革措施,包括禁止警察以鎖喉
方式制服嫌犯、規定警察執法時必須開啟隨身攝像機、限制警察使用致命性武力,促使涉及不當行為的警察部門接受獨立調查等。佩洛西表示,弗洛伊德之死是“美國的痛苦時刻”,民主黨將把它轉變為“國家的行動時刻”。此前一天,明尼阿波利斯市議會12名成員中有9人支持“解散”當地警察局,并重建治安系統。紐約市長也誓言削減該市警察局預算。
特朗普8日在白宮會晤執法機構官員時明確拒絕民主黨的提案。他強調“不會撤銷對警察的資金支持,不會解散警察部門”。特朗普稱,“99%的警察是好人”,“今年美國犯罪數據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特朗普隨后發推指責:“昏昏欲睡的拜登和激進左翼民主黨人想要‘撤資警察……我要法律與秩序。”他還轉發極右媒體布賴特巴特新聞網的一篇報道自我吹噓:“白宮表示特朗普總統敦促增派國民警衛隊的決定……恢復了美國的秩序。”共和黨當天對民主黨的提案提出批評,認為草案限制了警察打擊犯罪的權力。司法部長巴爾8日在接受采訪時干脆直接否認警察部門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不過,CNN引述司法統計局的數據稱,僅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美國警察在逮捕行動中導致死亡的案件多達1348起,而英國在相近期間的類似死亡案件13起。此外,美國警察2018年逮捕約1031萬人,即每32名美國公民中就有1人遭逮捕。
8日下午,涉嫌“跪殺”弗洛伊德的主犯明尼阿波利斯市前警察肖萬通過視頻出席了首場法庭聽證會。在聽證會上,肖萬幾乎沒有說什么,也沒有認罪。法官判定肖萬可以以125萬美元無條件保釋。肖萬被指控二級謀殺罪。明尼蘇達州總檢察長埃利森當天稱,雖然相關4名警察均受到指控,但對涉案警察的定罪“將很困難”。弗洛伊德的家庭律師8日稱,即使有無可辯駁的證據,美國政府依然未能有效追究殘酷對待黑人的警察的責任,“美國一直在剝奪黑人公民的基本生存權”,他呼吁聯合國進行干預。
俄發言人嘲諷美國“自食其果”
除了席卷全國的抗議潮外,美國疫情和經濟狀況仍在惡化。截至9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00萬例,累計死亡逾11.1萬例。但特朗普政府8日宣布,將取消5個國家及國內39個州旅行限制令。CNN8日稱,近來有22個州確診病例出現了激增。與此同時,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8日發表報告說,美國經濟自今年2月起正式步入衰退,結束逾10年的經濟擴張。世界銀行8日公布最新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將萎縮6.1%。
不過特朗普仍能從一片低迷中看到“成績”。他9日一大早在推特上發文歡呼:“納斯達克股指創歷史新高!”“隨著股市持續飆升,向偉大的過渡已經開始!”有分析稱,美股近來上漲主要是美政府“無限量化寬松”以及超發貨幣流入股市造成的,與經濟基本面完全無關。美股遲早會再度下跌。果然,9日美股開盤大幅低開,道指下跌超350點。
實際上,最令特朗普憂心的還是近來不斷下滑的民調支持率。CNN8日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拜登以55%的支持率,大幅領先特朗普41%的支持率。《紐約時報》稱,前總統小布什以及共和黨重量級參議員羅姆尼都確定不支持特朗普,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眾議員魯尼公開表示會支持拜登,因為“特朗普快把我們逼瘋了”。對此,特朗普8日和9日連發數條推文痛批:“CNN的民調跟新聞一樣假。”他宣布專門聘請兩名民意測驗師來“打假”。“這和2016年與希拉里對陣時的民調一樣假……但最終還是我贏了”。
路透社9日稱,為提高支持率,特朗普迫不及待地準備在兩周內重啟競選集會。報道引述特朗普競選經理的話稱:“特朗普的競選集會(數量和規模)將完全壓過拜登。”
“今日俄羅斯”網站8日稱,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電視節目中表示,美國的抗議潮反映出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種族主義問題到了無法掩蓋的地步。她說,過去十余年,美國政府一直公開支持世界各地的暴力示威者,企圖破壞他國穩定,如今美國“自食其果”。“通過在海外播撒混亂的種子,他們在國內收獲了混亂……并開始滲透到盟國”。▲
●本報駐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夢旭 青木 ●陳一 柳玉鵬
6月9日是遭白人警察“跪殺”致死的非裔男子弗洛伊德的下葬日,美國多地舉行哀悼,并繼續進行抗議活動。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8日親赴休斯敦參加追悼活動,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華盛頓與多名民主黨議員單膝下跪致哀。與民主黨政客相比,美國總統特朗普從弗洛伊德死亡至今既沒見抗議者也沒去案發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痛斥特朗普“打破歷史傳統”,一直“遠離人民”。現在距美國大選僅剩不到5個月,美國國內動蕩不斷,仍在惡化的疫情和經濟衰退,以及席卷全國的騷亂正在沖擊特朗普的唯一痛點——民調支持率。面對全國上下越來越高的要求改革警察系統的呼聲,特朗普仍強硬反對,他稱“99%的警察是好人”。他還自吹是自己“恢復了美國的秩序”,讓美國股市大漲,指責媒體民調中他全面落后于拜登是“假新聞(媒體)”制造出來的。為挽救自己的選情,特朗普迫不及待地準備兩周內重開競選集會,并稱要“完全壓過拜登”。德國《柏林日報》9日稱,在抗疫中的失敗表現,“黑人之死”表現出的種族主義,“美國優先”政策下的貿易戰等,正在讓美國變成一個“問題國家”。2020年大選將決定美國的未來,美國民眾會再給特朗普4年嗎?
“最可怕的悲劇”
當地時間8日,弗洛伊德的公眾哀悼活動在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贊美噴泉”教堂舉行。據CNN報道,當天數千名當地和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民眾聚集在教堂內,送弗洛伊德最后一程。悼念者戴著口罩,彼此保持2米的社交間隔走進教堂致哀。很多民眾穿著寫有“黑人的命也是命”或“我不能呼吸了”字樣的T恤。
在教堂外,得克薩斯州州長阿博特對記者發表講話稱,弗洛伊德的死是他見過的“最可怕的悲劇”,但他的死也將“改變美國的未來”,成為“美國應對這場悲劇的遺產”。
日前已正式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拜登8日也赴休斯敦,會見了弗洛伊德的家人。弗洛伊德的家庭律師克倫普當晚在推特上發文大贊拜登稱:“相互傾聽將開始治愈美國。這就是拜登對弗洛伊德的家人所做的。會面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他傾聽,傾聽他們的痛苦,并對他們的痛苦感同身受。”不過,拜登不會參加9日弗洛伊德的葬禮。據一位民主黨消息人士透露,拜登不希望讓特勤局的安保人員干擾葬禮,但是他將為9日的葬禮錄制視頻講話。
拜登8日還將矛頭指向了特朗普,他在推特上說:“我們正面臨著美國歷史上最嚴峻的挑戰,特朗普卻在得意洋洋。他不知道這個國家到底在發生什么。是時候讓他走出掩體,看看自己的言行帶來的后果了。”
在經歷了上周末最大規模的抗議后,美國多地8日和9日繼續舉行游行。美國多個學術機構和眾多學者也決定10日這天停止一切學術活動。8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主持舉行有關警察改革立法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前,佩洛西和民主黨議員單膝跪地,向弗洛伊德致哀。在跪了8分46秒后,佩洛西站起來時差點摔倒。佩洛西感嘆:“你們看,那膝蓋壓了他脖子多久啊。”
與民主黨政客不同,CNN8日稱,弗洛伊德被殺已過去兩周了,引發了全國抗議潮,但特朗普迄今沒有與呼吁改革的民權活動家會面,也沒有去事發地明尼阿波利斯市或陷入混亂的社區與民眾交談。報道稱,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幾乎沒有與不同意他政治觀點的民眾有過直接接觸。“在‘弗洛伊德之死事件的應對上,特朗普打破歷史傳統”,一直“遠離人民”。
“美國的痛苦時刻”能變成“行動時刻”嗎隨著抗議游行的繼續,美國警察成為各方批評的對象,改革警察系統及減少對警察資金支持成為輿論爭議的焦點。美國民主黨8日提出改革警察體系的提案。這份134頁的提案提出大量改革措施,包括禁止警察以鎖喉
方式制服嫌犯、規定警察執法時必須開啟隨身攝像機、限制警察使用致命性武力,促使涉及不當行為的警察部門接受獨立調查等。佩洛西表示,弗洛伊德之死是“美國的痛苦時刻”,民主黨將把它轉變為“國家的行動時刻”。此前一天,明尼阿波利斯市議會12名成員中有9人支持“解散”當地警察局,并重建治安系統。紐約市長也誓言削減該市警察局預算。
特朗普8日在白宮會晤執法機構官員時明確拒絕民主黨的提案。他強調“不會撤銷對警察的資金支持,不會解散警察部門”。特朗普稱,“99%的警察是好人”,“今年美國犯罪數據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特朗普隨后發推指責:“昏昏欲睡的拜登和激進左翼民主黨人想要‘撤資警察……我要法律與秩序。”他還轉發極右媒體布賴特巴特新聞網的一篇報道自我吹噓:“白宮表示特朗普總統敦促增派國民警衛隊的決定……恢復了美國的秩序。”共和黨當天對民主黨的提案提出批評,認為草案限制了警察打擊犯罪的權力。司法部長巴爾8日在接受采訪時干脆直接否認警察部門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不過,CNN引述司法統計局的數據稱,僅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美國警察在逮捕行動中導致死亡的案件多達1348起,而英國在相近期間的類似死亡案件13起。此外,美國警察2018年逮捕約1031萬人,即每32名美國公民中就有1人遭逮捕。
8日下午,涉嫌“跪殺”弗洛伊德的主犯明尼阿波利斯市前警察肖萬通過視頻出席了首場法庭聽證會。在聽證會上,肖萬幾乎沒有說什么,也沒有認罪。法官判定肖萬可以以125萬美元無條件保釋。肖萬被指控二級謀殺罪。明尼蘇達州總檢察長埃利森當天稱,雖然相關4名警察均受到指控,但對涉案警察的定罪“將很困難”。弗洛伊德的家庭律師8日稱,即使有無可辯駁的證據,美國政府依然未能有效追究殘酷對待黑人的警察的責任,“美國一直在剝奪黑人公民的基本生存權”,他呼吁聯合國進行干預。
俄發言人嘲諷美國“自食其果”
除了席卷全國的抗議潮外,美國疫情和經濟狀況仍在惡化。截至9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00萬例,累計死亡逾11.1萬例。但特朗普政府8日宣布,將取消5個國家及國內39個州旅行限制令。CNN8日稱,近來有22個州確診病例出現了激增。與此同時,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8日發表報告說,美國經濟自今年2月起正式步入衰退,結束逾10年的經濟擴張。世界銀行8日公布最新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將萎縮6.1%。
不過特朗普仍能從一片低迷中看到“成績”。他9日一大早在推特上發文歡呼:“納斯達克股指創歷史新高!”“隨著股市持續飆升,向偉大的過渡已經開始!”有分析稱,美股近來上漲主要是美政府“無限量化寬松”以及超發貨幣流入股市造成的,與經濟基本面完全無關。美股遲早會再度下跌。果然,9日美股開盤大幅低開,道指下跌超350點。
實際上,最令特朗普憂心的還是近來不斷下滑的民調支持率。CNN8日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拜登以55%的支持率,大幅領先特朗普41%的支持率。《紐約時報》稱,前總統小布什以及共和黨重量級參議員羅姆尼都確定不支持特朗普,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眾議員魯尼公開表示會支持拜登,因為“特朗普快把我們逼瘋了”。對此,特朗普8日和9日連發數條推文痛批:“CNN的民調跟新聞一樣假。”他宣布專門聘請兩名民意測驗師來“打假”。“這和2016年與希拉里對陣時的民調一樣假……但最終還是我贏了”。
路透社9日稱,為提高支持率,特朗普迫不及待地準備在兩周內重啟競選集會。報道引述特朗普競選經理的話稱:“特朗普的競選集會(數量和規模)將完全壓過拜登。”
“今日俄羅斯”網站8日稱,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電視節目中表示,美國的抗議潮反映出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種族主義問題到了無法掩蓋的地步。她說,過去十余年,美國政府一直公開支持世界各地的暴力示威者,企圖破壞他國穩定,如今美國“自食其果”。“通過在海外播撒混亂的種子,他們在國內收獲了混亂……并開始滲透到盟國”。▲
環球時報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