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香英
摘? ? 要:經濟增長助推城市迅猛發展,人口的密集使城市居住用地緊張加劇,為緩解城市用地壓力,高層建筑逐漸在城市住房規劃中嶄露頭角。高層建筑占地面積小、樓層數量多,是人們在城市中購房的主要選擇。但高層建筑結構及施工技術較復雜、施工周期長、高空作業多等特點為施工帶來很大難度,為確保工程質量,就要深入研究高層建筑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術,以期達到施工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建筑結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鋼筋混凝土
1? 引言
當前,高層建筑憑借視野開闊、通風便利、日照充足、空氣清新等優勢不斷搶占建筑市場,受到人們廣泛關注。面對城市住房面積無法自我調節的緊張局面,而高層建筑可在不增加占地面積的情況下容納更多居住個體,同時為了確保高層建筑的安全及穩定性,人們對其設計及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及要求。本文根據實際情況,對高層建筑結構進行細致分析,并根據施工特點重點闡述了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2? 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特點
高層建筑由于結構設計體系復雜、施工規模龐大、功能繁瑣,與其他建筑相比呈現出不同的施工特點。
2.1? 結構層數多,施工周期長
高層建筑由于層數較多、施工復雜,施工過程通常需經歷2-4年,很難掌控施工進度、效率與質量,同時容易受季節及環境的影響,使施工難度加大、效率低下、進度緩慢,從而延長施工周期。除了地基工程、頂層、底層、設備層,大多數采用標準層,施工活動空間得到有效拓展,有利于進行流水作業、控制成本。目前許多高層建筑施工方盡量壓縮裝飾、基礎結構建筑工期,或根據實際施工需要對模板體系進行有效調整,從而達到縮短工期的目的。
2.2? 技術復雜,工程量大
高層建筑對安全性、穩定性要求較高,這就使地基處理技術變得尤為繁瑣與復雜,高層建筑地基深度通常要在20m以上,以確保建筑的穩定性,若遇到軟土層,地基處理難度則更高,需要的施工技術也相對更難。加之承包商多用剪力墻、筒體等建筑結構來完成地基建設,這對施工的精確度要求極高,需要運用更加成熟、復雜的施工技術應對種類繁多的施工材料,并進行正確的判斷與施工指導。根據施工測算,高層建筑的鋼用量可達上萬噸,焊接工作也較常態化,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除了這些,對于電梯、空調、避雷、自控、線路設置等的技術等級要求更加嚴格。
2.3? 高空作業多,垂直運輸量大
高層建筑的特點決定了其施工過程中會有大量的高空作業,造成施工空間狹窄,垂直運輸施工材料與建筑設備成為較普遍的現象,現場管控難度加大,也不利于提升施工速度與效率。同時由于施工人員多數要進行垂直運料與作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容易發生高空墜物與作業人員的人身傷亡等事故,需要及早防范,制定相應預防措施,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避免危險發生。當前國內低層建筑與高層建筑在材料選用上有本質上的區別,低層建筑多采用磚混,高層建筑則逐漸傾向鋼混結構,而鋼筋混凝土多數需進行現場澆筑,這一做法更為施工帶來難度。
2.4? 建設標準高
高層建筑工程量巨大,為有效縮短施工周期,就要投入大量的施工設備以減小人工勞動強度,提升施工效率,同時對施工人員設備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建筑材料的來源廣泛,設備功能較為復雜,對高層建筑的施工規劃、安排、管控也有較為集中的嚴格要求。
2.5? 施工需進行多方協作
目前,國內高層建筑大多數進行前期籌備、設計與施工同時開展,無法實現施工控制的單一性,為推進工程進度,需要多單位、部門的統籌與配合,同時要想加強高層建筑的各環節工作,就要不斷強化合作與多方協調。
3? 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3.1? 鋼筋工程的施工技術
在選購建筑材料時要嚴格考慮鋼筋質量及價格,盡量選擇性價比高、性能穩定、供貨及時的供應商,嚴格按照執行標準及設計需求檢查每批次供貨合格證書及書面檢測報告等,并對樣品進行隨機抽查,確保外觀與力學性能達標。在加工鋼筋的過程中要嚴格參照圖紙進行下料,確保尺寸、外形、直徑等基礎數據準確,還要制作、保留下料卡,對各鋼筋原料尺寸、規格、數量等內容進行整理、歸類、標記,為有效避免誤差奠定基礎,同時還要確保加工后的鋼筋與預期設計標準相符合,需進行樣品制作,檢測達標后方可進行大量加工。在綁扎鋼筋前要對綁扎地點進行清理,校對各部數據,明確操作步驟,在鋼筋綁扎時要注意安裝位置、連接接頭、保護層厚度等達標,確保捆扎安裝穩定、牢固。
3.2? 模板工程的施工技術
模板的質量是整個高層建筑質量的基礎,模板要符合建筑結構實際需求,施工方要充分考慮工程質量、進度、成本、規模等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模板體系,確保其擁有較高的強度及穩定性,足夠支撐給料壓力以及作業過程中產生的負荷。要確保模板精準對應軸線,澆筑前還應確保稱重架穩固,同時反復進行校驗,最大程度減小誤差。在安裝模板前要進行腳手架的搭建工作,每一步施工完成后都要安裝相應防護門進行有效封堵,并且按照施工要求設置水平方向的安全防護網。在進行鋼筋混凝土澆筑工序前,要反復確定模板的穩定性,檢查扣件、吊鉤、螺栓等牢固與否,并及時進行有效調整。在拆除模板時要提前確定拆除前后次序,依據溫度變化確定初凝時間,快速進行拉桿與墻面的分離,同時進行脫模工序,在脫模過程中要注意觀察,避免模板表面粘黏、混凝土脫模不完全。拆模時要確保澆筑后的混凝土完整、邊角不缺失,模板拆卸后要運用專業清潔劑或木鏟將其上附著的殘渣進行完全清理,使其溶解掉落,嚴禁使用鐵鏟等較硬物質進行清潔。
3.3?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術
就施工操作層面而言,高層混凝土澆筑工程的技術難點在于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高、流動性小,初凝、終凝時間會相對提前,造成試配難,加之運距較長、混凝土通過振搗難以保證質量,為高層建筑制造了施工難度。以超高層的建筑施工為例,下面集中針對運距較長的應對措施進行闡述。超高層建筑運距長,在高度方向上,很容易衰減泵送效率。目前國內一些廠家已經能夠提供泵送至400m以上高度樓層的混凝土輸送泵,比如中聯重科生產的HBT90.40.572RS泵機及三一重工生產的HBT90CH-2135D泵機都有多棟超高層建筑的施工實例,性能穩定。如果高度再高,不能確保混凝土輸送泵直接運送至作業面,那么就需要設置轉送接力平臺,在平臺接力泵送混凝土至作業面。對于泵送壓力最大至40MPa的超高壓泵送時,混凝管道縱向將產生巨大的沖擊力,常規的連接與密封方式已不能滿足要求。如果管道密封不好,就會發生漏漿,嚴重時導致堵管。為此建議采用耐高壓的甭管及其質量有保障的密封措施。
4? 結束語
高層建筑結構復雜,施工難度較大,要確保施工穩步推進,就要根據施工結構特點制定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并掌握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的相應技術要點,將其有效運用到施工全過程,才能確保施工質量達標,為人們提供更高標準的居住環境。高層建筑要想滿足人們居住需求,就要在居住的舒適度與方便上進行充分考慮與借鑒,在每一個施工環節、節點上都保證高標準、嚴要求,確保工程質量,推進工程進度。
參考文獻:
[1] 溫炳棠.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施工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
[2] 趙挺生,龍奮杰,方東平,顧祥林,張譽.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短暫狀況設計分析[J].工程力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