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益群

摘? ? 要:在工程項目推進階段,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是重要一項內容,其關系著工程項目建設質量、進度及成本。改善傳統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是優化建筑建設質量、協助施工單位獲得更大經濟效益的重要基礎。現如今,建筑信息模型(BIM)已成為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文章在闡述BIM技術概念、作用的基礎上,對其建筑工程項目場地分析、建筑設計、施工及運維管理等方面的融合應用情況加以探究,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信息模型;融合應用
1? BIM技術
1.1? 定義
BIM是以2D或3D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建模技術,其將建筑工程項目內土建施工、設備安裝、管網敷設、暖通規劃設計、材料購置等諸多有關信息設為建模的基礎,在計算機技術的協助下構建虛擬化的建筑體模型,清晰的呈現出建筑施工階段的真實狀況。為參與工程項目施工的各組織創造開放型資源信息平臺,明顯的調整了工程設計、施工及運營等諸多該方面的協調能力,維護工程數據信息的統一性、相關性,使項目施工建設階段有一定預見性,為工程進度計劃實施、項目管理及施工設計完善等工作推進另辟蹊徑。
1.2? 優勢
首先,把傳統的CAD圖紙(二維模型)整合至BIM軟件內,構建三維模型,完成土建、消防、管道等諸多方面的碰撞檢查,為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系數、規避風險等提供執行度較高的方案。其次,基于BIM模型能協助施工單位更精確的計算工程成本,科學安排施工進度計劃,力爭在保證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的基礎上,減短工程建設周期,降低工程造價。再者,BIM軟件能集成項目建設階段的各種單一模型,維護項目施工過程的整體性,有益于提升項目管理過程的協調性。不同專業的負責人使用同一個模型開展工作,并參與到項目施工階段,保證信息互動溝通過程的順暢度,減少分歧與矛盾,有益于培養團隊精神,增強個人整體能力。
2?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實踐應用
2.1? 場地分析
項目施工階段,場地信息對建筑施工設計合理性、可行性均會形成一定影響,若對場地信息不進行有效分析、應用,則勢必會對項目施工過程形成一定不良影響。故而,在規劃設計施工方案前,一定要派遣專人前往工程現場分析地貌、地質、地形及交通運輸等情況。既往分析建筑工程現場條件階段,過度重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工作的重視度明顯不足。若在分析場地環境條件時融合BIM技術,聯合使用BIM與定位系統,模擬仿真施工場地整體狀況,借此方式捕獲場地相關的物理數據,科學處理物理數據,進而為施工現場規劃與工程設計提供較可靠依據。
2.2? 建筑設計
過往,國內建筑行業在進行工程項目設計階段,通常是利用二維設計法去闡明設計意圖。而若能使用BIM技術。則能打造出可視化的數字建筑模型,即為三維模型。建設三維模型,也促進了建筑設計過程的可視化,更能清晰、直觀的呈現出項目設計效果觀。該類可視化模型初步建成以后,建筑設計師便可以通過旋轉建筑物等形式,從多個維度探查建筑空間設計效果,結合建設方要求及施工方技術設備水平等,有針對性的整改部分數據,借此方式去提升建筑設計的精細化水平。近些年,國內現代建筑工程建設規模逐漸拓展,建筑設計任務也表現出繁重化特征,建模操作也會耗用較多時間,若沿用傳統二維圖紙設計法,不僅難以保證設計效果的直觀性,且不能客觀評估其設計合理性,保證設計效果表達的完整性、系統性是很多建筑設計師的共性追求,BIM技術應用過程中,產出的效果是令人驚嘆的。
BIM技術融合到建筑設計過程中,能智能化整改不合理的部分,且能為建設方提供建筑項目平面圖、剖面圖及大樣圖等多種視圖,明顯簡化了建筑圖紙設計工作的簡潔性,提升設計工作效率與質量,為項目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科學的指導,為項目建設奠定重要基礎。
建筑設計階段,為滿足建設方繁多的設計變更需求,需不斷調整設計內容,二維模型設計在該方面耗時耗力,且建設方作出的設計變更要求通常有復雜、多樣化、不具體化特征,傳統設計圖紙變更難度較大,且針對性偏低。而若能將BIM技術融合至以上過程中,三維模型能依照相關程序、公式等有效、快捷的完成設計圖紙變更,最大限度的迎合建設方的主觀訴求。
2.3? 施工與運維管理
當建筑項目步入至施工階段,BIM技術在協助施工單位選擇最適施工工藝、規劃施工流程方面表現出良好效能,提升施工技術方案的精準性。過往施工項目管理階段,可能會因為建筑設計階段遺留部分問題,以致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頻頻變更,而若能保證建筑設計和現實狀況兩者的一致性,則有益于減輕項目管理壓力,推動工程施工建設進程。也可以將BIM技術用于項目施工進度管理中,具體是借用BIM施工安裝模塊與編輯器管理取查詢與調整施工進度,幫助項目管理人員比較進度計劃和實際進度中察覺到工程施工階段存在的不足,督促相關人員加以整改,進而完善施工進度管理工作質量。施工質量管理始終是項目工程管理工作的側重點,例如在將配構件運輸到施工現場后,利用BIM技術搭建質量管理程序(見圖1)。施工前將時間與質量信息整合至3D模型內,進而構建創建5D模型,于5D模型中模擬施工流程,探尋項目施工難點及易滋生質量問題的節點,把質控制關鍵點標注于BIM模型中,這對現場施工人員施工行為有一定導向性作用。
利用BIM模型的可視化及信息統一性特征,開展建筑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能洞察出任何一個影響項目質量達標的微小指標,進一步保證建筑項目整體施工質量與安全。以BIM建模技術為支撐,構建項目投用階段的維護模型,針對工程內管道使用、設備裝置運營等信息統一進行定點記錄。BIM技術保證了項目完工以后運營過程管理工作的高效性、精準度,規避了因不確定事件而造成建筑設備維護周期拖延、項目使用周期短暫等問題,促進傳統項目管理模式轉變為精益化管理模式的進程。
3? 結束語
現代群體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提出的要求有不斷提升提升趨勢,對于施工單位而言,加強項目管理是提質增效的有效途徑之一。不管是在工程場地分析、建筑設計、工程施工及后期投運階段,均應重視管理工作,合理應用BIM建設建筑模型,促進該項管理技術和各施工工序有機整合過程,整體提升建筑項目管理水平,從根本上保證項目建設質量,迎合廣大受眾群體的主觀需求,促進我國建筑行業壯大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 劉小麗.建筑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實施與管理[J].商訊,2020(1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