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琳
摘? ? 要: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是廣大人民群眾十分重視、關心,并有著直接利益的主要民生水利項目,是打贏脫貧攻堅站重要環節之一,一定要科學規劃,有效開展,加強管理,體現效益。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行管理
1? 前言
農村的飲用水安全施工項目是水利建設項目的關鍵組成內容,以某種單獨項目來說其有著項目規格低、成本少、施工地點散布等特征,但是從公益性質的水利項目施工管理的特征與要素來看,其和江河堤防與水庫樞紐等等大型水利項目在工程施工管理上擁有著一樣的特征。
2?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類型與運行管理現狀
2.1? 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類型
農村飲用水安全項目的基本種類大致有將村支兩委作為管護單位的供水項目、將鄉鎮成立水務公司當做管護主體單位的供水項目以及由縣區成立水務公司進行管護的規模性供水項目這三種類型,但就目前而言,前兩種管護主體單位的飲水安全項目是如今農村中最為普遍的,其中縣區成立水務公司進行管護的規模性供水項目、將鄉鎮當做單位的供水項目較為集中,而將村支兩委作為管護單位的供水項目則呈現出非常分散的狀態,存在一個自然組一個供水項目。
2.2? 工程運行管理現狀
作為農村飲用水安全項目的基本類型之一,村子分散式供水項目中所需要飲用水的人員分散,其覆蓋面也并不廣,就算是這周圍比較大型的村組,也僅僅只有千百人,規格不高,加之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實際用水數量自然也就不多,實際效益肯定達不到預期,還有著成本價值遠遠超過用水實際價值的情況,所以收取的具體費用也不夠支付工作人員的薪酬,還要給予一定的補貼[2]。
3? 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
3.1? 前期工作不夠深度,工程施工管理不標準
一部分市區、縣區飲用水的安全項目規劃上內容不夠清晰,安排不夠科學,分階段開展的方式也沒有具體順序。部分項目前期進行的工作不具備深度,設計觀念太過陳舊,項目水源考證并不充足,項目水源供需論證不充分,飲用水品質沒有達標,極易產生危害,項目設計規格太低,形式太多變,就致使一些項目施工完成后無法切實體現出真正的效益。一些項目并沒有根據審批的內容與計劃進行實施,還有一些建設項目的代表法人組織施工、招標投標、合同締結與實際制度等不標準,監督管理責任也沒有充分落實下去,一些項目踐行“四制”的時候沒有到位,施工規范不高,項目外觀品質極差。供水項目容易受干旱、冰凍等影響,水源不穩定,出現季節性缺水等問題。更有一些供水工廠性能不完善,缺少一定的凈化與消毒設備等等。
3.2? 部分管理機制不健全,水質監測不達標
部分鄉鎮、村支兩委還留有著注重建設輕視管理的行為理念,管理職責也沒有真正貫徹到每個人身上,項目管理方式十分粗放,并且部分項目管理保護機制不健全,崗位職責名存實亡,不具備日常運行資料,供水品質太差、飲用水數量不明。尤其是大部分村組管理的供水項目,管理者沒有接受過高等的文化教育,也沒有相關的專業培訓經歷,不知道設施的具體功能,飲用水收取的費用多少更是一筆糊涂賬。根據水利部要求落實的農村飲水安全項目“三個責任”和“三個制度”的建立存在留于文字工作表面上,部分縣區、鄉鎮、村支兩委未能履行工程項目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及管護責任,出臺了相關文件但未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4? 加強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的措施
4.1? 加強管理,做好工程前期工作
所有地區都需要加強管理,將職責真正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根據分層管理的所有標準,一級一級的締結責任書,貫徹責任,每個地方性機構都要確認農村的飲用水安全保護管理者、單位負責人、主要技術負責人是否都在崗位上等等,同時在相應媒體上進行公示,完成好每個任務,而且每個過程都有一定的專人負責。真正貫徹國家與地方性機構依次下達的相關方針政策,逐漸完善農村的飲用水安全項目施工與運行管理流程。所有水利機構都要切實關注飲用水安全工程的前期任務,一個是需要真正增加資金投入程度,將全部力量集中起來完成好工程的水源考證、設計規劃的評選。第二個是工程規劃工作一定要讓擁有優秀專業資質的設計部門來進行。第三個則是要切實考慮與處理工程區飲用水不達標的問題,支持建筑規格較高的集中供水項目,推行用水到戶。第四個是要嚴格規范,科學制定項目設計內容與項目布局,增強項目入戶率,保障項目真正體現出效益。
4.2? 規范程序,強化項目品質管理
嚴格踐行“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關于推進農村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等規范制度。各級水利部門要嚴把工程建設質量關,堅持質量第一,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對于千噸萬人以上的集中供水項目來說,必須要真正踐行法人責任機制、招投標機制、創建監督管理機制與合同管理機制,其余小型的項目就要將縣區當做單位設立工程法人,擔起工程施工管理的重任,重要原材料與設施應該開展集中招標進行購買,對于項目品質來說要做好巡回監督管理以及受益用戶的追蹤監督。工程建設招標與材料訂購招標,也一定要根據地方性的招投標管理制度開展,所有地區都要對物資品質了如指掌,創設建筑公司與物資品質信譽檔案,對建設品質低,物資品質差的公司,要制定“黑名單”機制,逐漸優化飲用水安全項目施工市場環境,保障項目施工品質。在項目結束之后,有關單位機構要及時開展竣工驗收。
4.3? 規范資金使用管理,搭建完善運行機制
嚴格踐行相關部門下發的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資金使用機制,加強對施工成本的使用管理。要切實按照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施工成本市區、縣區保障管理的機制開展,實施市區報賬制度。而對于縣區來講則需要自行籌備資金統一上交市區進行管理或者是讓縣區搭建專戶,做好封閉運行,制定出縣區資金保障制度。還應該嚴格遵守地方性農村飲用水安全項目運行管理的相關機制,堅守“建設和管理同樣重要,用建設來促進管理,事事以管理為先”的準則,切實落實“三個責任”和“三個制度”,不停開拓相關人員管理思維,健全完善運行管理制度。第一個是要將縣區當做單位,創設出農村飲用水的安全管理部門或者是真正貫徹管理主體建立應急供水保障措施。結合農村供水特點和常見供水問題類型,健全完善縣級農村供水應急預案和萬人工程應急預案,做到“一縣一案,一村一策”應急保障體系。第二個則是科學設定用水價值,根據成本進行費用的核算,制定合理的水價收取,積極推進水費收繳工作,落實水費收繳到位并用到實處,有一定經濟基礎的縣區項目可以設立財政水價貼補機制。第三個是要設立完善的供水項目運行管理章程,強化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嚴格規定相關人員的行為,組織出專業的維修團隊,增強工作人員自身的管理能力與服務品質。第四個是堅定貫徹農村飲用水安全項目貼補政策。第五是壓實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地方主體責任,并逐級延伸至鄉鎮、村支兩委,打通飲水安全管理的“末梢神經”,確保每一處飲水安全有人管,管得好。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飲用水安全是惠及廣大民眾最為關注、最實際、最直接的水利問題。更高效快速的處理農村飲用水不達標情況,設立健全運行制度,強化管理,讓飲水項目體現出長期的效益,對促進新農村建設、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擁有著關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玉明,劉懷利.安徽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信息化建設探討[J].江淮水利科技,2019(6):24~26.
[2] 張小林,郭杰,郭念森,曾祥.深度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的調查與思考——以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例[J].長江技術經濟,2019(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