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試題
糖的味道是甜的,橘子的味道是酸的,未成熟的果子味道是澀的。你還嘗過哪些味道呢?請寫一寫你和“味道”的故事吧!要求題目中必須含有“味道”兩字,不少于400字。
構思引路
生活是一個五味瓶:你嘗,那紅彤彤的蘋果,流溢出甜甜的味道;你品,那橢圓狀的檸檬,撲面而來的是酸酸的味道;你看,那考試時鮮紅的分數、委屈的淚水,是苦澀的味道。自然是一個七彩瓶:你聞,青青的草,帶著泥土與露珠的清新味道;你聽,潺潺的流水,淌著魚兒與鳥兒的歡樂味道;你瞧,藍藍的天,飄著云朵頑皮而活潑的味道。
那些感受得到的味道,讓生活充滿了樂趣,充滿了期待,充滿了歡愉。如果能夠把生活中的這些實在的味道,在作文中寫成一種對生活的感受與體驗,相信一定可以更好地打動讀者。這就是“虛實結合”的手法。
點石成金
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來寫作文,可以這樣做:
一 ? ?理解題意,虛實尋“味”
在生活中,一般理解的“味道”,就是“滋味”的意思,味蕾所接觸或感受到的“酸甜苦辣”,這是“實”在的體驗。而成長歷程中,一些人、一些事,也能帶給我們難忘的體驗與感受,讓我們收獲或認識到不一樣的“味道”,這就是“虛”的感受。簡單地說,吃與喝主要給了我們一些“實”的滋味,而心靈的啟迪與觸動,則帶給我們一些“虛”的滋味。比如,陽光的味道,帶給我們積極的夢想;家鄉的味道,讓我們品味到最真的風情;獲獎的味道,讓我們明白了堅持的重要性;運動的味道,讓我們感受到團結的力量;批評的味道,讓我們懂得了尊重的美好……從親身體驗的味道,再到感受與領悟的味道,是一種思想的提升,深刻而有厚度。
二 ? ?挖掘細節,以事寫“味”
如果從“實”寫到“虛”,需要運用細節描寫。“實”的味道,可以調動五官的感受,從聽覺、味覺、觸覺、嗅覺、視覺等方面入手,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生活中那些讓人的心靈為之一顫的場景、畫面、鏡頭。此外,還可以運用描寫、比喻、通感等手法,將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滋味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而“虛”的味道,可以運用回憶穿插、聯想想象、對比等技法,寫出切膚的感受、思考。請看優秀作文《紅菜薹的味道》的片段:
奶奶將紅菜薹洗凈了,便顯出它本身的顏色來。其花黃,莖赤紫,葉微綠。做法極簡,將其切成段,放入鍋中爆炒,微撒細鹽,出鍋,上桌。有時就將矮腳長凳作桌,紅菜薹一碟,白米飯一碗,置于其上。我坐這頭,奶奶坐那頭,面對面,相視一笑。舉箸微嘗,其味甜,極爽口,讓人三春回味。不忘的是這令人口齒生津的紅菜薹的味道,更是奶奶對我們的愛。
“紅菜薹”是“實”寫,片段濃墨重彩地描寫奶奶給“我”炒紅菜薹的情景。一連串關于紅菜薹的描寫,再加上一些簡單的場景描寫,一幕幕的畫面溫馨動人,貼切地表現出濃濃的祖孫情。
三 ? ? 巧妙升華,不忘悟“道”
“虛實結合”的關鍵,在于由“實”到“虛”的轉變。從講述的故事中生發議論或啟迪,由“味道”巧妙觸發聯想,尋找到其象征或者比喻意義,這樣可以由此及彼,升華中心。請看《家鄉的味道》片段:
在異鄉的街頭吃到家鄉的味道是多么困難,所以才說家是療傷的地方,所以古人衣錦之后必定還鄉。舌頭,人身上必不可少的一樣器官,已為我們牢牢銘刻下最重要的東西:家鄉。家鄉喂養我們,就是讓我們銘記的,而對家鄉的思念,也往往由味蕾開始。家鄉的味道,那舌尖上的記憶,貫穿人的一生,那樣明媚動人,不可或缺。
由吃的味道產生感慨,寫到了家鄉的味道,“味道”的意義更深遠了,中心也就更突出了。
實戰演練
文/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五年級 ?饒藝涵
冬天總讓人感到沉悶。最好的辦法就是窩在有暖氣的房間里,舒舒服服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而我還要上培優班。唉!你說小孩子怎么會這么辛苦呢?
我百般無奈地走到了培優班樓下。樓下盛開的梅花并沒有引起我的注意,正在玩耍的小朋友們顯得格外吵鬧。
到了教室,媽媽習慣性地摸摸我書包的夾層:“哎喲,今天沒帶水杯!”“沒事,去路邊買杯奶茶喝就行了。”我慢條斯理地回答。其實,我早就對那款新上市的奶茶垂涎欲滴了!培優班里不少同學都喜歡喝,快把我饞壞了。這不,抓住一個沒帶水杯的好機會,不就可以喝到了嗎?我心里暗自竊喜。
可媽媽并不知道我對奶茶的渴望。她只回答了一聲:“不行。”就冷冷地甩過頭走了。我心底生出一陣無名火,我就是要喝到奶茶!
說干就干,我在紙上寫下了計劃:下了課,爸爸接我回家。午飯后,我把奶奶拉出去買奶茶。奶奶不懂這是怎么一回事,還可以在媽媽批評我的時候充當“保護傘”。多么兩全其美的計劃!我心里突然有種無名的激動,壓住了剛剛悲憤難當的怒火。
課堂上,我比要去旅游還高興,手指捏著筆轉來轉去,腿不停地抖動著。我心煩意亂地看了兩眼題目,胡亂做了一氣。唉!誰叫我想奶茶想瘋了呢!
終于,下課了。我飛快地沖進爸爸的車里,叫他快點開。“你今天到底怎么了?這么興奮。”爸爸疑惑地問。我趕緊低下頭,慌亂地回了一句:“沒……沒怎么啊!”
我如同一只袋鼠一樣,“跳”著回家了。一進門,我愣住了——桌子上擺滿了小袋子和盒子,幾個量杯擺在打開的櫥柜里。“媽媽,您在做什么?”“哦,我在給你做奶茶,這些都是買的調料。外面賣的奶茶不健康,看你有點想喝,我學著做給你喝。”媽媽平靜地說。
媽媽的自制奶茶做好了。我嘗了一口,嗯,真好喝。我想,不管它是什么味道,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媽媽對我傾注的心血和關心。這種味道,是獨有的。
我把那張寫著“宏偉計劃”的紙掏了出來,扔進了垃圾桶。
點評: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小作者看來,媽媽顯得有些不近人情,無情地拒絕了“我”買奶茶的愿望,而“我”一步步買奶茶的計劃,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奶茶是“實”寫,是線索,貫穿于全文中,而媽媽愛的味道,是“虛”寫,是由媽媽做的奶茶升華而來,中心突出。愛的味道,就是如此,默默無聞,真情無香。
(指導老師:趙卷卷)
文/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員村小學五年級 ?顏君洋
泥路上,坑洼隨處可見。月光像綢緞般輕輕地鋪在通往鄉村的小路上,旁邊的橡樹傲然挺立,幾只蟬靜悄悄地低聲歌唱,連小草也不禁跟著搖擺起來,一切都顯得那么祥和美好。
伴著星星點點的月光,一輛“奧迪”疾馳在泥濘的小路上,在身后留下飛揚的塵土。車上,中年男子叼著煙,后座的男孩沉默不語。
男子問男孩:“這么久,你不會疏遠了他們吧?”男孩微微皺了皺眉:“怎么會?”男子吸了口煙:“那就好,畢竟你和爺爺奶奶好久沒見面了。”男孩動了動嘴,但沒有說話。
清晨,公雞開始鳴叫,老奶奶走出房門,手里提著一個竹籃,竹籃里裝著玉米粒。老奶奶從竹籃里抓了一把玉米粒,扔向了雞群。雞們蜂擁而上,不一會兒地上便連一粒都不剩了。老奶奶正笑著看著雞們吃玉米,“奧迪”突然“闖”進了院子里,嚇得“雞飛狗跳”。男子從車上走了下來,男孩也跟著下車了。老奶奶一見到這兩個人,立刻激動不已,眼睛中有思念,有興奮,還有一絲生氣!
男子走了過去,擁抱著老奶奶:“唉呀,終于回來了,媽,最近過得還行吧?我寄的錢還夠花吧?”老奶奶不為所動,哼了一聲:“整整三年!三年都沒回來看我!”男子咳了一聲:“媽,這不是您孫子學習忙、我工作忙嘛,以后多回來陪您就是了。”老奶奶聽了這話,低聲嘮叨了幾句,轉而把目光投向了男孩。
一看見男孩,老奶奶更加激動了。老奶奶幾乎是嗚咽著說道:“孫子,你……終于回來看奶奶了?你知道嗎?奶奶好想你啊!”男孩抓住老奶奶的手:“奶奶,別難過,我這不就回來陪您了嗎?以后會多回來的!”男孩邊說邊輕輕地拍著老奶奶的后背。老奶奶聽了這話,笑得合不攏嘴,說:“咱們進屋去吧!外面太熱,乖孫子。”
晚上,家家戶戶亮起了燈,一縷縷炊煙飄蕩在屋頂上空。一方小小的餐桌,簡簡單單的四菜一湯,幾人圍坐。這便是家的味道:溫馨而微暖。
點評:
家的味道是什么?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小作者卻用細膩的筆觸,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通過奶奶、兒子、孫子三代人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展現出濃濃的溫情。本來“虛”的家的味道,在優美的文筆中,被營造得溫馨而真實。
(指導老師:趙卷卷)
雨的味道是甜的
◎文/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梅苑學校小學部五年級 ?徐梓馨
學校的花壇中,百花齊放,那花兒一枝枝,一朵朵,如少女的輕紗,又似月亮的光芒……
一枝花靜靜地彎著腰耷拉著腦袋,很明顯,它被人折斷了。花兒很生氣,也很傷心。它知道沒有了根,自己沒法活下去,整天唉聲嘆氣,痛苦地等待著。
淅淅瀝瀝的小雨終于停住了,花兒早已記不清有多長時間沒有看見太陽了。
一只蜜蜂飛過來了。“唉,唉,蜜蜂啊,我真弄不懂你,整天如此忙碌做什么呢?”花兒迷惑地問。蜜蜂淡淡地說:“采蜜呀,我們不辜負自己的生命,這便夠了。而你只不過遇到一點困難,就想著放棄,對得起自己嗎?”
花兒聽了這話,似乎有點明白了。
它把枝條深深扎進泥土里,它要重新長出根須,讓自己站起來。
又是一年初春。花兒望著天上的小鳥,自言自語道:“我終于迎來了春天。”
小鳥說:“只要有一顆不死的心,就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
花兒點了點頭,它開始努力嘗試那些自己不曾做過的事。
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花兒吸了一口氣,感覺身體里有生命的氣息在涌動,是的,它又復活了。飽飽地喝著雨水,它欣喜地發現——雨的味道是甜的!
點評:
與其唉聲嘆氣,不如奮起努力;與其羨慕嫉妒,不如抓緊行動。花兒因為被折斷,陷入了傷心難過中無法自拔,蜜蜂和鳥兒給了它信心和力量,讓它明白了只有嘗試與付出,才有可能成功。是的,雨的味道是甜的,夢想的味道是甜的,成長的味道也是甜的。
(指導老師:趙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