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
在北京清華園的東北角,坐落著一個神秘的學院。這個學院面向全球招生,每年僅招200人到該書院進行碩士學位學習。每年招生時刻,哈佛、普林斯頓、耶魯、麻省理工、西點軍校畢業生爭相報考。
它就是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
你肯定疑惑,蘇世民是誰?清華最難進的學院憑啥用他命名?
蘇世民其實只是這個人的中文名,他的本名叫史蒂芬·施瓦茨曼,曾被《福布斯》雜志譽為私募股權行業無可爭議的“華爾街之王”,是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
多年來,蘇世民一直潛心于各種慈善事業,積極推動社會教育的發展,清華大學的蘇世民學院正是他的手筆。
蘇世民有著怎樣傳奇的一生?從他的身上我們能夠獲取哪些成功的因素?
1947年2月14日,蘇世民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一位普通的窗簾商人。
蘇世民對于事業的野心,在很小時就展現出來。他和爸爸提出應該把家里的店鋪做大做強,最好可以成為全美首屈一指的標志性亞麻制品企業。
到了考大學的年紀,當時的蘇世民已經拿到了普林斯頓和耶魯的offer,但他立志要進入全世界商業精英的搖籃——哈佛商學院。于是,蘇世民滿心歡喜地向哈佛提交入學申請,卻沒能被順利錄取。
就這樣,22歲的蘇世民轉而帶著“遺憾”投入了耶魯的懷抱,在高手云集的耶魯,他成為耶魯的學生領袖。
1969年,蘇世民從耶魯大學畢業以后,在一家名為Donaldson,Lufkin&Jenrette(DLJ)的機構資產管理公司找到了工作。
這段工作經歷讓他對股票市場、資金管理業務,以及如何分析財務報表產生了基礎認識,但他并沒有系統學習過金融相關的知識,也不懂基本經濟學的原理,工作起來一頭霧水。
于是,他轉而去到哈佛商學院深造,以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1972年,蘇世民獲得了哈佛MBA學位,隨后進入了華爾街著名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工作。他出色的工作能力還得到了原雷曼兄弟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皮特·彼得森的青睞,也因此結識了很多金融圈子里聲名顯赫的人,這里也就成了他大展宏圖的起點。
31歲那年,蘇世民成為雷曼兄弟全球并購的董事總經理。但天有不測風云,20世紀80年代,雷曼兄弟內部斗爭嚴重,美國運通(AXP)收購雷曼兄弟,彼得森被排擠出局,連帶著蘇世民也辭職離開。
失去工作之后,年少的夢想和追求在胸中冉冉升起,他想創業,他決定創業。
一年后,蘇世民和前上司彼得森意見達成統一,兩個人琢磨著,各自出資20萬美元,成立了黑石公司。創建之初,公司上下只有一名員工,還要兼任彼得森的秘書。
六個月之后,抱著最后一絲希望,蘇世民去拜訪了英國最大的保險公司——英國保誠集團。談投資時,保誠的首席投資官只是在一旁默默聽著,嘴里嚼著三明治,一聲不吭。
蘇世民沒有受到影響,不遺余力地闡述著自己的觀點。終于,對方在吃到最后一口的時候,放下了三明治,說:“你的計劃聽起來很有趣,我愿意投一億美元。”
這筆錢對蘇世民來說至關重要,因為正是保誠集團的認可讓后來者看到了黑石的潛力,不久之后,通用電器總裁杰克韋爾奇也入伙了。
此后,黑石集團在其建立的30年內,保持著30%以上的年平均增長率。如今,黑石集團成為資產規模超過 2000 億美元的全球性商業帝國。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蘇世民曾說:“西方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才來到中國,不是為了干別的,而只是為了了解中國。”