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福 向海鵬 劉春伶 張守聰
摘? 要:非洲豬瘟的暴發對我國生豬生產造成了巨大沖擊。本文分析并探討了非洲豬瘟的流行原因和防控措施,希望能對當前非洲豬瘟防控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非洲豬瘟;流行原因;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1.33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0)02-0043-02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性豬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之一,在我國被列為一類動物疫病。ASF具有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點,嚴重制約了發病地區養豬業的發展。在我國居民食譜中,豬肉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為滿足廣大消費者對豬肉的消費需求,需擴大生豬飼養量。但自2018年8月非洲豬瘟首次在我國出現至今[1],已有多個省市發生疫情,對我國生豬生產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因此,充分分析該病流行的原因并提出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保障養豬業的健康發展。
1? ?ASF臨床表現
豬感染ASFV后通常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體溫升高,局部皮膚(頸部、耳后、四肢和腹部)有出血點、發紺。剖檢可見:皮下出血和多器官出血腫大,其中脾臟病變最為典型,體積增大2~3倍,質地易脆,呈暗紅色或黑色。豬感染最急性型ASF后不表現任何癥狀,突然倒地死亡。
2? ASF流行原因分析
ASF傳入中國前,我國已將其列為重點監控的外來動物疫病。當該病在我國首次出現后,相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采取了各種防控措施,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并未能完全遏制它的蔓延,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ASFV對環境有較強的耐受性
ASFV在環境中較穩定,能長時間存活并具感染力。該病毒對溫度和pH的敏感性較低,在pH為4~10的環境中可長時間穩定存活[2];在4 ℃的血液中可存活1年以上[3],即使在室溫下置于腐敗的血液中,ASFV也能被分離到。ASFV在加工的豬肉制品(如腌制肉等)中仍可存活,隨著豬肉制品的流通會導致病毒擴散。
2.2 ASFV傳播途徑多樣化
ASFV主要有以兩種方式傳播,一種是接觸受感染的動物(家豬、野豬和軟蜱)。在ASF流行地區,ASFV有三種循環方式:一是家豬與家豬之間,二是家豬、軟蜱與野豬之間,三是家豬與軟蜱之間[4]。野豬活動范圍廣,且死后尸體被其他動物分食,易造成ASFV散播;軟蜱生命周期較長,作為中間宿主,ASFV能長時間寄存在其體內且具有感染力。野豬和軟蜱作為ASFV攜帶者,很難被發現,致使某些地區存在潛在威脅。
ASFV的另一種傳播方式為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如飼料、泔水、精液和墊草等)。部分來自疫區受到ASFV污染的飼料被健康豬攝入后會引發ASFV感染;泔水作為飼料也可導致豬群發病,泔水多來自學校食堂或餐館,其清洗豬肉后的水中可能含有;未經嚴格檢疫的精液若攜帶ASFV將通過輸精使母豬感染。
2.3 非法生豬貿易與凍肉走私
生豬貿易是我國養殖業的經濟支柱之一,占據著巨大的市場份額。在ASF傳入我國后,全國各地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為避免流行范圍擴大,多地禁止生豬跨省市調運。生豬調運受限直接導致部分地區生豬價格上漲,不法商販為從中牟利進行非法的生豬運輸和凍肉走私。非法調運的生豬和走私的凍肉有可能含有ASFV,這會造成該病毒的長距離傳播。
3? ASF防控策略探討
ASF目前無疫苗可預防,也不能進行治療,一旦發生必須全群撲殺,這樣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為減少ASF帶來的損失,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對其進行防控。
3.1 提高豬場的生物安全水平
生物安全在豬場防控ASF上至關重要。規模豬場可組織有經驗的生物安全專家對場內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對照本場實際情況尋找問題,及時排除隱患。
規模豬場和核心種豬場周圍環境較為復雜,存在大規模感染疫病的風險。在核心種豬場及規模豬場附近,獸醫主管部門應對生物安全水平低的小型豬場和散養戶進行清理,妥善安置周邊屠宰場和活豬交易市場。
各地政府部門可在生豬運輸通道的省界和出口以及一些生豬養殖集中區域設置洗消中心,并在洗消中心安裝監控,以評估消毒效果,這樣能有效避免病毒跨省、跨區域傳播。
3.2 提高疫情檢測能力
ASF一般難以通過臨床癥狀確診,誤診較多,易造成疫情的延誤和擴散,因此快速確診對ASF的前期處置和疫情撲滅有重大意義。當前,我國普遍認可的ASF診斷方法是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Flurogenic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FQ-PCR具有穩定和靈敏性高等優點,但對從業者的專業素質要求較高,操作較復雜,且能開展檢測的機構數量有限,難以快速確診。為提高檢測效率,相關部門可通過測評對符合條件的機構授予檢測資格,此外也可以通過改進檢測方法來優化檢測步驟,降低對檢測者的專業素質要求。
3.3 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功能
ASF的流行導致不少規模豬場發病,鑒于ASF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小規模豬場和散養戶普遍畏懼養豬,因此生豬存欄量急劇下降。由于ASF的侵襲,我國多地生豬供不應求,豬價飛漲,從而導致非法調運生豬和凍肉走私行為猖獗,ASF傳播風險因此增加。此時,政府部門在市場不能有效調控豬價時要進行必要的干預,穩定市場,加強正規渠道的生豬調運,以此減少不法商販的非法運輸行為,降低ASF傳播風險。
3.4 加快疫苗研制
動物疫病防控要嚴格遵守“預防為主”的原則。疫苗對病毒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但目前尚無ASF疫苗可用,加快疫苗的研制是解決ASF的有效途徑之一。豬瘟曾在我國大規模流行,我國科研工作者隨后成功地研制出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控制住了豬瘟,其他國家甚至借助我國研制的豬瘟疫苗將豬瘟完全消滅。豬瘟疫苗的成功研制和應用使我們對ASF疫苗的研制充滿了信心。
4? 總結
ASF在我國豬群中的流行已經嚴重制約了養豬業的發展,由于目前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尚不完整,具體流行情況不明,因此各地政府管理部門需按當地的具體養豬生產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控措施,減少ASF的發生。ASF固然可怕,但只要有信心,采取科學的防控措施,完全可以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4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