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靜
摘? ? 要:本文將詳細介紹超深基坑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的準備工作,并開展連體墻施工、完善冠梁施工、設計質量保證體系及改進施工監測四項專項方案的具體實施措施。針對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類型的施工,管理人員為了保障工程建設,應設置一套科學、合理的專項施工方案。
關鍵詞:超深基坑;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專項方案
1? 前言
此類工程由于地下連續墻的深度較深,且鋼筋籠重量大、長度長,對頂升設備與起吊設備要求較高,同時,地下水位的上漲,影響了該區域的地質條件,因此,其需要施工人員有較高的連體墻施工技術,為了更順利地完成施工工程,在結合本工程特點的同時,需配備合理的機械設備。
2? 超深基坑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的準備工作
2.1? 測量放樣
在施工開始前,施工人員需開展測量放樣,首先,增設地面導線點在放樣處,依據平時記錄的交接樁數據,在施工現場使用全站儀,并將控制點放置在場內。其次,工作人員在場內采用水準儀,并引入高程。控制點應與基坑相隔10m以上,降低控制點的作用。最后,在施工過程中,會影響控制點樁位,因而應每隔半個月檢查一次控制點,如果發現點位出現變化并大于允許誤差值后,工作人員需立即調整高程或原坐標。此外,鋼筋籠若達到指定位置后,其測點與吊點位置會產生些許誤差,原因較多,如鋼筋拉長等,對鋼筋籠標高產生較大影響。為了保證接駁器標高位置的準確,相關人員可使用水準測儀,并依照實際情況調整其標高位置,從而更加合理地設計籠頂標高。
2.2? 導墻施工
在開展導墻施工以前,應對導墻進行測量放樣,依據設計圖紙中的坐標,將連續墻的中心線角點計算出來,經幾次復核后,設計出科學的放樣圖,并將相關坐標、標高與尺寸等數據進行標注。通過導線控制點的使用,對連續墻角點與導線縱軸線實行放樣,在做好護樁保護后,監理工程師立即開展復核工作,再核對測量資料與圖紙后,進而開展導墻施工。
施工人員在進行導墻施工的過程中,首先,使用挖掘機開挖導墻基槽,在挖掘的同時,要利用人工將土地清底、整平、夯填,而側墻通過鋼膜組裝成型。實行人工的方式將混凝土置入模中,并開展振搗工作,在其強度達到70%時可立即拆模,對混凝土進行對口撐,以保證多項墻體的間距達到設計要求。
其次,施工時應對導墻的施工精度進行嚴格控制,保證連續墻的軸線誤差在10mm以內,其頂面平整度應小于5mm,其垂直度在0.5%左右。為了避免連續墻滲漏,在開挖槽段時,施工人員可將部分地下水或地面水引入溝槽內,使用粘土將導墻外側及底部夯實并回填。
最后,連續墻的接頭處要與施工縫位置錯開,在挖到導墻基底時,要對其深入挖掘,了解到其內部是否含有管線、木樁與混凝土基礎,若存在障礙物應及時清除。如果導墻的強度并沒有達到設計的80%時,大型機械設備應禁止靠近,也不可在其頂部放置過重的物件,會引起墻體變形[1]。
3? 超深基坑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專項方案的實施措施
3.1? 連體墻施工設計
在開展連體墻施工前,首先,施工人員應進行泥漿制備,其材料為水、摻和物與膨潤土,針對泥漿要實行較好的質量控制。若想符合施工條件與地基條件,需使用新鮮泥漿,管理人員對其定期進行相關質量試驗,如果泥漿不能達到相應性能時,要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更換材料與修正配合比等方法。在進行挖槽時,其供給泥漿的方向需為泥漿池到挖槽段,而溝槽內的泥漿要隨時保持新鮮以滿足其性能要求。
其次,開展成槽施工,在挖掘溝槽時,施工人員既要控制連續墻面的垂直度,又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將兩側接頭處的壁面誤差縮小到0.5%內,完成挖掘工作后,工作人員要對其槽壁垂直度、槽寬、槽深與槽位及時檢查,在檢測合格的同時,實行清槽換漿。在清槽換漿的過程中,采用空氣升液器,并通過起重機進行懸吊入槽,而壓縮空氣的工具則為空氣壓縮機,利用反循環法將土渣淤泥清除,將其置換成含沙量、比重與粘度更大的泥漿,從而使槽中所有泥漿都符合質量需求。
最后,進行混凝土的灌注工作,可同時灌注兩根相同的導管,其槽端與導管的距離應在1.5m內。在灌注連續墻混凝土的過程中,要使其面上的口保持平整,若兩根導管處于同一槽段需一起灌注,導管漏斗應對準混凝土車,便于同時放灰,使混凝土在下落的同時,其土面層呈上升趨勢。導管內部的混凝土需保持流動性,避免產生混凝土夾泥。針對水下混凝土,施工人員應實行連續灌注,不可在中途中斷,其硂面速度要在3m/h以內。在采用雙導管進行同時灌注時,其兩側硂面要均勻上升,其高度不得超過500mm,全槽灌注混凝土的時間要短于初凝時間。
3.2? 開展冠梁施工
針對冠梁施工,對地下連續墻要進行合理安排,其一,該施工是將連續墻當作一個整體開展連接工作,其截面尺寸大約為2300mm[×]1500mm,在科學安排以后,對該工程進行分段施工。組合鋼模板作為冠梁材料,并在現場將鋼筋綁扎,混凝土運送到現場后即可現場灌注,并采用振動器將其密實搗固,進而灑水覆蓋。其二,正確的施工順序為挖土放坡,拆除導墻,再鑿除墻頂的混凝土,安裝鋼筋,在模板安裝完成后,開始澆筑混凝土,待其養實后進行模板拆除。
具體來說,地下墻頂要在冠梁底面的5cm內,使用的混凝土要達到建筑強度的要求,滿足后進行地下墻的標高設計。每施工完成一段連續墻后,都要將內導墻錘破,并挖除土方,使支側模獲得足夠的空間,與此同時,清除其頂部的浮漿與余土,在將混凝土鑿毛后,清洗干凈。綁扎冠梁鋼筋時應按設計要求,預留出與下節冠梁主筋搭接的長度,側模鋼板最好使用50×100mm型的方木,為了更好地脫模,在安裝模板前應涂抹隔離劑。此外,澆筑養護的時間需超過一周[2]。
3.3? 改進質量保證體系
工程內部管理人員應設置質量保證體系,設置科學的質量責任制,無論是操作工人、作業班長,還是項目經理都要嚴格明確自身管理責任,并采取考核制度,使工程質量與經濟效益產生密切聯系。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監察人員要時刻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測,同時,項目工程還要接受來自外界的監督。具體來講,針對關鍵性施工,相關負責人需進行嚴格管理,比如,在施工地下連續墻時,要在挖槽時加強觀測,保證其數據達到施工方案的要求,若產生槽壁坍塌等事故,在分析原因后及時處理。
3.4? 設置施工監測
在整體施工的過程中,項目工程企業要時刻開展施工監測,一方面,在測試工程材料或設備前,需購置質量達到要求的監測儀器與元件,在標定與校核后,方能使用,以保證監測的數據清晰、準確。同時,監測工作需安排經驗較高的監驗工程師,監測人員最好人數固定,從而使相關數據更具連續性。另一方面,監測完畢后,工作人員要將其數據在分析后,整理歸納,并每周報告一次,針對多種數據如累計值、變形速率、變形值等,要將其繪制成圖表或曲線,并進行深入研究,根據監測結果實行評價工作。
4? 總結
綜上所述,水體特征與鋼筋的實際狀況影響著工程建設,為了提高該工程的質量,施工人員應根據當前工程的實際情況,設置完善的施工方案,其中包含前期準備、施工過程、質量監管等,嚴格監督施工時的每個環節,從而在維護周遭環境的基礎上,加強地下連體墻鋼筋籠吊裝的施工工程。
參考文獻:
[1] 王亞鵬,劉賀,王揚帆等.超深地下連續墻分節吊裝質量控制[J].廣東建材,2019(11):50~53.
[2] 金建鋒,唐常青,商耀.超長超重地下連續墻鋼筋籠長線法施工技術[J].江蘇建材,2019(S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