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holas D. Evans

從業務專家和技術專家那里,你可能已經聽說過后疫情世界將完全不同于疫情前的世界。聽起來很熟悉?在危機中,人們傾向于認為任何重大顛覆性事件的出現都會迎來新常態。然而,至少在業務模式方面,未來的新常態可能比我們想象得更像舊常態。
這并不是說創新不會加速,不會出現大量新的業務模式、產品和服務,但只要采取幾項關鍵舉措并修改標準流程,配置必要的保障手段,大多數企業就能照常運營。
在這方面,本文提出既適用于近期也適用于長期的四條意見和建議,供首席信息官和業務戰略高管們參考。
在很多情況下,只需要對現有業務模式和流程進行小調整就完全能夠保證業務照常運行,事實也的確如此。首席信息官們已經在他們的行動手冊中進行了大量的修改,例如,把更多的投入放到遠程工作上,設置IT彈性儀表盤,提高客戶參與度,以及主動去防范網絡釣魚詐騙等。
還出現了很多非技術性關鍵舉措。例如,麥當勞在其免下車窗口安裝了有機玻璃屏,作為保護屏障以進一步減少員工與客戶之間的接觸。當餐廳在疫情后重新開放用餐區域時,這些玻璃屏和一些社交距離提醒標志可能是消費者看到的唯一變化。
雜貨店也紛紛效仿,安裝有機玻璃屏。其他行業也會發生類似的變化,比如旅游業。如果飛機或者巴士只有一半的乘客,那航空和客運公司就會賠錢,所以我們將在飛機、火車和公共汽車上看到有機玻璃屏或者其他分隔設置。
無論多么微不足道,這些關鍵小舉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旦經過測試和驗證,它們就能幫助企業快速復工復產,以后也可能成為長期存在的工作模式。因此,首席信息官應該研究技術和非技術的關鍵舉措和變化,這些會在其環境中發揮作用,也會在員工中起作用——無論他們是否共享物理空間。
對業務模式和運營模式進行微調的新戰略舉措將會綜合考慮業務利潤以及員工、合作伙伴及客戶的人身安全和保護措施,使之相對均衡。這也不是一個“新常態”的概念——想想幾十年來我們在全球供應鏈中目睹的強迫勞動和不安全的工作條件就知道了。
這種所謂的均衡將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目標,就像冠狀病毒每天都在變一樣。除了利潤和保護措施之外,當今最成功的業務模式都是在所有變量之間實現恰當的平衡,包括參與業務生態系統和整個經濟活動中的很多相關方。
所有相關方之間的價值交換是否是成比例的?還有,這些業務模式是否傾向于客戶和投資者,而犧牲了員工、合作伙伴和社會利益?面向未來成功,這正是首席信息官以及整個企業應該考慮和接受大局的一部分。像新冠病毒這樣的危機又增加了一個獨立變量,需要新的平衡。
社交距離和物理上的隔斷其實并不需要一種全新的業務模式,不如認為是在現有業務模式基礎上增加的功能需求。我之前曾寫過這樣一篇文章:懶人經濟是怎樣開創超級便利新時代的。懶人經濟就是要讓消費者的生活更方便,以至于連舉手之勞的力氣都省了。當你很累的時候,無人機送咖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例如,與其頭腦風暴一個合并物理距離的新流程,不如采用一種新的業務模式(如懶人經濟),并將物理距離合并到更廣泛的價值主張中,這樣可能更有意義。一個例子是研究怎樣自動配送藥品、包裹和食品雜貨。無人機已經在新冠病毒危機中得到了應用,這場疫情可能會加速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技術的長遠應用。
對于已經打算采用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汽車的首席信息官來說,是時候重新審視企業的采用和應用情形了。事情可能會發展得更快,并朝著新的方向和新機遇領域發展。
雖然有些企業可能正在創新實現拯救生命的疫苗等重大項目,但對很多企業來說,大有作為的還是在于細節、快速修復、關鍵舉措和漸進式創新上。在下一次創新研討會上,當你頭腦風暴提出應對機遇和挑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時,一定要抓住漸進式的想法以及更具顛覆性的想法。不管你是想大步前進還是小步快走地創造未來,結果都是同樣有希望的。
Nicholas D.Evans是BCS出版的《掌握數字商務》一書的作者。他是Innovators360和Thinkers360的創始人,也是《計算機世界》2009年度100名最佳IT領導之一。
原文網址
https://www.cio.com/article/3536653/post-covid-19-business-models-finding-the-new-norm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