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浩
摘? ?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腳步的不斷加快,對建設用地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城市化的推動下,給農村的耕地保護和農村土地的綜合治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將重點對鄉村治理視角下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策略進行探究,以便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治理;農村土地;綜合整治
1? 引言
在對農村土地進行綜合整治的過程中,地方政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土地利用會引發相關權益的爭奪,所以在整治過程中矛盾較為突出,所以,基于鄉村治理視角下的土地整治是非常有必要的,以鄉村治理為手段,實現農村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是人們一直較為關心的話題。
2?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類型
在農村土地整治過程中,依照當地政府所發揮的具體職能,從當地政府的角度,可以將農村的土地整治工作劃分為政府強制型、政府主導型以及市場介入型三類,具體表現如下。
2.1? 政府強制型
政府強制型顧名思義在整治過程中,政府處于主導地位,當地政府是核心環節,是項目的制定者和推行者更是決策人,涉及到土地的一系列補償方案,如果農戶存在不同意見,即使是通過上訪等比較激烈的方式,地方政府一般都不會予以采納,對已經制定的土地整治方案一般不會進行調整。
2.2? 政府主導型
政府主導型,土地整治的主體依然是政府,土地整治方案的制定、推行和決策權利依然歸于政府,但是與強制型的區別在于,如果民眾有不同意見,當地政府會根據一定情況,適當做出調整和讓步,以便保證土地整治工作的順利實施。
2.3? 市場介入型
市場介入型就是以市場為導向,地方政府不再是土地整治過程中的主導,身份徹底發生轉變,而是變為管理者和整個過程中的監督者,在實施土地整治工作的過程中,重點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將市場作為依托,適應時代變化的規律,將土地整治工作變得合理有效。
3? 鄉村治理視角下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策略分析
3.1? 轉變工作態度
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腳步的加快,各地區對建設用地需求加大,但是適合城市化的土地往往也是農業用地,土地的供需矛盾也間接導致了糧食安全的矛盾,加大對農村土地的整治力度,可以從根本上節約建設用地,為城鎮建設提供更多的平臺和機會,對統籌城鄉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站在當地政府的角度,用行政力量進行土地整治工作,如果遇到土地補貼政策與村民意見不一致的問題,采用強制的政策會嚴重影響土地整治的成效,一旦發生群體性事件,還會大大擴大交易成本,得不償失。在市場經濟新的時代背景下,對地方政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要對原有的制度做出大膽創新和改革,才能合理整合農村資源,實現資源的合理化配置,發揮農村土地資源的最大價值。
3.2? 完善工作機制
將市場機制引入到農村土地整治工作中,可以使交易變得更順暢,同時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腳步,另外還可以最大限度節約交易成本,交易的內容也更加豐富,成為了農民增收的一種有效途徑。站在經濟學的層面,引進市場機制更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交易的數量和價格都是由市場變化規律決定的,盡管政府在財政收入上會有所減少,但卻最大限度促進了城鄉的發展。同時還要注意發揮農民在土地整治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基層干部要想民之所想,切實解決農民的實際困難,依照當地的具體經濟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土地整治措施,將保障農民權益作為土地綜合整治的前提,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1]。綜上可以看出,站在宏觀的角度,在農村土地整治工作中適當引進市場機制,有利于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也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具體要求。
3.3? 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系
農村的土地整治工作涉及到的范圍較廣,牽扯的內容較多,是一項比較繁雜的工作,同時政策性比較明顯,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很多敏感問題,給工作帶來了難度,所以當地政府要加大對農民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導,保證土地整治工作的順利實施。針對比較常見和有爭議的問題,要制定明確的章程,在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的同時,也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還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監督管理體系,保證工作的公開透明、公平合理。要對土地整治項目的管理程序做出明確規范,加強對執行部門的監管工作,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和廉政教育,樹立公仆意識,領導干部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并且適當引進獎懲和責任問責機制,培養基層干部的危機意識和服務精神,確保土地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2]。
3.4? 優化農村土地結構
優化農村土地結構,是農村土地整治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隨著人口和土地矛盾的日益突出,農村的耕地保護率也在不斷提高,隨著土地整治力度的加強,農村的建設用地越來越受到限制,很多建設用地都會占有一定的耕地面積,而且隨著城鎮化腳步的加快,農村居民對居住環境和周邊配套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優美的居住環境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搬遷農戶,所以對農村土地的綜合整治和合理利用已經迫在眉睫,顯然已經成為農村治理工作的關鍵內容,也是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具體要求,地方政府必須從思想上重視起來。為了不斷滿足農戶的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地方政府要在經濟和政治上雙管齊下,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斷優化農村土地結構,依照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土地整治方案,統籌城鄉經濟發展。
總而言之,不斷優化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方案是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途徑,地方政府應該高度重視。由于農村土地整治工作周期較長,在實際工作中很容易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項目無法順利進行。所以,在農村土地整治工作中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以農民的意愿為前提,合理規劃用地,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政府要依據當地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方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4? 結論
綜上所述,鄉村治理視角下的農村土地整合整治是非常必要的,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新市場經濟體制下,對地方政府工作的具體要求。合理有效的土地整治工作既可以解決農村用地緊張的問題,又可以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城鎮化的建設步伐,在保證生態環境的同時,又提高了農村的經濟效益,對改善鄉村生活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姚君.鄉村治理視角下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研究[J].大眾標準化,2019(12):136+138.
[2] 朱啟兵.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背景下解決土地流轉問題的策略構建[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