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是我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
愛國衛生運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1952年,毛澤東同志題詞:“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從那時起,全國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愛國衛生運動,先后開展了除四害、改水改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創建健康城市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幾十年來,我國城鄉衛生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全國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5歲提高到77歲,主要健康指標優于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國防控傳染病的“傳統法寶”,世界衛生組織(WHO)駐華代表高力曾表示,愛國衛生運動是“新中國的衛生奇跡”。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授予中國政府“社會健康治理杰出典范獎”,以表彰中國愛國衛生運動取得的成就。
“防疫有我,愛衛同行”是今年愛國衛生月的主題。經歷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健康是每個人最樸素的追求,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升衛生文明水準,對于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特殊意義。
相較于城市,我國農村環境衛生短板還很突出,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要繼續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深入開展村莊清潔活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真正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