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摘? ?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的人口正在急劇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正在逐漸下降。雖然我國的地域十分遼闊,但是人均土地耕地較少,各類土地資源的分布不均勻,所以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土地資源需要被合理的利用,并將需要轉型的土地進行合理的轉型。基于此,本文對土地利用轉型和土地的資源管理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土地;土地利用轉型;土地資源管理
1? 引言
在21世紀土地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保障和重要支柱,也是維持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目前關注土地利用轉型的人們越來越多。土地利用轉型和土地資源管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要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制定出具體的規劃,只有通過科學的轉型和規劃才能實現最大化的土地資源利用率,才能使城市更加科學穩定的發展。
2? 土地利用轉型的內涵
土地利用轉型這一概念的依據是土地使用方式的發展和創新。總體來說就是在特定的時間段將土地形態轉化為另一種差異化的形態,從而使土地資源的質量和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也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土地轉型具體的方式與發展的方向需要和當地實際的情況進行結合然后再進行設定。將土地流轉積極推動能夠將土地應用的效果和集中性發展的效果進行提升。除此之外,使用機械化的工作方法能夠使土地耕作的效率有效提升,也能將農業生產的物力成本和人力成本降低,最終使農業經濟價值與整體的利用效果得到提升。從影響土地利用轉型的因素來看,不同階段和不同時代的土地都需要利用模式轉變,這是社會和國家在土地利用模式創新中的需求,同時也是土地應用模式探索的表現。在廣大農民使用傳統勞作方法的基礎上,利用新型農業發展的模式來使農業耕作收入增加,并將土地資源應用的影響范圍擴大也是土地利用轉型重要的體現。經濟發達的一些地區,已經逐漸開始對這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并且通過長期的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或者是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模型和案例,例如家庭農場和新型的農村合作社都是土地利用轉型的主要代表。
3? 土地資源管理的內涵
土地的資源管理是指在一定環境的條件下,國家結合經濟、行政、技術以及法律等手段來對土地利用進行管理和監督,通過掌握土地的利用信息來對土地的開發和利用進行指導。土地利用的形態隨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變化而產生變化,國家土地資源的管理需要根據土地利用形態的改變而做出對應的改革和調整,土地資源管理能使土地利用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4? 土地利用轉型和土地資源管理之間的影響
4.1? 土地利用轉型對土地資源管理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人口的數量正在急劇膨脹,社會資源也愈發緊張尤其是土地資源。由于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自然環境目前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所以,我國對土地利用的形態做出了調整和改變,土地利用的形態已從提高生產率轉換為改變環境。隨著轉型的不斷推進,我國啟動了退耕還林的政策。為了保護環境,將毀林開荒所造成的風沙災害和水土流失進行治理,土地資源管理推出了耕地保護的政策。
4.2? 土地資源管理對土地利用轉型的影響
土地資源管理需要通過經濟的手段來對土地利用轉型進行管理。經濟手段包括兩方面:一是地租,二是地價。我國需要通過不同的稅率來對土地的利用結構進行調整和影響,從而對土地的利用開發進行指導。除此以外,我國也可以通過撥款的方式來刺激一些企業對土地進行投資,將土地使用集約的程度進行提高,從而對土地的利用進行宏觀的調控。現如今,管理土地利用轉型需要通過土地的資源工程來進行,土地的資源工程包括對土地的規劃、整治以及管控。土地的資源工程需要對土地進行開發和整理以及開墾,從而能夠對土地利用的轉型進行管理和控制。我國土地資源管理使用推動農村集約化的方式來對建設用地入市進行改革,建立城鄉和非農統一的用地市場。
5? 土地資源管理的相關建議
5.1? 統籌城鄉發展
從目前來看,統籌城鄉發展是十分緊急的任務。統籌城鄉發展能夠促進二元經濟結構的轉變。在實踐過程中,要提高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尤其要將農村土地的資源處理好,采取科學和合理的措施,并堅持針對性的原則,保證土地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土地是一種特殊的資產,容易受市場經濟的影響,需要進入價值管理的階段。但目前我國沒有完善的市場機制,所以國家需要給予適當的干預,通過完善和建設土地資源管理制度,使土地資源的利用能在政治層面得到規范,并對土地的用途加強管制,嚴格控制土地的使用量,以此來對土地市場的交易行為進行約束。
5.2? 規范土地市場的秩序
將土地市場的秩序進行規范可以使土地資源管理能夠高效地展開。除了對土地資源的管理要做好規范,還應該在觀念上進行革新和調整,并使新的理念在實際中能得到落實。政府部門需要做好土地資源的整合,將一級的土地市場控制好,構建出一個比較自由的市場環境,土地的價格需要歸國家管理。其次,在對土地資源進行分配時,需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進行開展。在實踐管理過程中,要將土地資源的監察工作做好,對土地市場的秩序進行規范,以此使土地資源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5.3? 實施生態建設的工程
我國的國土面積十分遼闊,各區域的土地資源都有自身的特色。例如東西部地區的地形很復雜,高山、平原和湖泊并存,受全球氣候變暖和一些因素的影響,逐漸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所以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實施生態建設工程,例如在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區域進行風沙種草。土地利用轉型最終目的是能夠提供多元化的土地資源,并優化生態環境,所以生態建設工程將會成為最基本的類型,同時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傳統的理念需要及時轉變,人們需要明確土地資源的關鍵性和重要性,并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使土地資源利用的規范得到加強,完善土地的管理制度,并且建立土地的交易市場,使土地市場化的管理加快,逐漸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使我國的綜合國力逐漸提升。
參考文獻:
[1] 路昌,張傲.東北地區土地利用轉型及其生態環境效應[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20(4):123~133.
[2] 柏秀雯.淺談農村土地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對策[J].農家參謀,2020(2):32.
[3] 王延鋒.對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土地資源管理的探討[J].居舍,2019(3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