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剛
摘? ? 要: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我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規模在不斷擴大,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應用更加廣泛,其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為了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性,施工單位需要提高對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控制,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本文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
1? 引言
在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建筑施工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建筑施工的重要內容,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提供安全保障。建筑工程往往建筑面積比較大,所用的混凝土用量也比較大,質量要求比較高。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沉陷裂縫主要是由于結構地基土質不均勻、土質松軟以及回填土不密實、浸水出現不均勻沉降造成的。在模板剛度不夠、模板支撐間距過大、或者支撐在松軟土上,以及過早拆模也會導致不均勻沉陷裂縫的出現;尤其在冬季,模板支架支承在凍土層上,上部結構未達到規定強度時地層化凍下沉,使結構下沉或產生開裂。通常情況下,沉陷裂縫的主要形式是深入裂縫或貫穿性裂縫,裂縫的走向和沉陷關系比較密切,一般和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易產生在界面變化處,大的沉陷裂縫會出現錯位,裂縫寬度一般和沉降量呈正比關系。但是,裂縫寬度不易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在地基變形穩定后,沉陷裂縫也會趨于穩定。
3? 導致建筑項目建設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現象的原因
3.1? 施工行為與建材質量導致開裂問題
在建筑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振搗不均、新舊混凝土交界處未按規范處理、拆模過早等不當行為或者對混凝土的使用存在不規范等情況的產生,都有可能增加混凝土開裂現象。此外,由于經濟的發展,建材市場競爭激烈,由于市場中混凝土供應緊張,在攪拌過程中對混凝土配合比例與添加劑參量控制不夠嚴格,此時不能滿足實際施工需求而造成混凝土質量下降引起開裂問題。
3.2? 混凝土養護不到位
控制混凝土的塑性收縮(砼凝結前):及時采取措施避免表面因干熱或大風導致失水較快而產生的收縮裂縫;控制混凝土的干縮裂縫(混凝土養護期過后):選用收縮量較小的水泥,嚴格控制配合比,加強混凝土的早起養護并適當延長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并合理布置混凝土結構的伸縮縫。
4?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
4.1? 配比技術
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的要求并結合施工成本,確保施工的經濟性和合理性,確定性價比較高的配合比。施工現場混凝土集料含水量和理論值差距很大,在混凝土拌和作業之前,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計算混凝土各組成部分的用量,將其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集料用量誤差一般在±2%以內,水用量誤差在±1%以內,水泥和外加劑用量誤差在±1%以內。另外,技術人員需要測量集料的實際含水量,根據選定配合比,合理調節水的摻入量,確保混凝土組成部分用量比例滿足配合比要求,提高混凝土質量。
4.2? 振搗技術
技術人員確保混凝土攪拌的均勻性并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振搗。混凝土澆筑入模后應立即進行充分的振搗,使新人模的混 凝土充滿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氣泡,使混凝土拌和物獲得最大的密實度和均勻性。混凝土的振搗分為人工振搗和機械振搗。人工振搗是利用搗棍或插釬等用人力對混凝土進行夯、插,使之成型。只有在而且缺少機械或工程量不大時才采用人工振搗。采用機械振實混凝土,早期強度高,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轉,并能獲得高質量的混凝土,應盡可能采用機械振搗。
4.3? 混凝土溫度控制技術
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耐久性能、抗震性等,必須嚴格把控混凝土的溫度,溫度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問題。在控制溫度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調整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來進行把控。例如,通過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或者增加混凝土中的煤灰粉、礦粉的用量,都可以起到降低混凝土凝固時的溫度的作用,從而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另外,除了混凝土自身溫度問題,在進行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到外界環境的溫度,綜合考慮各種溫度情況,以確保最終的混凝土施工質量。
5? 混凝土施工技術問題的對策
5.1? 加強施工過程中技術和質量管控力度
在混凝土采購前,首先要通過對多方比選進行決定,首先是攪拌站的考察,針對攪拌站的綜合實力等進行質量的有效預控。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需要根據施工要求與經濟的合理性進行配比設計。并在實際實施時根據材料和天氣狀況進行調整。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制定出符合工程實際的施工方案,并在混凝土易產生裂縫的部位布置抗裂鋼筋網片,同時在施工前進行交底作業,在施工過程中要與攪拌站不斷地進行溝通,確保混凝土運輸中不產生質量問題。確保方案的順利進行的同時,在混凝土澆筑前對混凝土進行塌落度檢測,嚴禁自行對混凝土的配比進行調整。嚴禁私自加水等行為,可能導致混凝土質量不符合施工要求。
5.2? 科學選購混凝土原材料
水泥:它的性能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因此,配合比中的水泥必須滿足規范要求。對一些低標號混凝土選擇低標號水泥,性能滿即可,試配出的混凝土強度上要滿足要求,還應考慮經濟問題,面對高標號混凝土,水泥強度要求要嚴格。
粗骨料:按規范嚴格檢驗各項指標是否符合要求,石質強度相等時,碎石表面比卵石粗糙,它和水泥砂漿的粘接性比卵石強。
細骨料:細骨料品種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程度比粗骨料小,但對細骨料的質量也要嚴格把關,砂中的泥含量和泥塊含量及其它有害物質要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外加劑:使用外加劑時要注意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通過試配,掌握塌落度的耗時損失、凝結時間、減水率等,以免混凝土攪拌成后。
5.3? 對已經形成的混凝土裂紋進行修補工作
當裂縫已經發生存在,影響耐久性了,那就要采用修復補救措施來保持結構的正常使用功能。修補處理一般采用表面處理、壓力灌漿、填充法等處理方法,混凝土修補為了達到耐久性目的,必須考慮影響設計和選擇修補措施的諸多因素。
與現澆混凝土結構物相比,修補材料的約束收縮,即通過先澆混凝土基面上的膠結材料產生的約束力是大大增加大多數修補工作復雜性的主要因素。當相對薄的修補段由于修補材料干縮、自身體積變形和溫度變化時,修補材料也產生了收縮拉應力。當這些應力超過修補材料的極限抗拉強度時,裂縫發生了。在大面積較厚的修補中,通過在修補的界面或收縮縫上涂抹防粘劑可使約束作用減到最小。
6?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如何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合理應用混凝土技術已然成為建筑工程團隊不可忽視的技術問題。在實際應用混凝土開展建筑任務的過程中,項目負責人與相關人員應做好多方面的準備工作,明確建筑物的使用環境、建筑要求、結構特點,根據建筑特點選定原材料、科學配比、澆筑混凝土,只有做好多方調查,才能使混凝土真正成為高質量的建筑材料。
參考文獻:
[1] 馬樂許.淺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1):273.
[2] 蘇占剛.建筑工程中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施工技術關鍵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24):43.
[3] 菅永博.建筑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9(15):59~60.
[4] 朱斌.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養護關鍵技術[J].綠色環保建材,2019(8):169.
[5] 徐更生.房屋建筑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價值工程,2018(34):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