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律成 蔣恒
摘 ? 要:進入新時期之后人員訓練也越來越智能化,智能化讓訓練更加系統高效規劃化。而智能可穿戴設備在學術界引起的爭議不斷。筆者針對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人員訓練管理進行分析,闡述其具體的設計,從軟件系統、硬件系統、云數據分析、設備發展趨勢進行探析。根據對智能可穿戴的分析闡述了在人員訓練管理系統中的具體運用,從多方面出發分析了設備運用的優勢,希望給相關的人員帶來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智能 ?可穿戴設備 ?人員訓練 ?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TP27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2(b)-0123-02
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當前的發展中成為主流技術,可穿戴設備逐漸朝著穿戴方面向創造價值方面轉變,屬于新型的人機交互形式。可穿戴設備是可以直接穿在人身上的微型計算機軟件系統,簡單方便且大大解放了人的雙手。這種設備可以很好的延伸人體肢體記憶功能,記錄人身體的準確指標,更好地讓人員參與到訓練中去,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1 ?智能可傳遞設備系統設計
1.1 系統軟件的設計
常規情況下智能終端設備都是將可穿戴設備和藍牙連接在一起采集人體的各項生理數據,這些數據在采集之后,在第一時間內繪制成柱狀圖、曲線圖展示給用戶,這種方式簡單而且直觀。用戶在滿意之后利用網絡傳輸技術上傳到云端。智能終端設備在獲取人體原始生理數據相關信息之后,首選進行預處理和本地數據保存,可以方便用戶查找數據信息和方便數據信息變動作為重要的參考[1]。得出最終的數據之后智能終端的定位功能將具體定位數據傳遞到云端的服務,當用戶發生突發情況或者是意外事故的時候,設備可以在第一時間內提供施救措施。
1.2 系統硬件的設計
硬件設備由傳感器、電源、藍牙技術等組成。一般情況下加速傳感器都使用12C總線接口的三軸加速度傳感器接入,這種形式的接線方式更加容易、測量精度也更加標準。控制器接收到數據之后在坐標軸上得到傾斜角度,研究人員通過數字濾波技術將數據融合在一起進行合理處理,得出加速度、角度、人體方位,在人員訓練的過程中在線進行實時監督,以 原始生理數據作為支撐。還能夠根據心率變化、心臟跳動頻率的周期性變化,精準提取出心率的相關指標。這項技術目前在人員訓練中使用就比較多。
1.3 云服務器
在智能化可穿戴設備中運用云數據分析技術,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合理的處理分析和運用,還可以對數據進行長時間的儲存。云數據分析技術的運用還能夠對訓練人員起到預警、監護作用,保證在訓練過程中人員安全。云數據提供數據云服務,支持查詢歷史健康數據,物聯網使其數據在系統內能夠永久保存[2]。云服務器提供的功能中設置觸發邏輯實現數據的更新和設備狀態查詢,針對各種變量進行合理的控制;應用數據提供私有數據和使用權限,實現多個客戶端共享私有數據查詢與使用;API接口作為數據服務接口,可以實時連接、歷史數據連接、自動控制等;大數據分析功能可配合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分析,充分挖掘數據真正價值。
2 ?可穿戴設備以及其發展趨勢
可穿戴設備是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者是與使用人員的衣服等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由于具備智能、數據交互、存儲等強大的功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自從2014年可穿戴設備問世之后,迎來了廣大的市場。可穿戴設備在健康訓練、醫療等方面運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以強大的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支持下,可穿戴設備能夠測量基礎的血壓、血糖等常規的身體健康標準檢測設備。在日常家居和社區老年照護中心等運用的市場非常廣泛。
可穿戴設備在目前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無線化自動化水平,在今后實際的發展與運用中,可穿戴技術將采取激光技術,運用激光圖像顯示、鐳射3D等無線通信技術,將其合理的結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發揮可穿戴設備的資源效率。可穿戴設備的技術運用領域也將不斷擴展,出現網絡大數據化的趨勢。在未來使用人員可以借助可穿戴設備遠程操控設備,提升現代人的生活品質。但是針對于當前的發展,可穿戴設備技術將以滿足個體的需求為主要發展方向,從而讓可穿戴設備朝著個性化的方向發展[3]。
3 ?基于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人員訓練管理系統分析
3.1 人體姿態識別運用
目前在體域網應用上,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前景非常廣泛。人體姿態識別技術是指監測人體的活動狀態,以此來作為衡量人體各項健康狀態的準確信息。要做到對信息數據準確收集更精準分析人員本身的身體狀態,就需要建立一個充分的數據庫。具體而言就是需要在人體的關鍵位置佩戴好智能可穿戴設備,在人體左右兩側手臂、腿部佩戴兩個帶有三軸加速度的傳感器,傳感器分別收集人體行走、跑步、坐下、躺下四項基本的機能運行信息。經過實際的數據得到準確信息,運用這種方式提取出來的信息采取標準率高達98%。
3.2 數字健身系統、康復系統
數字健身系統、康復系統可以通過智能可穿戴設備,檢測到訓練人員的胳膊、腿部等各項實時數據,將收集到的數據第一時間傳遞給智能終端。根據得到的數據與智能終端設備上的預設數據相對比,精準確定人員訓練過程中哪些動作不標準,針對訓練的哪個環節需要改進,針對需要調整的環節合理調節,對于不標準的地方合理規范[4]。做出相應的指導之后,訓練人員在后期的訓練中就能夠很好的提醒自己,做出正確的動作。
3.3 心率參數檢測、壓力檢測
智能可穿戴系統在人員訓練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快速檢測到人體的心率參數,通過藍牙通信方式,高效快速的將數據傳輸到智能終端。傳輸到終端的數據,存儲數據信息的軟件將數據信息備份作為備用。實際的數據表明心率參數系統能夠精準的測試出人體的精神壓力。對于精神壓力大的使用人員系統會提醒用戶,在日常的生活合理緩解自身的壓力,積極轉變生活方式,從而為健康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3.4 移動助手
移動關愛助手的功能主要對老年人起到很大的作用[5]。隨著中國老齡化越來越突出,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中國人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老年人需要養生健體,強健的體魄少不了進行相關的訓練,因此老人在訓練的過程中也需要科學合理的安排訓練過程。移動關愛助手系統構建了無線傳感器網絡,不管還是老人、殘障人士等佩戴,將實時得到各類傳感器收集到的加速度和心率等數據;系統將收集到的數據發送到終端之后,利用圖像與圖表等方式表示出來,顯示在終端設備或者是SD卡上,訓練人員可以查找相關的設備以及獲取相關的數據信息。
4 ?結語
體域網和云服務等在目前的運用中,基于可穿戴設備的人員訓練管理系統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表明在現階段,人們可以充分利用智能終端的便攜性和采集數據信息的準確性來滿足人們發展的需求。在對信息的利用上當前的人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智能系統有效的整合了人體關鍵的生理信息與相關的資料,在用戶開展訓練的時候采取合理的方式,幫助用戶合理訓練身體,在現實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姜旭.基于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人員訓練管理系統[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8):108.
[2] 楊永青,李衛.基于智能可穿戴設備環境中研究3-6歲幼兒個性化教育方案——以嘯傲SH09可穿戴設備為例[J].電子世界,2019(4).
[3] 吳舢,羅云,涂紅燕,等.基于可穿戴技術的智能服裝系統研究[J].藝術科技, 2017(12).
[4] 肖永立,黃楠,邵雅寧,等.基于可穿戴終端和COFDM調制的輸變電運維作業管理系統設計[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2018(10).
[5] 劉永凱,孫珅,史文飛,等.一種基于可穿戴設備和智能手機的呼吸監測系統[J].北京生物醫學工程, 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